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生產水平提高,現代建筑的設計必須進行相應的發展方法,這樣才能使得現代建筑長足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現代建筑的設計理念的方法。
關鍵詞:現代建筑設計;新要求;方法發展
引言
在整個建筑的使用功能中建筑設計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正在逐漸加快,作為城市中的主要元素,建筑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現代建筑的設計必須與時俱進,進行相應的創新。
1"現代建筑設計的特點
與傳統建筑設計相比,現代建筑設計具有以下特點。性質方面,現代設計更側重功能目標方面,它將經濟、技術等方面綜合考慮,統籌規劃,對工程設計的進程進行有效的管理;進程方面,現代的建筑設計的設計進程和一些戰術步序具有同步性,傳統的建筑設計就比較隨意,使得整體進程比較緩慢,不利于工程進程的加快;設計手段方面,現代的設計手段當然更加先進,結合了高科技,充分應用計算機來進行計算、繪圖、數據管理等,而傳統設計手段主要是依靠人工進行這些流程,操作比較繁瑣,費時又費力。
在建筑設計的方式方面,現代建筑設計方式不像傳統的那樣依賴積累的經驗,現代的設計方式更加靈活,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方法并且還會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進行信號分析;在設計部署方面,現代建筑設計更加全面而且具體,傳統的設計一般就是設計建筑方案,然后繪制施工圖,這樣設計工作就完成了,過程比較簡單。但是現代設計則貫穿了工程設計開發的整個過程,不僅僅包括設計過程,還要充分滿足用戶的需求以及用戶對設計的評價,除此之外,設計者還要跟隨建筑的整個過程,在建筑的過程中,發現有一些參數設計得不夠合理,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修改,在工程竣工后的測試過程中,設計者也應參與試運轉,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涉及到維修等方面的問題時,設計者也要根據設計特點提供建議和指導,所以說現代的建筑設計比較人性化,而且更具合理性。
2"現代建筑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整體性和綜合性原則。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綜合考慮整體的建筑要求以及建筑構想,切不可片面思考,因為一般的建筑都是分部分的,設計師在設計時切不可“斷章取義”,要從整體的角度考慮,只有進行全面的研究,才能將建筑的功能、美觀、實用性完美的結合。整體與部分是緊密相連的,如果只注重部分的合理性,則很容易導致整體的不和諧,如果只注重整體的協調性,也會造成部分的不完整,細節方面出現問題,必須將整體與部分有機的結合,才能相得益彰,使建筑設計更完美。
(2)有序性原則。說到有序性其實就是指高層系統與低層系統的關系,整體來說低層系統構成了高層系統,低層系統組成了對高層系統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而且同時低層系統或高層系統中也存在相應的關聯關系。系統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而且它們是有一定順序的,系統之間也會分出一些層次,并且這些層次之間緊密相聯。這里還涉及到結合度的關系,隨著層次的升高,結合度減弱,對于層次結構的穩定性是有利的,結合度越低,層次結構越穩定。這樣來看,個體與整體間存在含屬關系,遞減的結合度才能增強結構的穩定性。在建筑設計時,盡量避免結構層次的相互依賴性,就拿功能區來說,如果它過于依賴其上一層次,則上一層次的破壞勢必會造成功能區的系統癱瘓,這樣不利于各種功能的正常發揮。所以必須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確保一個環節的破壞不會對另一環節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這就依賴于各種流線的有效組織,與空間序列的合理整合。
(3)結構最優化原則。結構要素是建筑設計時的重要環節,要想建筑既美觀又實用,就要將結構設計置于最優化地位,結構是各種設計性能的載體,是各種功能發揮的基礎。結構的合理性對性能的表現具有決定作用,反過來,性能所反射出來的效果對結構也具有重要的反映作用。而結構的有效組成成分就是要素,要素的運動趨向就是結構的走向,其間的各種關系更是起到一定的紐帶作用,關系的建立給結構的穩定性帶來保障,所以結構是設計者必須考慮的重中之重。結構的有效整合為建筑物提供必要的穩定性、耐用性以及實用性,提高建筑物的價值。
3"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
(1)建筑設計體現人性化。現在的建筑越來越注重人性化色彩,這樣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與和諧社會相呼應,促進城市的協調發展,這應該成為城市設計的一大特色。現在社會上到處宣揚人文關懷,建筑作為城市的外衣,應該給人以溫暖的印象,正是人們的這種心理需求以及社會發展的要求,指導著建筑設計的走向。建筑物所傳達出來的美感是建筑設計所一直追求的,能夠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當然就是一個建筑設計的成功所在。可以說建筑中也存在靈魂,那是一種公眾精神和首創精神,建筑美越來越向藝術美靠攏。一個建筑如果沒有人的味道,當然不會有情感的歸屬,對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將會產生一定的誤導作用,所以建筑設計應該尊重環境的多樣性和整體性,給人們以真實存在感。建筑追求的是自然美,因為自然最接近人性,公眾普遍支持純真的事物。
(2)現代化技術的應用。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筑也應該結合先進的技術,通信方面、計算機方面的應用為建筑設計注入新鮮的血液。現在普遍提倡的就是建筑智能化,這樣的建筑設計讓工程投資更加合理化,設備自動化程度比較高,信息管理方面也會更加科學合理,使用上比較靈活,而且更加安全,對環境污染小,與信息化社會保持同步,科技的注入必將給建筑帶來便利與發展。隨著科技與建筑的結合,人們在家辦公已經成為可能,利用網絡可以實現辦公與家居合為一體,這不僅減少城市的辦公面積,而且減少了環境污染,更加方便了上班族,看來現代建筑帶來許多便利條件。
(3)建筑設計與城市設計相結合。一個城市建筑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城市的整體形象,城市建筑不僅帶來的是視覺享受,更體現這一個城市的文化與精神,所以城市建筑必須與這個城市整體相結合,現代建筑要尊重環境與文化多樣性的特征。現代建筑更注重美學的利用,最好的就是給人留下一種見一面就忘不了的印象,這就是城市文化的綜合體現。建筑需要繼承并且表現這城市的歷史美德與特色,通過對比城市的建筑可以了解這個城市的發展方向,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當然必不可少,這不僅可以給城市帶來生機,還會給城市帶來特色,有利于城市的發展。
4"結"語
建筑是人類社會的發展所離不開的一個重要的部分。現代建筑要想長久不衰,必須要加強對方法建筑理念的重視程度。將現代設計理念和傳統的自然理念相融合是我國的建筑設計滿足人們對建筑的要求。建筑的方法理念正在不斷的方法,因此建筑設計師必須抓住時代的脈搏,設計出更具時代特色的建筑。
參考文獻:
[1]陳大昆.住宅的優化設計[J].住宅科技,2008,(2).
[2]許成德,侯恩普,馬國慶.節地、節能、簡約、美觀)精益建造思想在工廠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工業建筑,2008,(9).
[3]王其鈞,王謝燕.文化建筑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趙聰(1985-),男,漢族,浙江諸暨人,浙江師范大學本科畢業,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