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蘭坪礦集區是云南省三江成礦帶中的重要組成礦區,到目前為止在該礦區已發現的大型甚至超大型的重要金屬礦藏,本區的發展潛力較大。本文以云南省蘭坪礦集區為例重點講述了該區的礦床特征,并分析了該區的時空分布特征,最后對該區的成礦規律做了剖析,希望本文對同行業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三江曠帶;云南蘭坪;成礦規律;礦床特征
云南蘭坪礦集區是是我國西南地區著名三江成礦帶的重要礦集區。云南蘭坪集礦區所蘊含的礦產資源特別豐富,就目前資料顯示在該地區已探測到很多的大型或者超大型的我國重要金屬礦區及礦床。這些礦床具體從金屬的種類中加以區別,此外還有,金屬的同位素,成礦原因,流體力學等變化角度進行考慮,本文對蘭坪集礦區的形成時代,成礦的原因及成礦方面的特殊機理對本礦區進行了深入且細致的研究,從而本文的資料可以為進一步開發本區的礦產提供重要的資料以及基本的思路。
1.本區成礦背景
蘭坪礦區研究區域主要位于新生代盆地的偏北方向(詳見圖1)。本區位于一個新生代盆地的疊合區域,在歷史的遷移及盆地的演變進化中,該區域進行了一系列的同生斷裂以及在斷裂區域進行的沉淀形成,上述物質的變化主要是由于上個世紀喜馬拉雅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進行強烈的抨擊所導致,兩個運動板塊的碰撞也是形成該礦區。籠統的說,蘭坪礦區的形成主要是逆沖斷裂系統,該礦區使得深源地與目標的礦區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流系統,這些對流系統的形成有利于該地區的部位填充以及后期的交替成礦。
蘭坪集礦區裸露在地表層的主要有上三疊統、白堊系、古近系、新近系等。這些裸露的表層中的上三疊統的進一步形成又要靠的是三合洞組內形成的碳酸鹽類物質(這也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和該區域上部的麥初箐組碎屑巖構成。此外,Pb及Zn主要分布在會層之中,而Ag,Cu,Co主要分布在砂巖之中。
2.成礦系列分布
礦區的形成很大一部分與特定的歷史時期有極為密切的聯系,或者與板塊的運動相關性很大。在某些特殊的時期以及特殊的環境背景下,金屬礦區的形成還與本區域土壤中所含的元素有重大聯系。蘭坪礦區的形成主要與該區有一定聯系的礦床自然派組別有關,這個礦組的自然組合形成了初步的蘭坪礦區。本文根據礦區的構造形成的旋回時代。[1]
2.1燕山期與沉積作用有關的鉛、鋅、銅、銀礦床成礦系列
蘭坪礦區的形成主要在盆地發育的初期至中期(T3-K)經過長時間的積淀而形成的特殊礦床。此礦至今保留著遠古時期特殊的地質特征,該礦區主要以沉淀作用為主,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加劇進一步加強蘭坪礦區的金屬富集。文獻記載盆地的不同發育狀態,以及不同沉淀環境進一步將蘭坪礦區進行了區分,籠統的可以分為3個金屬成礦亞系列。
該礦床的金屬成礦規模較大,重點以Pb,Zn礦為主,這也是構成了蘭坪礦集區重要的大中型礦床主要構造部分。華昌山經過斷裂東側地區形成了以地坡鉛鋅礦,還有比較著名的大三界鉛鋅礦,灰山鉛鋅礦等等,這些礦區的形成豐富了我國的鉛鋅資源,進而成為我國比較重要的鉛鋅儲存基地。
2.1.2與侏羅紀殘留海-湖相沉積作用有關的銅金屬,鉛鋅金屬礦
本礦區形成的規模較小,形成了很多銅,鉛工業礦床。
這這個世紀作用下的礦床相對上上述,具有形成規模小,靈活且成礦因素復雜的特點。該類礦區形成的多為銅、鉛鋅工業礦床。具體的來說,銅礦主要集中在松登斷裂以西,鉛鋅礦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十里箐—上下莊斷裂西側,比較典型的鉛鋅礦主要有:吳底廠、元寶山等。[2]
2.1.2蘭坪礦區成礦系列的時空分布特征
蘭坪盆地的形成主要集中在燕山的早中期以及喜馬拉雅時期。據有關資料文獻顯示沉淀是燕山期成礦的主要原因,而沉淀,填充交替作用是喜馬拉雅時期成礦的主要原因。燕山時期形成的金屬礦床相對于喜馬拉雅山時期形成的礦區較多,該地層中含有的有機物較多,這也是這個時期成礦較多的原因,這也是沉淀作用為主的主要原因。[3]
3.蘭坪礦區成礦規律
(1)該礦區中的大型鉛鋅礦以及銅礦的形成時期多在燕山時期及喜馬拉雅時期,這兩個時期也是我國西南地區成礦的主要時期。沉淀,填充作用相關的鉛鋅礦時蘭坪礦區主要的成礦類型,燕山時期形成的礦區規模較小,且金屬成分較為復雜。
(2)蘭坪礦區具有成帶的特點,斷裂與成礦的關系型較為密切。礦產的產出控制。沉底作用在蘭坪礦區的形成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3)蘭坪礦區中的層位控制是燕山時期,喜馬拉雅時期中的沉淀作用形成的主要原因。該礦體在物理性上呈現順層產出,進而礦體的相對厚度較大且品味交穩定。與之相對應的喜馬拉雅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形成的有關礦床受到斷裂帶的控制,隨之礦體呈現出脈狀、囊狀、透鏡狀,等特點。
參考文獻:
[1]薛春紀,陳毓川,王登紅,等.滇西北金頂和白秧坪礦床地質和(e,Ne,Xe同位素組成及成礦時代[J].中國科學:E輯,2003,33(4):315-322.
[2]龔文君,譚凱旋,李小明,等.蘭坪白秧坪銅銀多金屬礦床流體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機制探討[J].大地構造與成礦學,3000,24(2):175-181.
[3]李志明,劉家軍,秦建中,等.蘭坪盆地白秧坪銅鈷銀多金屬礦床成礦物質來源研究[J].地質與勘探,2005,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