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底,銅山區被確認為全國第二批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縣。為做切實加強我區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提高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水平,實現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銅山區在各方面作出了努力,取得較好的成績。
關鍵詞:水土保持;監督能力建設
1""概述
2012年底,銅山區被確認為全國第二批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縣。通過完善水土保持配套法規體系和監督管理體系,提高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水平,進一步推進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的落實,實現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
2""銅山水保保持概況
徐州市銅山區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環抱徐州主城區,總面積2010平方公里,總人口130余萬,是徐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轄區。全區總體地形為“三片平原三片山,黃河故道一高灘”,水土易流失面積1054.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2.4%,水土流失狀況不容樂觀。
3""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情況
為做好我區水土保持監督能力建設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工作舉措,搶抓被列為全國第二批水土保持監督能力建設重點縣契機,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建設,累計投入各類資金超6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4.1平方公里,減少土壤流失量58.5萬噸,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強化三個意識,創新水土保持工作理念
一是樹立“大水保”的意識。把水土保持工作置于銅山創建國家級生態區的大格局中去定位和把握,跳出就水保抓水保的舊框框,既積極作為,又不單打獨斗,從而贏得了領導的支持和部門的配合,推動全區水土保持工作從一開始就沿著良性發展軌道順利前行。二是樹立規劃先行意識。把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作為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務,邀請專家先后修編完善了《徐州市銅山區水土保持規劃》、《徐州市銅山區工礦及工業園區水土保持專項規劃》等一批總規、專規和詳規,明確了每個階段、不同區域的治理任務和工作重點,切實增強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樹立全民參與意識。把宣傳水土保持法律法規、提升全民水土保持意識作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內容,先后印發宣傳單20000余份,豎立宣傳牌50余塊,懸掛宣傳橫幅200余條,組織開展10多次水土保持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等各類活動,在全社會營造起關心、支持和參與水土保持的濃厚氛圍。
(2)實施三大工程,凸顯水土保持治理成效
大力實施生物、工程等措施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關鍵環節。我們緊緊抓住全區創建國家級生態區的機遇,積極整合林業、國土等各類資源,重點實施三大工程,走出了一條具有銅山特色的治理之路。
一是綠化造林工程。啟動“二次進軍荒山”行動計劃,共栽植喬木180萬株、灌木230萬株,綠化荒山1.65萬畝。加快綠色通道建設,投資2700萬元,完成104國道利國段綠化;高標準實施徐濟高速道路綠化工程,栽種樹木3.5萬株。著力打造綠色家園,全區成片造林8萬畝,四旁植樹890萬株,更新農田林網32萬畝,新增城鎮綠地近0.75萬畝。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30.5%,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4.6%。二是生態修復工程。大力整治采煤塌陷地,針對塌陷地的形狀、土壤類型、地層結構、穩沉程度、積水深淺等不同情況,堅持塌陷地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按照“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水則水、宜建則建”原則,分類進行改造,累計整治采煤塌陷地2.56萬畝。實施山水修復工程,投資2.35億元對嬌山湖區進行綜合整治,實施龍泉河、鳳泉河治理、湖區道路綠化、采石宕口修復等系列工程;投資1.2億元對楚河進行生態修復,設立運動休閑、月光經濟和自然景觀三個功能區,沿楚河布設紫薇園、楓香園、海棠園等10個景觀園,現已成為市民假日休閑、運動康體的好去處。三是小流域治理工程。投資500萬元對茅村鎮蔡丘小流域進行綜合治理,擴建塘壩2座,疏浚排洪溝3.07公里,補植封育樹木3萬株;投資725萬元治理柳泉鎮八丁塘壩,蓄水量9.8萬方。漢王鎮納帕溪谷和伊莊鎮冠山小流域采用景區建設模式,招商投資2億元,為城鄉居民提供休閑觀光景點。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新增攔蓄徑流量"76.8萬方,新增攔蓄泥沙量0.9萬噸,明顯減輕下游河道淤積,減輕水土流失對土地的破壞,減輕溝道、河流的洪水、泥沙危害,改善了生態環境。
(3)健全三項機制,夯實水土保持各項保障
一是健全組織機制。成立以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職能部門和各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水土保持工作領導小組。注重加強各成員單位的協調配合,努力做到信息共享、溝通順暢、運轉高效,形成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二是健全責任機制。把水土保持與生態區創建相結合,將各級各部門履職情況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綜合考評。年初,區政府與成員單位及各鎮分別簽訂建設目標責任書,將年度指標任務逐項分解,明確完成時限。年終,視任務完成情況分別給予獎懲。三是健全保障機制。將水土保持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出臺《銅山區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實施方案》、《銅山區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和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管理辦法》及《銅山區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水土保持設施防治費征收和使用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同時,配備8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并添置專用執法車輛、照相機、攝像機、GPS、電腦等必要設備,有力保障了水土保持工作有錢辦事、有人管事、按章辦事。
4""結語與思考
近年來雖然我區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兄弟縣(市、區)和領導要求相比,還有不小距離。我們將以《江蘇省水土保持條例》頒布實施為契機,乘本次會議東風,對標找差,狠抓落實,推動全區水土保持工作不斷邁上新的臺階,為銅山創建國家級生態區和建設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