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水閘,不僅可以起到控制水量的作用,還可以對渠道進行配水調節,其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體水利工程的質量,所以對于水閘施工技術的研究對于水利工程建設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從水利工程中水閘施工技術的各個要點進行分析,對其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閘施工技術;應用
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正伴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而不斷前進,不管是供水、發電還是防洪等方面,都得到了長足建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水閘施工作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環節,其工藝和技術直接影響著整體工程的質量,決定著水利工程能否發揮其作用。
1水閘施工流程
在水閘施工前首先要根據工程特點及設計要求確定具體的施工方案,根據先下后上等施工原則來進行施工。由于水閘工程的寬度要求以及整體結構布局,所以在基礎挖掘和施工排水工作完成后,首先完成閘底板、翼墻底板等底層結構施工,然后進行胸墻和上部結構施工。
2水閘施工中注意的技術要點
2.1"水閘的基礎施工技術
2.1.1混凝土灌注樁施工
混凝土灌注樁施工要點主要有兩個方面:成孔和灌注。在成孔階段,為保證孔壁的平衡,鉆機泥漿比重控制應為1.2左右,到淤泥層中則應調整到1.3左右。成孔時,要保證孔內的清潔,同時確保清孔后的孔不會在灌注階段出現坍塌現象,故而清孔時要做到清理孔中的渣滓但是不要清理孔中的淤泥。在灌注階段,首先必須保證導管能夠承受住自重以及盛滿混凝土的質量,要滿足這一條件,導管就必須具有足夠的抗拉強度。另外,導管最下端一節的長度要長一些,底端不得帶有法蘭盤。除此之外,為保證灌注混凝土過程的順暢,還必須保證導管內部的光滑。在灌注過程中,嚴格監測混凝土的澆筑深度,以免出現導管拔空現象。
2.1.2"鋼筋混凝土底板的施工要點分析
在底板施工中,我們可以將輸水廊道設計成三層施工,第一層澆筑到廊道底板,在第一層澆筑過程中,在側墻架立一根10m長的懸空模板,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形成一個廊道底板抹光面的澆筑高程線,確保第二層側墻底部混凝土澆筑的不漏漿。第二層一直澆筑到側墻頂部,采用定制加工的大模板施工,這個模板與下層的模板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為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必須嚴格控制模板安裝的質量,將模板安裝定位的誤差控制在2mm范圍以內。第三層模板則澆筑到廊道頂板,為保證澆筑過程中模板不下沉,需要在施工前設計專門的承重鋼管。除此之外,為對廊道底板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還需要在鋼管的下部焊接方型鋼板。
2.1.3"預應力混凝土閘墩施工要點
預應力混凝土閘墩工程施工一般采用后張法施工,其施工流程為:先在預制場地進行錨索的組裝,并在施工現場預埋鋼管成孔,然后對鋼索管灌注混凝土,等到混凝土澆筑完成并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后,就開始進行穿束、張拉施工。
2.2"水閘墻施工要點
2.2.1"刷大斷面
為保證原巖體不受破壞,在刷大斷面過程中不得采用爆破的方式,一般采用風鎬剝離的方式刷大斷面。當刷大斷面的尺寸達到設計要求后,對圍巖進行錨桿支護,確保圍巖不會坍塌,一般采用高強度的管縫式錨桿支護,在錨桿頂部掛金屬網,金屬網的大小根據具體工程情況確定,使金屬網緊密貼住巖面,確保支護完成后才能開始噴射混凝土。
2.2.2"臨時支護體系
為保證施工安全,有時需要采用一些臨時支護體系。一般來說,臨時支護體系中得錨桿為43×1,800mm的管縫式錨桿,排列的行距和列距均為800mm,行距和列距的誤差控制在150mm以內。同時,應保證錨桿的尾端露出300mm左右,然后用砂漿將錨桿孔封堵嚴實,保證錨桿與巷道輪廓的垂直。在一般的臨時支護體系中,噴漿厚度約為100mm,而噴漿前需除掉浮塵等,露出穩定、堅硬的巖石,并清洗圍巖,然后開始噴漿施工。
2.2.3"墻體澆筑施工要點
在墻體澆筑施工中,施工單位需要綜合考慮混凝土初凝時間、水閘墻造型、每層混凝土厚度等因素,確立可行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譬如:采用下部水平分層、錐頂分段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進行自下而上的水平分成施工方法,當混凝土澆筑到平直段的下幫頂部時,按照縱向錐形分成兩節,然后進行分段施工。若錐頂無法分段分層,那么可以采用一次性立模澆筑施工法。
2.3預應力錨索的施工要點
2.3.1預應力錨索布置
錨索布置是依照閘室的結構布局決定的,一般是將閘墩錨索呈扇形演著弧門的水推力合力方向布置的,也就是直術形式,錨索上游的端錨與弧門前混凝土固定在一起,以中心角15°左右擴散,并且要在上游的端部預留交通道和錨井,以便后來施工所用。下游作為張拉端,下游的錨和預應力大梁固定在一起。
2.3.2進行錨索護管的預埋、清理工作
閘墩主錨索的預埋護管工作應該是與水凝土的澆筑工作同時進行的,護管的所有連接都采用承壓式接頭并且進行焊接,這樣鋼管的內壁會更光滑。錨索安裝穿束時的牽引繩應該選用直徑5毫米左右鋼繩,然后在護管環形部分的最低處安裝灌漿鋼管兩根,其中一根為備用管,長度均為1.5英寸左右,將灌漿管預埋在閘墩的頂部后對護管進行清理,保證其中沒有殘留的水和雜物。
2.3.3錨索安裝工作
在主錨索剛轉盤制作完成后,就可以通過纜機將其運送到大壩并進行安裝了,在安裝中要注意保持錨頭上的鋼絞線孔位和梳孔器孔位一致,然后將錨索的牽引頭綁扎牢固后裝上特制的鋼絲網罩,并且將網罩固定在錨索護管中的牽引繩上,牽引繩另一端由低速卷揚機進行牽引工作。在整個牽引過程中要做到低速和穩定,在牽引完成后及時套上夾片、錨盤同時進行定位工作,注意錨索兩端要預留一定尺寸。
2.3.4灌漿過程
灌漿工作應該分為四次,采用循環灌漿法由下而上進行第一次灌漿由上游的豎井進漿口并由下游回漿管回漿,等到回漿管口的出漿濃度達到一定標準(比重大于1.80g/cm3),就可以關閉放漿管然后進行三十分鐘的并漿工作;第二次的流程、工藝與第一次相同,但是進漿管變為距離孔口較近的一根,另一根作為出漿管;第三次選擇距離孔口較近的作為進漿管,出漿口為錨具的孔隙;第四次將鐵皮罩內注滿,整體灌漿工作結束。
3水利工程中水閘施工的管理策略
3.1保證人員調配工作合理
水利電力工程中的水閘施工能否順利進行,離不開每個部門以及工作人員的努力,只有設計部門、施工部門和管理部門通力合作,根據施工工程合理的安排相關人員并進行靈活的調整,才能保證整個工程中的人員調配合理,不會出現人員過剩或者不足的情況,保證施工有序進行。
3.2保證工程質量
在每一個施工進度結束之后都應該進行檢查,從基層的組長到質檢員再到質檢負責人,都要進行詳細檢查并且簽字確認。組長主要檢查工程施工中是否有錯誤、遺漏;質檢負責從技術角度檢查工程整體;而質檢負責人要從宏觀的角度上來檢查是否合格。三層檢驗都過關方可通過,簽字的文件應該妥善保存歸檔,便于日后責任追查,這樣做到權責分明才能更好地保證工程質量。
3.3保證施工安全
任何一個工作人員在進入工地后都應該采取勞動保護措施,不管是什么工種和崗位,并且在上崗之前應該進行詳細的安全培訓和考核,嚴肅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有相關負責人每天檢查相應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安全的施工環境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前提。
結束語
水利工程中的水閘施工,應該充分結合不同工程的項目特點和施工要求,選用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案,在保證水利工程項目可以正常進行建設的基礎上,保證水閘施工的質量,并提高施工效率。
參考文獻:
[1]鄧富友.水閘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實踐應用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2,16:80-81.
[2]梁永仲.淺析水閘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水利天地,2013,01:37-38.
[3]丁立彬,張麗芳.水利水電工程中水閘施工技術與管理[J].民營科技,2014,0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