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智能化是當前高科技和建筑事業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信息和自動化技術在建筑行業的結晶,特別是在人們差異化和功能化需求越來越高的今天,智能建筑就更為重要。文章從建筑智能化電氣設備施工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智能建筑;電氣設備;施工;問題
引言
在智能建筑電氣設備施工中,存在著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氣設備施工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但是,由于智能建筑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建筑,在設備的施工方式上和應用的技術方面與普通建筑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尤其是一些體現智能建筑智能化的一些電氣設備,需要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持,才能夠確保智能建筑一方面既能滿足智能化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能夠提高建筑的施工質量,使其在日后的應用中能夠讓用戶滿意。因此,在進行智能建筑電氣設備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分析當前的施工技術形勢,更好地進行電氣設備施工技術的創新,從而有助于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良好發展。
1.智能化建筑電氣設備施工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整體智能化建筑施工技術水平還比較低,雖然在建筑施工中引入了智能化的電氣設備,但是在具體的應用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這為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帶來了不便和麻煩。其中的很多問題經過分析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通過對其中問題的改進,將會大大的提高智能化建筑施工的效率。
1)電氣設備接線不規范。智能化建筑電氣設備接線不規范以及標識不統一是建筑智能化施工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由于建筑智能化電氣在施工中接線部位非常多,如此多的線纜接線在實際施工中一般都是接通即可,常常不會對線纜接頭做錫焊處理,更不會對線纜進行絕緣處理。屏蔽線纜接線施工時,有時還會出現屏蔽層不接地或是出現由于焊接工藝粗糙導致漏焊、虛焊線纜現象的出現,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到系統信號傳輸的質量,很有可能造成系統不穩定。另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是眾多的線纜標識沒有統一的規則,施工人員根據個人習慣對線纜進行標識,造成不同標識出現在同一個項目中,給后期的工程維護帶來非常大的困難。
2)傳感器、執行器的安裝不符合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許多傳感器、執行器的安裝,并且這些前端設備都需要附屬安裝在水、電等其他專業安裝工程之上,這就要求傳感器、執行器的安裝和這些設備形成良好的配合。如果在系統設備施工安裝之前缺乏統一的事先規劃,就會常常因為其他工種的事先安裝或者沒有預留安裝位置造成其安裝位置不符合產品安裝的規范,而最終導致各類數據在采集時出現錯誤、執行機構控制不到位等質量問題的出現。
3)弱電系統設備機柜的安裝工藝重視度不夠。這類問題在智能化建筑電氣施工中也經常出現,比如機柜要求安裝得牢固、平穩,施工中應當依據施工圖的防震要求進行加固;在安裝過程中,對于UPS"電源柜應在施工前考慮到板、梁的承重荷載,對于一些重量較大的設備機柜需要安裝承重支架;為了方便安裝和日常的檢修,機柜背面與墻之間的距離至少要超過0.8米,同時機柜還要接地;機柜內接線端子的標志應當清晰而且完備。這類問題看似很簡單,但是在實際的施工操作中很容易被施工人員忽略,甚至出現一些低級的失誤。
4)接線箱內設備放置缺乏規劃且接線方式混亂。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大多數系統,如樓宇自動化系統、可視對講系統、網絡綜合布線系統、燈光控制系統等,其結構布線一般采用中心機房布總線連通中間控制設備,然后中間控制設備再采用點對點星型發散的方式進行布線施工。通過這樣的安排,中間控制設備就成為了線纜的匯集點,如果一旦出現對系統建設前端點位數量的調整情況,或者是系統設備進行了品牌更換,將極易造成原設計的箱體規格無法滿足安裝規范的要求。所以,在設備固定放置之前需要有規劃,從而避免接線方式混亂等質量問題的出現。
2.應對策略
1)制定專業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在整個施工中起到了引領與制約的作用,是高效智能化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筆者針對此提出四項基本的管理制度健全措施。一是項目建設堅決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相關質量管理文件、規范以及標準,在整個工程進度中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以優質、安全、高效為宗旨。二是項目要保證工程的質量,建立由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和安檢部等人員組成的質量安全體系,在整個施工中指定專人分別負責施工質量、現場監督、檢測及核驗記錄,并且認真的做好施工記錄,整理完善各項施工相關的技術資料,確保工程的質量符合國家規定。三是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工程質量知識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實行施工、檢驗、監管現場“三同時”制度,在施工進入到關鍵部位時,建筑公司的主要領導和項目技術負責人等應該到現場進行指揮以及技術督導。四是施工現場工程施工質量嚴格按照施工規范的要求進行層層落實,務必保證每道工序的施工質量都能夠達到工程驗收標準。堅持做到每個分項和分部工程施工質量自檢自查,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對于不符合要求的部門進行及時的處理,不處理好決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嚴格保證工程的質量。
2)樣板建設并全面推廣。技術交底是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的具體化,施工作業技術交底不能只在項目管理人員之間完成,而應該落實到最基層的一線施工人員。建筑智能化工程由于涉及較多的系統,而且不同的設備類型、施工安裝工藝都有一些差異,因此比較有效果的方法是實行樣板建設,然后進行全面推廣。如通過對智能化系統中各類容易出現問題的進行有效的規劃,然后推廣到整個工程中,一些過去常見的問題就可以避免,如接線箱內設備放置缺乏有規劃的固定、接線方式混亂等問題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此外,各類接線方式類似的系統設備箱如對講系統的樓層接線箱和BAS系統的DDC接線箱,也可以采取類似的方法來解決工程中出現的問題。樣板建設對于工程規模大,重復部分多的智能化電氣施工尤其適用,通過一個統一的規范樣板,快速的適用于其他同類的建設中,效率以及質量將有很大的提高。
3)引入第三方工程監理。智能化建筑電氣施工的工程監理指那些依法設立并具備相應資質的監理公司,受建設單位的委托,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合同等,對智能化建筑電氣施工項目實施監督管理。由于建筑智能化技術發展迅速,變化越來越快且更加的專業化,在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建設中引入第三方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其主要是對建筑弱電系統規劃、設計、調試和管道線槽預留及預埋等施工過程進行監理。這一方法可以彌補建設單位在專業技術、監理方式以及管理經驗上的不足。
3.結束語
在經濟和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21世紀,智能化建筑電氣將會越來越普及,對于施工人員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只有不斷的進行學習、培訓接收最新的知識,才能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提高技能,提高工程質量。對于施工方法也要不斷進行改進,在智能化建筑電氣施工中及時發現問題,快速解決問題,把問題的損失降到最低。本文只是對智能化建筑電氣施工中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具體的工程中問題遠遠不止這些,這都需要施工人員不斷進行總結,積極找出應對方法。
參考文獻:
[1]趙濟安.對現代建筑智能化技術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研究與分析,2007.
[2]陳法峰.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通病與監理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10.
[3]連宏達.對建筑智能化施工技術的探討[J].建筑知識,2012.
作者簡介:
劉歡、出生:1987.05、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安徽、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畢業學院:2009年畢業于南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