摘要:本文通過查閱替代性旅游相關文獻,總結國內外學者對“Alternative tourism”的研究重點與概況,并提出將大眾旅游與替代性旅游相結合,以促進旅游業協調而全面發展。
關鍵詞: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結合;全面發展
近年來,大眾旅游的發展給接待地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隨著大眾型旅游一些缺點的暴露,人們探索到可以替代大中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Alternative tourism。
以Alternative tourism、可替代性旅游為主題詞在SCI、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進行搜索,得到大量文獻,并對其進行總結。
一、國外研究概況
國外的學者們對Alternative tourism研究較多,主要集中于定義以及其影響。
1.Alternative tourism的代表性的定義
按時間順序來看,最具代表性的有如下幾個:1,岡薩爾夫斯指出,作為一個限定的概念,始于1980年的馬尼拉國際研討會。選擇性旅游也被稱為替代性旅游,或非大眾旅游[1];2,1981年,德諾主要從接待設施的類型對非大眾旅游作了定義:“非大眾旅游是游客直接住在當地居民家里,并能夠得到相應的設施和服務”[2];3,l984年在泰國的清邁,第三世界旅游同盟的44位與會者同意把它看作是:在不同社會成員之間促進一種公正的旅行方式的過程[3]。4,科恩認為,非大眾型旅游只是兩個基本概念的組合,即是對現代消費主義的反映,以及促進相互理解、防止環境與文化退化的“公平”旅游觀念的體現[4]。
2.Alternative tourism影響研究
國外學者對選擇性旅游研究大多側重于選擇性旅游的影響方面:巴特勒對選擇性旅游持反面意見,并且質疑選擇性旅游是否是事宜的發展形式[5];范登勃格在某種程度上也贊同巴特勒,并且指出應對選擇性旅游進行慎密的控制;史密斯認為選擇性旅游對當地文化幾乎不產生什么影響,旅游者的出現幾乎不具有擾亂性,而且他們的開銷會使當地人收入增加;格萊勃恩是對選擇性旅游持支持態度,因為大眾旅游比可替代性旅游帶來更嚴重的負面效果;麥克里德認為選擇性旅游對當地社會各方面都帶來正面效果。總結這五位學者的研究,他們對對旅游影響和發展的關注點是仍然是經濟方面。
二、國內研究概況
國內學者對替代性旅游的研究較少,集中在其概念和意義方面。
1.可替代性旅游的概念研究
何佳梅、許峰在《論選擇性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意義》一文中提出,替代性旅游是基于“實現自我”的需求心理,目的性特別突出的非大眾旅游形式[6]。查愛萍的文章《選擇性旅游研究概覽》提出許多學者在這個領域進行了許多可貴的嘗試,但尚沒有一個絕對的,無懈可擊的定義[7]。
2.可替代性旅游的發展意義研究
談及發展替代性旅游的意義,很多學者在文章中提出其積極意義。吳瑕在《成都發展“非大眾型旅游”初探》提出發展非大眾型旅游的價值:1,非大眾型旅游在時間和空間的選擇分散性使旅游旺季的壓力得到削減;2,發展非大眾型旅游可以豐富旅游活動構成、提高城市旅游吸引力。[8]何佳梅的文章《論選擇性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意義》總結選擇性旅游推動社會尋求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對現有破壞性大眾旅游產品的不滿意、環境意識和社會敏感度的普遍提升、對目的地資源稀缺性和脆弱性的全面認知[9]。
但是,也有文章提出一些非大眾型旅游的不足。查愛萍的文章《選擇性旅游研究概覽》提醒公眾有必要關注選擇性旅游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使大眾旅游的劇目不再上演。吳波和桑會的文章《基于大眾型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起源、概念及特征》,對非大眾型旅游提出質疑:非大眾型旅游是否為能治愈“旅游病”的萬靈藥。
三、總結與反思
研究替代性旅游的任何方面,都是為了研究這種新形式的旅游能否緩解大眾型旅游的各種負面影響,能否緩解人們對大眾旅游的焦慮,能否完全取代大眾型旅游而成為全世界普遍適用的旅游形式。
大眾型旅游確實給接待地帶來各種方面的負面影響,但是,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樣,非大眾型旅游在受著諸多優點的光環籠罩之下,也會有人看到它的不足之處,質疑它有那些缺點。既然非大眾型的缺點已經顯露,那么非大眾型旅游與大眾旅游之間,終究談不上“替代”一詞,因為,即使是眾人追捧的新形式的旅游,也不是無懈可擊的旅游方式,最終也會給人們帶來諸多負面影響。那么為何不將兩種方式相結合,取長補短呢?
未來的研究方向可以放在將大眾旅游與非大眾型旅游結合,相互補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留并發揚非大眾型旅游、與非大眾旅游的優點,而不是企圖用非大眾型旅游直接將大眾旅游取代。無論單獨發展哪一種類型旅游,旅游業都會出現“短腿”現象,而只有將二者相結合,才能促進旅游業全面而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小玉,曾小玲,吳歡強.基于Alternative Tourism概念綜述的替代性旅游發展探討.網絡財富,2010(8):205
[2]肖小玉,曾小玲,吳歡強.基于Alternative Tourism概念綜述的替代性旅游發展探討.網絡財富,2010(8):205
[3]查愛蘋.選擇性旅游研究概.覽商業研究,2003(17):172
[4]吳瑕,黃文.成都發展“非大眾型旅游”初探.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8):92
[5]Butler,R.W.(1990)Alternative Tourism:DiousHope or Trojan Hor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J].XXVI(3):40-45
[6]何佳梅,許峰,田紅.論選擇性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意義.經濟地理,2010(5):380
[7]查愛蘋.選擇性旅游研究概覽.商業研究,2003(17):174
[8]吳瑕,黃文.成都發展“非大眾型旅游”初探.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8):91-92
[9]何佳梅,許峰,田紅.論選擇性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意義.經濟地理,2010(5):382
作者簡介:朱遠征,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旅游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