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紫果云杉是國家二級保護珍貴瀕危樹種,通過建立紫果云杉采種基地,能優化市場種苗結構,有效保護和擴大珍貴樹種種群,為西部乃至全國生態環境建設做出重大貢獻。同時,能大大緩解洮河林區的就業壓力。
關鍵詞:建立;紫果云杉;采種基地;必要性
紫果云杉(Picea Parpurea Mast)松科,云杉屬,高達35m,國家二級保護珍貴瀕危樹種。分布于甘肅南部白龍江及洮河流域,青海東部果洛、黃南、西傾山北坡(海拔2000~3800m),四川北部(阿壩藏族自治州),岷江和大渡河上游(海拔2600~3800m)。
一、基本情況
1.自然概況
本區屬高寒半濕潤性氣候區,長冬短夏,冬季干燥,春秋濕潤,秋季多雨。年降水量520~600毫米,雨量多集中于6~9月份,無霜期90天左右。森林土壤主要以褐色森林土、山地栗鈣土、高山草甸土為主,土層中厚,土壤肥力中等。由于人為和自然破壞,森林植被由原來以冷杉為主的暗針葉林演變為以柳樺為主的闊葉次生林。植被分布具有垂直地帶性和陰陽坡的差別:上部多云、冷杉;中下部多以針闊混交和灌叢地為主;陽坡多為草地,陰坡多為森林。
2.社會經濟條件
洮河林業局境內有卓尼、臨潭、合作市2縣1市的19個鄉鎮,103個行政村,447個自然村。常住居民9萬多人,以藏族為主,還有漢、回、土等民族,其中農業人口占90.37%,非農業人口占9.63%。大部分群眾主要從事農牧業。林區內地方工業基礎薄弱,商品經濟不發達,人均收入低,農牧民生活困難,因此林牧矛盾十分突出,破壞森林和占用林地現象比較嚴重。
二、是保護珍貴樹種,擴大優良鄉土樹種種群的需要
由于人為破壞,大多呈零星分布,面臨滅絕的危險,而洮河流域紫果云杉分布面積大,集中連片,主要分布在洮河林業局卡車林場的郭扎溝、魯巖溝一帶,是本區的優良鄉土樹種。洮河林區森林資源開發以來,一直采用粗枝云杉和青海云杉育苗造林,紫果云杉母樹多成零星分布,所以種子短缺,育苗極少。這種采伐以優良鄉土樹種為建群樹種的林分,而代之以劣等樹種作為更新造林樹種的“取優代劣”現象,將會形成大面積人工矮林和疏林,導致林分生產力的下降。為了保護和培育紫果云杉,推廣和擴大優良鄉土樹種,優化后備林業資源,有必在要在洮河林區獨特的生態環境中選擇優良紫果云杉林分,建立紫果云杉良種基地十分必要。
三、是調整全省種苗生產結構的需要
自1999年以來,國家已批復在我省建立了一批適度規模、布局合理、具有示范輻射功能的林木種苗工程,初步形成了全省林木種苗生產體系。但是,目前全省林木種苗基地供種率僅達到30%,良種使用率為20%,林木種苗生產仍是全省林業發展中較為薄弱的環節,與新時期林業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質量監督與種苗市場發育不相適應。隨著育苗經濟成分的多元化,種苗市場日益發育,這對林業發展十分有益,但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二是種苗生產結構不盡合理,一方面,良種基地不僅規模小、產量少,而且樹種結構也不盡合理,針葉樹種多,闊葉樹種少,適宜我省的抗逆性強的林木良種更少;另一方面,苗木新品種、優質種苗相對短缺,而一般苗木大量過剩。種苗的研究開發、生產與使用三者銜接的不緊。為此,該項目建設充分體現了這一基本思路,是扭轉目前市場上優質苗木品種少、質量低的主要措施。
四、是林木種苗產業化發展的要求
發展林業,林木種子是基礎。擴大林業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隨著林業科技的發展,林木良種在林業生產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顯得重要,要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和達到速生豐產、優質的目的,就必須建立良種基地,廣泛采取良種。洮河林區是我省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同時,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以及維持生態平衡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但伴隨著林業資源的開發和林權的分割,林業資源面臨著枯竭的危險,保護現有林業資源,尤其是保護優良林分,盡快建立良種基地,培育具有優良品質的種子,為更新造林提供優良適生苗木,加速培育森林后備資源的基礎。
五、是服務西部大開發和生態公益林建設的重大舉措
洮河林區地處我省南部,屬黃河上游地區,是我省重要的天然水源涵養林區。歷史上該區幾乎全被森林覆蓋。但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對森林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致使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失調。由此導致了一系列的生態危機:水土流失嚴重,泥石流危害劇烈,氣候反常,各種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嚴重制約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該區域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歷史機遇。良種是林木速生、豐產、優質的先決條件,是發展高產、高效、持續林業的基本條件。因此,建立林木種苗繁育基地,達到林木良種化這個先決條件,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有效緩解全省種苗供需矛盾,滿足全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迫切需要。
六、是種苗生產經營向市場化產業化轉變的需要
隨著林業建設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種苗生產成為影響林業建設質量提高和數量擴展的重要環節。就我省而言,種苗生產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管理體系、檢測手段、種子儲藏設備、良種供應水平都遠遠不能適應林業發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種苗生產基地嚴重不足,缺乏龍頭基地,同時國有良種基地既面向林業行業計劃又面對市場,不符合經濟規律要求,制約了良種基地自身發展。洮河林業局根據新形勢下種苗產業發展的要求,在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后,及時調整經營方向,決定集中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建設高標準的采種基地,形成規模化生產,從而促進種苗生產的不斷壯大。同時建立高標準的采種基地不僅關系到洮河林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關系到洮河林業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因此,高度重視并率先加快采種基地建設,生產大量優質紫果云杉種子,供給西部生態建設,不僅擴大了珍貴樹種種群,而且對于改善西部生態環境,實現西部的繁榮昌盛,保持西部地區社會穩定,促進各民族團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林業志》第一卷
[2]《國家林業局關于加強林木種苗質量監督管理的規定》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
[4]《洮河林業局紫果云杉自然保護區可行性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