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用電量的需求越來越大,電網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這就更加需要通過合理的技術手段來對電網進行運營管理,這種技術手段的需求推動了智能電網的發展,文章圍繞中壓配電網的智能化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壓配電網;智能化;技術;發展
智能化技術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了應用,智能化技術與電網結合產生了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就是通過智能化的技術對整個電網工作所需的環節進行管理,能夠顯著提高電網的利用率,降低用電成本的一種新型供電網絡,中壓電網的應用非常廣泛,非常有必要探討一下中壓配電網的智能化技術。
1"智能配電網的介紹
智能配電網的核心技術在于信息技術與電力網絡的互相結合,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使電力系統具備智能化的特點,我國的智能電網由多項復雜部分構成,主要有這些需要突破的技術:智能感應技術。智能配電網絡是非常龐大的,為了能夠直接對電網的運行情況進行了解,必須要有有效的感應技術。
廣域測量技術。PMU技術目前在電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能夠提供精確度比較高的脈沖,使電壓、電流的同步精度達到微秒級;仿真和控制技術。對智能電網進行更好的管理,必須要有強大的仿真技術作為支撐,用先進的控制技術來完成對智能電網的控制;信息和通信技術。信息和通信技術是整個電網正常運行的技術保障,目前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還有待繼續發展進步。
智能設備。智能設備廣泛應用于整個電力網絡的每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可以使智能設備或者是被智能設備所控制,稱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電網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可觀測、可控制、實時分析與決斷、自適應與自愈。。電網的可觀測性主要是通過新型的傳感技術來對配電網絡的一些重要參數進行實時的監測,并獲取它們的運行參數,為電網的更好運行提高參數上的支撐,電網的可控制性是指在電網自動控制的技術上加上人工智能,更好的對整個電網進行控制,中壓電網系統非常龐大,牽扯到的相關設備數量龐大,維護起來也比較困難,而自適應技術就是為了盡量的減少人員的參與,并且要提高對電網的管理,自愈性也非常重要,配電網一旦發生故障,為了保證電力的正常運行,配電網應該具備自我修復能力。
2"中壓配電網的智能化技術
我國的中壓配電網的智能化水平還處于發展階段,還需要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為了能夠更好的推進智能化中壓配電網,應該從下面這些方面來實現技術上的突破。
2.1"主要技術
在智能傳感技術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傳感技術是整個中壓智能配電網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它能夠對電網的監測起到直接影響的作用,引入智能傳感技術,不僅能夠使電網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減少設備的故障發生次數,保障供電的順利進行,更能夠通過對用電客戶的監測,來找出用戶的用電特點,從而根據用戶用電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調節,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技術服務。
2.2"設備監測
在電力系統中需要監測的參數主要有壓力、電流、振動等物理量,還有一些化學量,不同的參數對于智能電網的正常運行的作用是不同的,設備要想正常的運行,其溫度和振動必須要在設備的設計值范圍之內,對于高壓設備,電壓、電流是正常運行的關鍵數值,有的設備里含有油液,其油溫和氣體的含量都能夠反映出設備的運行情況。
電力設備對采集到的信號,需要經過處理轉換以后才能夠進行分析,采集信號的設備稱為感應器,在整個智能化中壓電網中,它是最基礎的一個部分,它的采集精度將會對整體的分析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感應裝置的核心是變換元件、單片機和通信接口,感應器是整個智能電網建設需要大力突破的技術難點,在實際情況中具體要采取哪種感應器,需要結合現場的實際需要,且感應器的安裝方式也不固定,從各個角度來實現對感應信號的精準探測。
2.3"用戶側監管
對用戶進行有效的監管。用戶是整個智能電網的終端,智能電網建設最終的目的就是為用戶服務,對用戶側進行監管,可以使的用戶清楚自身電力的使用情況和更深入了解電網,通過對電網的了解,用戶就會主動的參與到電網的運行管理中,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既保證了供電方的利益,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供電效率,同時也保證了用戶的利益,用戶根據自身的需要來進行電力的調整。中壓配電網絡一般都是針對工廠、學校等用電量比較大的單位,這些單位出于自身的需要,很多都配有自己的發電設備,電能不存在可大量存儲的特點,為了保證單位的正常運行,相關的單位不得不抽調出大量的資金來保證用電高峰期的電力供應。從電網的角度來說,通過對用戶的監測,然后進行整體的分析,引導用戶正確的錯開用電高峰期,能夠節約大量的資源,降低電力的供應成本,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通過電力部門的正確引導,獲得價格更便宜的電能,保證單位的正常用電,能夠大大的降低自身的成本,因此,對用電側的監管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值得推廣。
2.4"推行節能降耗
大力推行電網的節能降耗。在保證電能質量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節約能源是保證電網正常運行的重要主題,中壓配電網絡一般比較龐大,線路眾多,在電力的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電力的消耗,如何使電能的使用更加高效是供電單位一直追求的終極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通過智能電網對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進行良好的技術監控,不僅需要監測電網的電壓、電流等參數,還要對諧波、閃絡等著這些可能會對企業電力供應造成影響的因素進行監測,并對監測的結果進行有效的分析,開發出的一些智能化、自動化技術最終都是為了更好的給用電客戶服務,以配電網定制電力技術為例,用電方根據自身的用電需求向供電方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通過簽訂合同的方法進行法律上的保障,電網就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進行電能的供應。
節能降耗是整個電網更加高效運行必須要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為了更好的實現這個目標,供電部門需要從配電網絡的規劃、無功補償等多個方面進行技術上的突破。配電網的合理規劃意義重大,電能在傳輸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往往需要進行多次的電能變換,一旦配電網絡的規劃不合理,就會造成電力的浪費。無功功率的補償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減少無功傳輸和電流量減少所引起的功率損失。分布式電源技術是一項新的供電突破,它的主要考慮是使發電側更加的靠近用戶,集中式供電出于很多方面的考慮,往往電能的輸送距離比較長,在輸送的過程中就會造成電能的浪費,但是分布式電源則可以大大的減少這種浪費,縮短輸電的距離,也就降低了電能的損耗。上面說的這幾個方面對于整體供電效率的提高和節能降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3"結束語
中壓電網的智能化是未來中壓電網的發展趨勢,本文介紹了智能電網的一些知識,提出了智能電網的一些關鍵技術,接著對中壓電網的智能化技術進行了展開論述,分別從智能傳感技術、設備監測、用戶側管理、節能降耗等方面進行了技術上的分析,只有充分的解決目前中壓配電網智能化所面臨的一些技術難點,才能夠更好的提高電網的利用效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提供高質量的電能,希望本文能夠對相關的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潘偉洪.淺談中壓配電網的智能化技術[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2,(4):99-99.
[2]王建中,吳健生.基于“三雙”接線模式的中壓配電網智能化接入系統研究[J].浙江電力,2012,09:59-62.
[3]馮光,王文博.淺談中壓配電網網架結構優化[J].中國電力教育,2013,36:22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