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潮汐河石英巖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的深入調查,確定礦床水文地質勘探類型為第二類——以基巖裂隙含水層充水為主的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床,采用水文地質水均衡法進行礦坑涌水量預測,為礦山下一步開采降排水設計提供依據。
關鍵詞:水均衡法;礦坑涌水量;預測
引言
潮夕河石英巖礦位于陜西省城固縣老莊鎮,礦區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四季濕潤,雨熱同季,干濕交替。年降水量800-2000mm,雨季主要集中在7、8、9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5%。日最大降雨量159.3mm,冬季有短期冰凍,降雪較少。本區河流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
1、礦區水文地質條件
礦區內含水巖組(層)劃分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含水層、基巖裂隙水含水層和巖溶含水層三種類型。
2、地表水、地下水動態變化特征
礦區河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流量隨季節(降雨)而變化較大,有猛漲速跌之態勢。礦區地下水受大氣降水補給明顯,補給快、排泄快。
3、礦坑涌水量預測
潮汐河石英巖礦包括Ⅰ、Ⅱ兩個礦體,該巖性段為基巖裂隙弱含水層。礦坑充水水源包括大氣降水及地下水。由于礦體處于地表分水嶺地帶,地下水埋藏較深,因此礦坑充水以大氣降水地表徑流為主,地下水(基巖裂隙水)充水為次。
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預測未來礦坑建成的最大涌水量,預測方法選用水均衡法。預測范圍以礦體為單元。大氣降水集水面積取礦體地表出露底界與地表分水嶺所圍成的面積;地下涌水量取礦體范圍含水層被疏干的水量。
①降雨徑流量
露天采礦場總涌水量由大氣降雨徑流量和地下水涌水量兩部分組成。
露天采礦場降雨徑流量,按正常降雨徑流量和設計頻率暴雨徑流量分別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Qz=FHφQp=FHpφ/
式中:Qz—正常降雨徑流量(m3);Qp—設計頻率暴雨徑流量(m3);
F—地表集水(匯水)面積(m2)
H—正常降雨量,取雨季平均降
雨量(m);
Hp—設計頻率暴雨量,取單日最大降雨量(m);
φ—正常地表徑流系數、φ/—暴雨地表徑流系數,查表取經驗值(%)。
計算參數選?。旱V區處于天臺山磷錳礦東部外圍,其中1982-1984年對礦區降水進行了詳細的觀測統計。
正常降雨量(H),取雨季平均降雨量作為正常降雨量。選用雨季6、7、8、9月各月降雨量之和除以對應降雨天數而得H=17.028mm。
設計頻率暴雨量(Hp),根據礦山規模,選用設計暴雨頻率20%,查《漢中地區實用水文手冊》確定頻率為20%的24小時暴雨量為116.325mm。而礦區1982-1984年實測24小時最大降水量為108.2mm,計算時選用礦區24小時最大降雨量Hp=108.2mm。正常地表徑流系數φ取0.5、暴雨地表徑流系數φ/取0.7。
結語
(1)水均衡法預測的礦坑涌水量是在現狀開采條件下的涌水量,此方法更符合目前礦山實際情況。
(2)水均衡法預測的礦坑充水以大氣降水地表徑流為主,地下水(基巖裂隙水)充水為次。在開采過程中若開采條件發生變化時,需及時研究修正、采取措施防治。(3)礦井生產中須加強水文地質工作,做好礦坑疏排水觀測記錄。深部采礦應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
參考文獻:
[1]國家技術監督局.GB12719-91.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1.
[2]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手冊第二版.[M].北京:地質出版社,2012.
[3]祝武安.田利民等.陜西省城固縣老莊鎮潮夕河石英巖礦詳查地質報告[R].陜西地礦局漢中地質大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