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化腳步的加快,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要。河涌不僅是大部分城市的景觀,還承擔城市水源的載體,因此河涌的整治對于生態型城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闡述城市河涌整治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城市河涌的現狀及主要問題,進而提出城市河涌整治需要因地制宜,最后則對適應生態型城市發展的河涌整治實踐措施進行詳細探討。寄希望對我國城市生態化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河涌整治;必要性;因地制宜;生態型城市
一、城市河涌整治的必要性
城市河涌對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河涌整治成為城市生態建設的主要問題。城市河涌整治具有兩個方面的必要性:1.對于響應國家可持續科學發展觀有重要意義。為了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城市建設目標也趨向于長遠發展,因此城市的污染治理、環境優化以及人文建設等方面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而城市河涌在城市功能中對城市溫度和空氣起到調節作用,加強城市河涌的治理有助于城市居民身體健康和城市生活環境的改善,從而實現城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2.城市河涌整治對于滿足社會人文環境意識的內在需要有重要意義。城市河涌作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對于彰顯城市的形象和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河涌水質的破壞主要表現在污黑、臭味等方面,這無疑對城市形象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同時也不利于城市的環境保護。因此城市河涌整治不僅是城市景觀建設的需要,也是城市人文環境建設的需要。
二、城市河涌整治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綜合各個城市河涌的治理情況,可以發現存在以下一些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加大
由于城市化發展程度越來越大,城市工業對城市地表徑流量產生影響,從而造成洪澇災害的頻繁發生。另外,由于城市河涌建設的不科學,在洪澇災害發生時,河涌的行洪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嚴重阻礙了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給城市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
(二)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加大
大部分城市由于其生態環境的變化,造成城市生態系統出現暫時失衡,自然災害如干旱、山體滑坡、洪澇以及風暴潮的發生,給城市造成的經濟損失越來越大,如自然災害造成的城市建筑、城市水源的破壞,給城市規劃建設增加了難度和成本。
(三)河涌污染造成的城市環境影響
城市河涌是貫穿在城市中的河流、流域,因此在整個城市污水處理中,也承擔著排放污水的功能。河涌的水源很容易受到污染,從而出現污水漫溢的現象,大大影響了城市的環境。因此大部分城市在進行河涌污染治理時采用加高河堤等做法來隔離陸地,這樣一來造成河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交換阻礙,從而使得河涌本身的生態功能減弱,生態條件被破壞,進而出現河涌水量不足,水質惡劣等問題。
三、城市河涌整治應當因地制宜
城市河涌整治必須要做好護岸工程,護岸工程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河岸受到河水的沖刷,從而達到保護河岸的效果。護岸工程主要包含坡面被覆蓋工程和基礎錨固工程,其中,坡面被覆蓋工程一般采用混凝土類的結構來覆蓋河岸,保護河堤坡面。基礎錨固工程的目的是為了加固河堤坡面,防止其輕易受到損壞。
一般來說,可以將河道護岸的形式劃分為坡式護岸、板樁式及樁基承臺式護岸和重力式護岸三種類型,而城市河涌護岸工程主要采用的是坡式護岸和重力式護岸兩種。坡式護岸主要采取拋石、干砌、混凝土、漿砌和鋼筋混凝土來形成坡面結構;重力式護岸主要采取空心方塊及異形方塊護岸、懸臂式護岸、整體式護岸、扶壁式護岸等方式來構建坡面結構。另外,由于城市河涌在整治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占地面積和拆遷難度等問題,因此城市河涌斷面一般采用梯形和矩形斷面形式,這兩種斷面形式的占地面積較少,而且結構相對較簡單,實用性比較強。
城市河涌整治工程需要考慮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河流生態系統。但是,城市河涌整治工程往往都只注重河道的功能性作用,例如,防洪、排澇等,而忽視了城市河涌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河道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水生動植物,堅固的護岸結構致使相關生物和微生物不能夠與大地接觸,讓許多水生動植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從而導致河流生態系統失衡。而且河道水體的自凈能力也明顯下降,河道里的水不能夠及時調換,水污染問題隨之而來。因此,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城市河涌整治工程要采用生態護坡的形式來恢復河涌的自然功能。同時,植被護坡不僅能涵固水土,還能夠美化城市河涌生態環境。此外,城市河涌整治過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不斷探索創新,研究出更多的生態護坡形式,避免采用混凝土護岸,從而為構建生態型城市發揮作用。
四、適應生態型城市發展的河涌整治實踐措施
在我國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中,對于優化城市環境建設,提出具體的要求。城建管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城市河涌整治的重要性,把具體的設計和思路落實到實踐當中去。針對目前我國城市河涌整治存在的問題,為了適應生態型城市發展,城市河涌整治可以考慮以下幾點實踐措施:
(一)合理運用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城市河涌整治帶來了新的契機。城市河涌的整治歸根結底就是河道生態系統的恢復,從而構建秀美的河道自然景觀。運用生物技術整治城市河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淤泥治理技術,河道里本身包含非常多的微生物,它們的作用就是消除水體的富營養化和臭味,因此可以向河道中投放生物修復劑,讓更多的微生物生存下來;2.施用復合型微生物菌劑,河道水體中包含較多的TN、TP、氨氮、COD等是造成水體污染的重要因素,而工業制作中常用的芽孢桿菌、酵母菌、光合細菌等微生物菌種具有有機分解污染物的作用,還能夠增加水體生物的多樣性,避免造成二次污染;3.河道曝氣,河道水體含氧率低和流動性差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可以通過在河道中安裝曝氣裝置的方式來增加水體的氧含量和流動性;4.構建新的河涌生態系統,河道生態系統容易遭到破壞,要選擇投放一些生命力強的植被在河道中,進一步改善水質,讓河道生態系統保持平衡。
(二)合理規劃城市布局
生態型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治污工作,城市當中的污水要進行嚴格處理和合理排放,建立專門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禁止將污水直接排入河涌當中。同時,還要加大在環保方面的投入,例如,增加環衛人員、指定專人監察企業排污情況等。進一步擴大城市綠化面積,分區域管理,確保城市生態平衡。
(三)加強對市民環保意識的培養,促使人人參與環保
政府部門要制定好相關的環保宣傳方案,通過各媒體、小區宣傳欄等進行環保知識的宣傳,把環保政策和措施落實到位,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夠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到環保工作當中去,從而才能使我們生活的城市變得更加生態化。
結語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河涌正在逐步被吞噬,以城市建設與發展為目的的占用現象普遍存在。一方面,城市河涌受到了破壞,不利于發展成為生態型城市,影響河涌兩岸的景觀;另一方面,城市河涌的排澇、防洪作用嚴重下降,河涌水質也越來越差,成為了城市治理環境污染的重點區域。現階段,城市河涌整治工程已經成為了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而構建兩岸秀美景觀、優質的水環境、平衡的水生態是城市河涌整治的核心內容。
參考文獻:
[1]李文俊.論城市河涌整治實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3).
[2]陳譽.淺談河涌整治工程建設管理的幾點思考[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城鄉建設,2012,19(6):168.
[3]李進,孔繁東.城市河涌水污染整治的方案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