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電施工項目在社義國家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大型建設工程,存在的危險因素多。安全是水電施工作業基本要求,也是施工單位務必引起重視和強調的問題。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施工,與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工程質量、企業財產安全緊密聯系。使國民經濟保持穩步增長,社會維護安定團結。以下,本文以危險源為出發點,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探究有效的防范對策。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危險;安全
國家對水利水電基礎設施的投入不斷加大,使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持續增多。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社會發展作用越來越明顯。近年來,不斷發生水利工程安全事故,對人們生活帶來損失。因此,水利水電工程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的、落后的安全管理模式逐漸跟不上社會發展。因此,針對水電施工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建立新的安全體制已經勢在必行。
一、危險源的定義
安全隱患與危險源的區別在于危險源是一切安全隱患產生的潛在因素,是事故的根源。危險源在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可分為如下兩類:一類為常見危險源,如能量載體與能量產生裝置,能量供給設備。可能產生能量突然釋放的設備或場所,以及進行危險品生產加工和儲存的設備與場所。二類為除以上的所有與人、物、環境有關的危險源。二類危險源存在隨意性和未知性。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如何有效的辨別出危險源的存在,對工程危險系數至關重要。危險源的主要辨別方法可以通過與有經驗工作人員交流溝通,對作業現場進行觀察,查閱事故記錄,對工作任務與工藝過程進行分析。定期舉行系統安全檢查,并編制安全檢查表,對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正確辨識。其次,可建立一個擁有安全管理經驗的風險評價小組。對工程施工過程、施工人員、施工區域安全違規操作進行糾正及指導。對危險源建立風險評價,從而進行重點安全管理。
二、影響水利水電施工的危險因素分析
1、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足,安全體系不到位。施工人員是水電施工過程中最主要的危險源。施工人員不遵守施工流程,違規操作,安全意識薄弱,極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損失。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足,主要為以下四個原因,1、水利施工企業沒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與技能培訓,致使其上崗操作時缺乏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2、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管理者沒有盡到責任與義務。一旦發生危險事故,管理者必定有不可推卸的責任。3、水利施工企業由于資金、安全設施等條件不足,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安全設施不到位,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發生。4、沒有健全的體制與檢測手法,對采購的勞動保護用品,危險防護用品進行安全質量檢測。
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體系、企業安全文化,管理者的安全意識、規章制度的實行力度,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都需要企業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通過企業安全體系的建立,管理者更懂得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施工人員及時發現及避免危險因素。
2、施工區域及周圍環境影響。水利水電施工區域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通常比較惡劣。水利水電工程大都規模龐大、施工范圍廣、施工技術復雜。工程建設在地勢落差大、高海拔、地形險的山谷地區。受自然環境因素影響,如突發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嚴寒冰凍等惡劣天氣,對工程施工過程存在很大的危險性。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對施工過程中腳手架、模板等支撐工作,起重塔吊以及施工電梯等的安裝與運行產生極大影響,可能導致工程的坍塌。其次,露天作業與高空作業,威脅到施工人員人身財產安全。
施工區域也存在危險因素。施工現場,施工設備、材料、工具的隨意堆放,施工通道被濫用或者被堵塞。在危險發生時,會施工現場環境的混亂,增加了人員的疏散與事故救援難度,更加大工程的安全隱患。
3、施工方案設計因素。水利水電工程是一個技術要求高、注重細節的工程。施工方案設計的不合格、不成熟、任何微小偏差都將對工程建設起到毀滅性的傷害。施工方案設計人員本身工作技能、計算失誤等技術問題也將對工程產生安全隱患。施工方案設計與人為影響等,都成為水利水電施工的危險因素。
在建設過程中,由于工程材料與構件不合格,容易產生工程質量問題。工程拆除中,因防護不當或錯誤的操作行為,對電氣設備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違規操作。易燃易爆物品儲存不當,都有可能發生的爆炸或中毒事件。
三、水利水電施工危險因素的防范
1、做好安全培訓工作,營造安全生產氛圍
施工活動的安全性是水電工程建設的基礎。水電施工企業必須履行對企業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的工作職責。水電施工企業的施工人員大都文化水平較低,進行施工人員培訓,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避免空洞的理論培訓使施工人員無法接受。同時,要對水電施工工程中的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進行詳細全面的講解。使施工人員不斷掌握新的施工技能與信息,與時俱進。對施工設備的操作使用,注重宣導安全意識,指導正確操作手法,分析未按要求操作機器將造成的安全隱患。其次,應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訓。培訓過程以施工人員實際操作為主,通過及時對操作過程進行指導及糾正,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操作技能。
企業營造安全生產的環境對員工的安全意識,企業形象都有積極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避開危險。安全的施工過程可以加快工程完成進度,同時,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
2、減少環境因素影響,加強安全意識。
自然環境因素對水利水電施工安全產生的影響非常巨大。工程設計者與企業管理者、監理部門首先要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環境進行全面的勘測和調查。對影響工程質量與安全以及工程進度的各方面因素綜合評估,并落實應對措施。使施工過程盡量避開自然環境所產生的危險因素。水利水電施工普遍存在施工現場材料擺放混亂,施工場地復雜等問題。企業應重視施工現場的日常巡查,對危險源進行辨識,并提出改正,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
質量管理體系,對工作環境提出了嚴格要求。水電施工過程中,材料的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儲存與保管都應形成完善的管理意識。同時對存在危險隱患區域設置危險標識,并定期對設備電器等進行檢查與維護。對違規違章行為及時叫停,進行整改、解決后方能繼續生產。
3、回避風險,建立規章制度
施工方案的設計因素可能對水利水電施工產生風險,因此,在施工準備和中間環節,對設計原因產生的風險應盡量回避。在技術條件限制的情況下,企業可通過嚴格的招標程序選擇技術承包商,以降低技術風險。并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對工程中各類復雜技術性問題盡可能回避。其次,加大企業技術人員培訓力度。通過選送進修等方式。不斷提高施工方案設計人員自身技能。
嚴格的規章制度對施工項目的進行起到監督、管控作用。水利水電施工企業應制訂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把安全管理作為企業管理基本目標。由管理者帶頭,嚴格要求各級工作以安全生產為基礎,建設施工工作,對造成事故責任人制定嚴格的問責制度。使每位員工擁有安全生產意識,將事故危險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
綜上所述,要確保水電施工的正常運行,需要從人員安全意識,企業安全管理各方面著手。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正確進行安全施工。只有對危險因素的產生加強防范,避免發生安全事故。才能更好的保證工程質量,實現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延凱.試析水利水電施工的危險因素與防范[J].浙江: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3(9).
[2]李益平.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危險源的辨識策略[J].中國房地產業,2012(10).
[3]葛華良,吳國慶.談水利水電工程安全管理問題[J].浙江: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城鄉建設,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