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逐漸提高,環衛工作是否有效開展決定著一個城市環境的優劣。本文以遼寧省沈陽市為例,論述了在國內環衛工作管理和垃圾分類制度不完善的大背景下,沈陽市環衛工人的工作現狀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情況,深度剖析了政府對環衛工人的管理工作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環衛工人進行科學管理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環衛工人;科學管理;垃圾分類
1.沈陽市垃圾分類工作情況及環衛工人工作現狀
1.1沈陽市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積極倡導以及環衛人員努力的工作下,沈陽市環境衛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全市已形成了市、區、街三級環境衛生管理體系。至2014年已經覆蓋市內七區的292個居民小區,共涉及居民22萬戶,覆蓋率達到市內七區居民戶數的15%,共配備分類垃圾桶36000個。環衛工人作為垃圾處理的基礎型人員,成為了城市垃圾回收處理的第一道過濾網,在環境保護上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2沈陽市環衛工人工作現狀
目前,沈陽市共有環衛專業人員2萬人左右,擔負著全市4359條總面積達到5298.8萬㎡的街道、118萬㎡綠地清掃保潔任務,每日4484t生活垃圾、500t糞便的收集清運任務,每日4230t工業垃圾、1350t建筑垃圾的管理任務,環境衛生宣傳及冬季除雪等工作。
2.環衛工人群體及其工作方面的問題
2.1環衛工人群體自身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環衛工人普遍年齡在30—60歲之間,多為中老年。據環衛信息網官方數據統計,36%的環衛工人年齡在30—40歲之間,42%的環衛工人年齡在40—50歲之間,24%的環衛工人年齡在50歲以上。總體來說,人口趨于老齡化且女性居多。
由于環衛工人普遍的文化程度偏低,致使自身的垃圾分類意識淡薄。87%的環衛工人在清掃路面后,為避免麻煩不會將收集的垃圾進行分類后投入垃圾箱,而是直接將收集到的垃圾進行傾倒。沈陽市環衛工人每天收集的垃圾能達到十幾噸,由于環衛工人分類意識的淡薄造成了每年67%的可回收利用的資源白白浪費。
2.2環衛工人工作內容存在的漏洞
現階段沈陽市環衛工人的工作情況是僅能完成傳統的基礎清掃、運輸垃圾工作,沒有利用自身優勢發揮對垃圾分類工作的重大作用。
據走訪得知,沈陽市環衛工人的日常工作任務是清掃街道、綠地清掃保潔、運輸生活垃圾以及冬季除雪等。每天的工作時長達到10-12個小時,而且大部環衛工人都是全年無休。至于垃圾分類工作,首先環衛工人自身在清掃街面、綠地上的垃圾后,只是單純的收集運輸,并沒有按照分類標準正確分類后再做處理。其次,環衛工人沒有在自己的崗位上幫助市民將垃圾分類投放,為后期的篩選工作增加了難度。再者,環衛工人在將垃圾從垃圾箱中取出,到裝入垃圾運輸車這個中間過程里,沒有把市民投放錯誤的垃圾進行二次分類。
2.3環衛工人考評制度存在的問題
沈陽市相關政府部門對環衛工人的考評制度尚不完善,而且僅僅機械的量化體現基礎工作的完成情況上。沒有根據環衛工人在實際中對垃圾分類工作做出的貢獻納入考核內容。
目前的等基礎工作的考核管理制度簡單且不成體系,各項標準均按照基礎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據走訪結果得知,目前對環衛工人的考核內容十分簡單,還停留在轄區內道路是否清潔、是否及時完成普掃任務、是否穿戴安全警示服等最低要求。
整體的考核體系中缺乏對環衛工人在垃圾分類工作方面做出的成績的量化考核。按照現在的考核標準,兩位環衛工人花費相同的時間、精力分別做基礎工作和垃圾分類工作,那么做基礎工作的環衛工人會得到表彰,做了垃圾分類工作的工人不但得不到獎勵還會面臨被克扣工資的危險。缺乏明確的對垃圾分類工作完成情況的考核標準以及公平公正的獎懲制度是現在環衛工人考評制度中存在的嚴重問題。
3.建議措施
若想高效開展垃圾分類利用工作,從垃圾處理前期加以管控具有重要意義。在指導垃圾的投放、在運輸之前進行垃圾二次分類篩選這兩項核心工作中,環衛工人扮演重要的角色。對環衛工人進行科學管理,保障其合法權益,才能促進垃圾分類工作乃至沈陽市市容市貌的進一步美化。如何協調環衛工人與垃圾分類的關系,是提高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把對環境整頓的資金注入一部分到環境污染預防上來,提高環衛工人的垃圾分類能力,是未來垃圾處理的必然趨勢。
3.1科學管理環衛工人
3.1.1對環衛工人進行適度的崗前培訓
據調查顯示,各城市50-60歲的保潔工占總保潔人員的60%以上,這其中又以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女性為主體對象。因此,要想環衛工人在各個崗位上指導市民進行垃圾投放,首先要讓她們明確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標準。提高對垃圾種類的認識程度,學習對不同垃圾的分類辦法,以樂觀的工作態度去帶動城市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3.1.2環衛工人工作內容新規劃
現在環衛工人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清掃街道、綠地清掃保潔、運輸生活垃圾,環境衛生宣傳及冬季除雪等工作。只有將環衛工人的工作內容進行新的規劃,才能發揮環衛工人在垃圾分類篩選的巨大作用。
環衛工人的工作內容應增添并側重對垃圾進行分類篩選以及對市民的垃圾分類投放的指導。第一,環衛工人在清掃收集街道垃圾后要分類后投入垃圾箱。第二,幫助不會分類的市民進行垃圾分類,及時將分錯類的垃圾篩選出來。第三,在垃圾從垃圾箱拿出到裝入垃圾運輸車之前進行二次篩選。
3.1.3創新對環衛工人的賞罰制度
目前環衛工人的賞罰制度主要是根據出勤情況以及負責地區的清潔狀況。在對環衛工人的工作內容進行規劃之后也要及時跟進創新的考評制度。分管地區市民垃圾投放正確率較高、二次篩選工作表現良好的要予以表彰,分管地區仍像之前一樣毫無進展的要適度批評懲罰。同時有害有毒垃圾進行直接回收,并且以可回收垃圾相同的地位進行有償收購,統一由特殊單位進行周期回收處理,提高環衛工人對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行動性。
4.結語
為建設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社會,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改善城市環境衛生狀況,需要對環衛工人進行了科學管理。
通過崗前工作培訓,規劃新的工作內容,創新對環衛工人的考核制度,發揮環衛工人在垃圾處理前期的管控作用。使環衛工人完成從簡單的清潔工作到指導垃圾的投放和垃圾二次分類兩項核心工作的過渡。
提升環衛工人自身的垃圾分類意識,對環衛工人進行科學管理,同時保障其合法權益,才能促進垃圾分類工作乃至沈陽市市容市貌的進一步美化。
參考文獻:
[1]張曉麗,姜學峰.關于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宜分步實施的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2(07)
[2]賈菲菲,李多松.淺議城市垃圾分類收集及綜合處理[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0(01)
[3]王群,張敘原.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法律化的措施[J].北方經貿.2011(01)
[4]周宗強.大中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思考[J].環境衛生工程.2011(02)
[5]劉俁楓.中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問題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