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氣井的產量預測是氣田開發與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預測結果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氣田的開發部署方案調整與經濟效益,對企業的生產決策具有重大意義。油氣生產是已知部分生產數據,未知大量動態數據的工業過程,這一點與灰色系統上述的灰理念一致,因此將灰色系統運用于氣井產量預測可以及時的、有效地掌握氣井生產動態。實際應用表明,GM(1,1)灰色模型能準確預測氣井的產量,對實際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灰色建模GM(1,1);氣井產量預測;數學建模
中圖分類號:O29:TE328文獻標識碼:A
前言
灰色系統是華中理工大學鄧聚龍教授1982年在國際上創立的一種新型系統工程理論,是指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的系統。它是介于白色和黑色系統之間的一種系統,系統內各因素間具有不確定的關系[1-2]。灰色系統是一門橫斷面大、滲透性強的邊緣科學,已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用于社會經濟的評價與預測[3];在工程地質很多方面也得到應用,如宋子齊等(2007)將灰色系統用于油田儲層流動單元的研究[4],張紹波等將灰色系統用于滑坡的研究,但在油氣田的開發上應用較少。油氣生產是已知部分生產數據,未知大量動態數據的工業過程,這一點與灰色系統上述的灰理念一致,因此將灰色系統運用于氣井產量預測可以及時的、有效地掌握氣井生產動態,為企業生產決策提供支持,最終提高氣田動用程度與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探索價值與意義。
一、算法原理與基本步驟
1.GM(1,1)模型的具體步驟[5-6]
①設原始時間序列為:X(0)={X(0)(1),X(0)(2),……,X(0)(n)},按下式計算得到累加生成序列為:X(1)(i)=∑nm=1X(0)(m)。
②按累加生成序列建立的微分方程模型為:dX(1)/dt+aX(1)=u。其解的離散描述形式為:X(1)(X+1)=(X(0)(1)-u/a)e-at+u/a。采用最小二乘法如下式計算模型的灰色參數:E=au=(BTB)-1BTY(n)。
③求出灰色參數a和u之后,建立預測模型,求出累加序列:
X(1)(t+1)=X(0)-u/ae-at+u/a。
④模型精度的檢驗。精度的檢驗是建立模型后進行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有多種方法,本文用的是殘差檢驗法。計算原始序列X(0)(i)與預測序列X(0)(i)的絕對誤差及相對誤差。
⑤用模型進行預測。利用上述模型預測是利用累加生成序列X(1)(i)的預測值,利用累減生成法將其還原,即可以得到原始序列X(0)(i)的預測值,如滿足灰因子條件則完成預測。
二、應用實例
1.利用GM(1.1)計算預測某氣井的日產氣量
預測出的灰色參數E=[a;u]=[0.0010;2.0321],得到的離散描述形式為X(1)(t+1)=(X(0)(1)-2.0321/0.001)e-0.001t+2.0321/0.001.得到的數據為未修正殘差預測值所示。其相對殘差平均值在所需的精度之外,還須進行殘差修正。殘差修正是對殘差建立GM(1,1)模型,一般不用全部殘差值,只是用部分殘差值。修正后的預測值如表二的殘差修正后預測值所示。平均相對誤差為7.14%,較為精確。
2.結果分析
圖一是氣井的實際日產氣量與GM(1,1)灰色模型預測的日產氣量在時間序列上的分布情況。從中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增長,實際日產氣量是逐漸降低的,大致呈指數遞減的,這與灰色模型的灰微分方程的理念一致,用指數函數擬合得到的方程是y=1.9865e-0.002x,其中R為復相關系數,其越接近于1說明擬合效果越好。
從圖一中可以看出,運用GM(1,1)灰色模型預測出的日產氣量在時間分布上與實際的分布趨勢一致,用指數函數擬合得到方程y=1.9961e-0.0016x,與實際數據擬合得到的方程幾乎相同,說明嵌套模型預測出的結果精度較高。
對實際值和預測值作一元回歸分析,其是橫坐標是實際值,縱坐標為預測值,如圖二所示。從圖二中可以看出,實際值與預測值呈一條直線,擬合的直線為y=0.9183x+0.0999,R為相關系數,當R越接近于1時,表示橫縱坐標的相關關系越好。
三、結論
本文結合GM(1,1)優點,將其運用在了氣井單井的產量預測上,該模型有預測精度高、計算速度快和操作方便等優點。通過對油氣產量預測的結果分析表明:采用GM(1,1)的灰色模型對油氣產量的預測結果效果顯著,其灰色理論符合氣井生產規律,預測精度也較高[7]。存在問題是,灰色模型GM(1,1)預測離散度大的數據效果不是很好,則需要對模型進行改進,使其預測產量波動較大的氣藏能有良好的預測效果。
參考文獻:
[1]易德生,等編著.灰色理論與方法[M].石油上業出版社,1992.
[2]朱志香.油氣田產量遞減灰色系統模型的建立及預測[J].科技創新導報,2010.
[3]鄧聚龍.社會經濟灰色系統的理論與方法[J].中國社會科學,1984.
作者簡介:羅芳(1990-),女,漢族,四川南充,碩士研究生,理學學士,單位:成都理工大學管理科學學院控制論與運籌學系,研究方向:地球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