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對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端)管理方式的調查分析,研究探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國控重點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運營管理新模式,旨在保障現場端完好、正常、正確運行,從而確保自動監控數據準確、真實、可信,為全面有效地提升兵團環境監管能力提供基礎參考。
一、兵團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
(一)監控中心建設
1、兵團級污染源監控中心建設情況。根據《財政部關于下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07年中央財政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的通知》(財農[2007]129號)和《關于撥付2007年中央財政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的通知》(兵財企[2007]627號)的要求,國家環保部補助兵團315萬元資金用于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兵團監控中心建設總資產300萬元。
2、師市污染源監控中心建設情況。目前,兵團十四個師中,僅八師石河子市于2009年9月建成污染源監控中心,監控中心面積約90平方米,房屋裝修及設備總投資350萬元,監控中心建設項目于2010年通過自治區環保廳驗收。
(二)管理機構和人員
1.兵團環保局于2012年成立了兵團污染源監控中心,性質為正處級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人員編制3人。
2.八師石河子市污染源監控中心于2011年3月10日成立,配備1名管理人員,9名工作人員,但目前只有兩名工作人員。
(三)自動監控系統現場端建設
目前,已有77家國控企業與兵團污染源監控中心聯網,其中水國控企業27家,氣國控企業43家,污水處理廠7家,共114套自動監控設備(二氧化硫80臺,氮氧化物80臺,化學需氧量34臺,氨氮34臺)。
(四)已開展的工作和數據應用
采取“以點帶面”的應用方式,將經過有效性審核、獲得環境保護管理機構認可的數據,應用于總量減排、排污費征收管理和環境執法等工作,通過監控中心提供的企業超標數據,對企業進行處罰。
二、現場端運營管理現狀
(一)兵團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運營管理現狀
兵團主要采取企業自主管理的模式對轄區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進行日常管理,現場端的運行管理與維護保養工作均由各企業自主安排進行。
(二)企業自主管理方式下存在的問題
兵團國控重點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一直由企業自主運行、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
1.管理模式的弊端。一方面,在線監控系統的安裝和最終目的是更加嚴格的監督和限制企業排污,因此排污企業不會主動安裝自動監控系統。另一方面,由于自動監控系統的運營工作本身技術要很高,涉及機械電子、信息技術、分析化學等多門學科、屬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一般的排污企業很難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2.人力資源浪費。企業安排一名環保專工具體負責該運營維護工作,由熱工(儀表)和生產運行部門人員配合管理。再加上污控、監察、監測和監控中心等相關人員進行的監督管理,造成管理成本大幅提高,人力資源浪費,工作效率極低,效果不佳。
3.設備運行狀況不佳。部分國控重點企業數據傳輸異常,自動監控設備正常運行率甚低。個別企業運行、維護人員責任心不強,即使發現了異常狀況,也不主動工作,并不急于解決,更不及時報告。
(三)基于現場端運營管理調查基礎上的原因分析
1.基層工作負荷高、強度大。國控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企業均采用兼職方式開展自運行工作。而且自動監控工作專業技術性強,企業一般工作人員未經過一定時間系統的、全面的培訓和大量的實踐操作,無法勝任。
環保部門:各師(市)環保局每年組織相關部門對轄區所有的國控重點企業每季度開展重點源比對監測和有效性審核。在繁重的環保任務面前,勉強維持,“小馬拉大車”現象十分嚴重。
2.運營管理成本較高。目前企業多數采用由環保專工、熱工(儀表)和生產運行部門安排人員兼職進行。就企業而言,每天至少有1位負責人員和3位一般工作人員直接參與此項工作,還需要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外出培訓),成本高,效率低。
3.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各級環保部門一般由污控組織,開展重點源監督性監測和比對監測、現場監察和監控設備現場檢查,通常為6人。導致人力資源利用率不高,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4.售后服務不盡人意。企業安裝的自動監控設備在保修期內(或質保金尚未付清),儀器供應商愿意提供售后服務,較復雜的問題;設備過了質保期后,儀器廠家便不愿在提供相應的無償服務。
三、對策及建議
目前,兵團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得到高度重視,對兵團國控重點污染企業開展自動監控,為科學、準確地掌握國控重點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情況,為環境管理和總量減排服務,為環境行政執法提供強有力的證據。
(一)積極穩妥地推進自動監控設施的第三方運營。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第三方運營是保證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提高監控設備運行水平的需要。排污企業只提供該設備所需要的外部環境,而儀器的操作、維護及維修均可讓運營公司來承擔,從而能夠充分發揮設備的作用,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設施安裝后無人管理、基本處理停運或半停運狀態的現象。
(二)加強并規范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監控站房建設水平不一,環境質量欠佳。目前,兵團國控重點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站房仍存在未能按照標準建設的現象,未能實現專室專用,存在距離采樣點較遠、無溫控設施、環境臟亂差等不同問題。
(三)嚴格落實自動監控準入制度,安裝前嚴格把關。企業在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時,必須將安裝方案報環保部門審核,經過環保部門事前嚴格把關,確保選用技術成熟、質量合格、方法適用的監測設備,嚴格按照規范安裝,獲得準確的監測數據。
四、結語
環境問題的制造者是污染者,而對公眾利益的保護者是政府。政府受到政績和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放松對企業的監管,企業在低違法成本和不健全的環境制度中謀求利益。第三方的介入,用助于解決此類問題。
參考文獻:
[1]周發武.鮑建國.環境自動監控技術與管理.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
[2]喻義勇,董艷平,孟磊.污染源在線監控管理模式探討[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8.10.
[3]王國平.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價值在于應用[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8.12.
[4]龔努,顧鄉.污染源自動監控相關問題探討[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1.04.
[5]喻旗,譚自強,羅潔.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常見的作弊方式及監管對策.環境污染與防治.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