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我國的水利建設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水利工程施工的技術、工藝、材料和裝備等方面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在施工關鍵技術上也取得了突破。本文對水利工程滲水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護措施及堵漏防水施工等施工方法。
關鍵詞:水利工程;滲水;原因;防水措施
在建成或竣工的某水下工程,通過上水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滲水現象,各泵站的水下工程長期處于水下包圍之中,受到水下浸蝕和滲透。
水下工程防水比其它工程技術復雜、難度大、要求高,長期以來人們對水下工程防水、技術復雜性越來越認識提高。對過去搞過的水利水下工程從中吸取教訓加以總結,對堵防結合、剛柔結合、因地制宜、綜合處理的要求,進行堵、注、涂、抹的施工方法,使結構滲水部位形成多道防水線,密閉的整體收到良好效果。
堵漏與防水是兩個不同概念,目的是相同的,它們之間互相依存,相互相成,也有區別。堵漏是通過一種手段,把滲水堵住。防水是在堵漏基礎上,再增加一、兩道附加防水層(涂膜防水或抹面防水)以滿足工程防水需要。對結構滲水,在散灘電站工程水下部分施工方法簡單,對因未重視堵與防,已建成后的水下工程局部滲水,我們選擇堵、抹、涂的施工方法,根據結構形式不同,滲水流量大小,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施工處理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1"滲水形成及原因
(1)大面積滲水。一般大面積滲水發生在底板,主要原因是基面四周基坑降水應在墊層以下,達不到應有水平,造成排水不良,如遇雨天停電或出現其它機械故障,基坑水位上漲,淹沒墊層,不具備灌注混凝土條件,為搶進度,帶水施工。其次,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由于拌合不均、振搗不密實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孔隙大、強度低,出現大面積滲水現象。
(2)施工縫。由于大面積施工,人為地將連續作業的混凝土分成幾個單元,這個縫是施工造成的,是防水薄弱環節之一。施工時首先應清除施工縫面浮灰、雜物等清洗干凈,再按規范有關規定施工。其次,模板支撐不牢、不嚴密,造成跑漿,出現蜂窩麻面,引起縫隙滲水。
(3)變形縫。變形縫滲水主要的原因是止水帶固定不牢,偏離中心,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出現較大孔洞或者蜂窩麻面。
(4)穿墻管。在散灘電站水下工程有各種管(風、水、電)與主體工程聯結,如止水環焊接不密實,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在施工困難處,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出現空洞或者蜂窩麻面,就往往出現滲水。
3"防水措施
防水措施在水利水下工程中很重要,它是一項綜合技術的體現,是搞好工程施工的先決條件。在堵漏防水措施中,應抓好幾個環節。
(1)合理的選擇防水材料。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新型防水材料類型較多,都有自己的特點,不是十全十美,只依靠材料解決各類滲水還有困難,應根據材料特點處理不同形式滲水。一般堵水,應采用剛性材料(堵漏劑SH"水泥外加劑)、硅酸
納速凝劑。
(2)“堵防結合,剛柔結合”。堵(水)是施工前提,把滲水渠道封閉,然后再采用防水措施不能單一處理,要綜合治理,以利增強結構抗滲能力。我們在景電二期水下工程量中,采用堵防結合施工方法。
(3)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處理滲水。水下工程結構,由于受外界因素(濕度變化,基礎下沉)影響,使結構產生局部裂紋(水平裂紋、垂直裂紋)。在處理時,不只處理裂紋范圍,要用發展的觀點對待問題。
2"根據防水滲水形式選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所選用的材料如下:
堵采用快速堵漏劑、水泥SH"外加劑、特種水泥、硅酸納速凝劑。涂采用RG"型防水涂料、環氧樹脂水泥。抹采用防水砂漿。但是近幾年防水材料發展很快,產品類型較多,而多數生產企業又為鄉鎮企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后,質量差。因此在選用材料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各種材料應符合國家有關對該項材料的技術要求,并且有建材質監部門認可檢驗報告。
(2)合理選用材料品種。由于水下工程潮濕,通風受限制,潮濕基面上應選用濕固型和吸收水分能力強的涂料,它能吸收基面水分,達到與基面緊密粘結的目的。總之,根據結構不同要求合理選擇材料。有振動設備的工程要選擇柔性防水材料。
(3)施工使用的各類材料,必須有廠家產品合格證,還要進行抽樣檢測,掌握各類材料特點、使用方法,產品達到各類指標方可使用。
3"堵漏防水施工
水下工程滲水形式多種多樣:①采用堵的施工方法,把滲水根源封閉。這是各個工序的前提,是一項基礎工作。②優化組合施工方法,才能在滲水部位形成多道防水線的密封整體防水層。
3.1"堵漏防水典型工程
(1)點滲水。結構基面局部出現點滲,應選擇堵漏材料,一般混凝土結構基面涂刮剛性材料(RG"涂料確保時),當結構已有剛性材料防水層或水泥砂漿找平層的基面,可用柔性防水涂料,使滲水部位形成堵、涂、抹的防水層,增加結構抗滲性能。
(2)滲水量大的處理時,我們在景電二期水下工程中,應劃分幾個單元,一個單元處理完后再處理另一個單元。根據單元滲水實際情況,對滲水量大的先埋管注漿,以防止注漿時跑漿。當滲水量小時,可采用堵的方法。這樣經過多次堵注,抹幾次循環,就解決了單元的問題,然后根據結構狀況,涂抹剛性或柔性防水材料,增強結構抗滲性能。
(3)變形縫滲水。變形縫滲水處理是“堵、注、嵌、涂、抹”綜合處理施工方法。
(4)施工縫滲水。施工縫處理時,以堵或注為主,把水堵住后,在施工縫中心線兩側范圍,涂刮剛性的RG"型材料,以增強結構抗滲性能。
(5)基面微滲濕或夏季基面結露,應選擇適用于潮濕基面的材料。在施工處理上,我們采用RG"型防水涂料。這種材料的特點是只改變水灰比,既能堵漏又可以刮涂防水層,一料多用,滿足了堵漏防水要求。
3.2"增強質量意識
(1)防水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材料是基礎,施工是關鍵,施工質量對防水工程起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出現質量問題均與施工質量有關。為了提高工程質量,在施工必須建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樹立質量意識,在各個工序上嚴格把關,才能提高堵漏防水工程質量。
(2)在施工過程中試驗取得數據。堵漏材料型號較多,各有特點,要根據產品說明書去做,同時還應考慮影響其它膠凝的因素(氣溫、水灰比、加劑摻量、水泥品種等),必須進行試驗,取得數據并掌握施工要領后方可施工。
(3)涂刮剛性涂料。剛性防水涂料(確保時RG"型)屬于水泥基類,涂與刮只是改變涂刮厚度,增加抗滲性能,施工時,基面要求干凈平整,有凹凸現象時,應填平壓實,同時基面必須潮濕。濕度過小,容易使料粉粉化,過大又改變了涂料水灰比,降低涂刷厚度延長了膠凝化時間。涂刮幾小時后,要噴水養護3d,以利水化作用。
(4)變形縫。變形縫是“堵、注、涂、抹”優化綜合的體現。工序多,技術性強,各個環節一環扣一環,既連續又間斷,整治后形成一個完整封閉的整體。其中有兩點容易被人們忽視:①縫中央要粘隔離層,使防水層與基面間形成隔離狀態,以便應力擴散,同時又加寬了防水層變形幅度,使防水層避免產生過大變形應力,以利適應結構變形需要。②最后工序抹水泥砂漿保護層,應在變形縫中央放置木板條,以防砂漿保護層產生不規則裂紋。
(5)結構補強。防水層是依附在結構內部或基面上,如果結構強度不夠,產生斷裂,應進行分析檢查結構是否應補強,然后才能做防水。否則,只做防水而不補強,結構繼續發展后防水、補強會失敗。
4"結語
由前述分析論證,水下工程堵漏防水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多種學科(防水工程學、防水材料學等)的綜合體現,其難度大、技術性強。在施工整治過程中要遵循“堵防結合,剛柔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根據現場施工實際情況,分別采用“堵、注、涂、抹”施工方法,可達到治漏與防水的目的。
作者簡介:
劉燕鋒(430403198405171017),男,江西省撫州人,專科,南華大學交通土建工程專業,從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