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建筑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內工程項目管理行業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與此同時,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形式也不斷向著新的方向進行探索,形成了大量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實戰經驗。本文從首先對工程項目管理與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形式進行了簡單的闡述,進而著重對國內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進探討。
關鍵詞:工程項目;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形式
一、工程項目管理與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形式
工程項目管理指的是在業主的委托下,由具有工程項目管理資格的企業和單位對項目開展的過程實施全過程、或者針對項目的某個階段進行的管理活動。而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形式,指的是在實施項目管理的過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工程項目管理行為的承擔方式,也就是決定由誰、通過怎樣的方式對項目實施管理。在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中,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形式直接影響到項目管理的成效。
具體的說,工程項目管理中包括現場管理、合同管理、要素管理和信息管理幾個組成部分,這幾個管理內容共同組成了統一的項目管理結構。現場管理指的是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統籌安排,管理對象包括參與工程項目的人員、機械設備、材料等,同時也要開展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文明管理;合同管理主要是對施工合同的簽訂與履行情況進行監管,是取得委托方對管理成果確認的依據;要素管理指的是對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要素進行組織和管理,確保相應的要素處在合理的位置上,并且發揮各自的作用和協作功能,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完成;信息管理則是針對與工程項目有關的一切信息資源的管理和利用,這其中不僅包括各種要素,同時也包括項目生產企業的內部信息、項目所處的外部環境信息等等,通過現代化管理手段的應用,可以實現對工程項目信息的有效收集與分析,并且以此為依據為工程項目管理的順利開展提供更多參考和保障。
二、我國國內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形式
隨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工程項目管理領域也逐漸適應市場,走上市場化和社會化的道路,并且在我國工程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紀90年代工程項目管理制度在我國正式成立,為工程項目管理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更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國國內在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形式方面的研究問題,主要包括:
1.建設單位管理工程項目的問題
在國內工程項目管理行業中,對于建設單位管理工程項目的問題始終存在爭議,因為建設單位本身具有工程管理的資質和能力,而且市場經濟條件下也沒有規定不能由具有管理能力的單位對自己的工程還進行管理,很多大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及投資企業都不僅擁有項目的建設權力,也具有相應的管理能力。事實上,這種建設單位自己管理工程項目的問題與我國以往的自營方式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建設項目的管理權方面,仍然需要更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保證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有序開展。
2.設計單位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問題
在我國國內建筑市場,設計單位除了基本的工程項目設計,還需要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預測和研究,而這種設計單位參與、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問題是普遍的存在的現象,也是國內存在較多爭議的問題。當設計單位參與到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是由于建設單位本身承攬了設計和監管的責任,另一方面是建設單位對自己設計的項目進行監管。也就是說,除了業主之外,還有設計單位參與到工程項目的管理和監理工作中,這對設計院的工作造成了更大的負擔,同時這種組織形式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設計單位對于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進行參與,可以隨時了解工程的進度,判斷工程是否完全符合設計者的意圖,從某種意義上說有利于促進工程質量的提升。但是,由工程設計人員親自對工程進行監理,與FIDIC里的工程師從事項目管理的做法十分類似,這在國內的建筑工程市場并不多見。
3.建設監理和工程項目管理的問題
隨著建筑市場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項目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這對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專業的知識和經驗,因此需要成立專門的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對工程項目實施有效的管理,這是建筑產業分工和優化的成果,也是工程項目管理行業作為一個獨立行業開展管理工作的重要標志。建設監理制度的構建,使工程項目管理獨立于工程設計和施工而獨立存在,可以保證項目管理的客觀性與科學性,而且這種管理模式符合建筑市場的發展規律,是業主方工程管理的主流方式。建設監理從本質上說仍然屬于工程項目管理的范疇,但是我國國內建筑市場對于二者的認知程度卻不同,業主普遍將項目管理工作委托具有承包資質的設計院,顯然沒有將建設監理劃入到工程項目管理的范疇內。
國內對于建設監理和工程項目管理分別對待的現象由來已久,這與我國建設監理的基本工作職責范圍有著重要的關系,因為國內的建設監理工作集中于對工程項目實施階段的質量監督,卻沒有從全過程、全方位的視角上對工程項目進行管理。同時,監理企業也具有實施全過程服務的資質和能力,但是由于大部分建設單位為了獲取更多利益,不愿將投資控制等重要的權利交給建立單位。因此,國內建筑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對建設監理進行正確定位,將其定位于全面的、全方位的工程項目管理,同時對我國固定資源投資管理制度進行深入探究,對建設單位的行為進行全面的約束與管理,才能促進建設監理與工程項目管理的市場需求獲得滿足。
4.管理承包尚在我國的引入
近些年來,我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日益頻繁,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增強,這對于我國國內的工程采購模式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并且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實現工程項目管理承包模式在我國國內的有效運用,是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管理承包商的引入也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管理承包模式和管理承包商的引入,是國內建筑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也是傳統工程總承包商工作重心轉移的重要標志。從我國國內建筑市場中工程項目管理的情況來看,管理層次不清、分工不明確的問題較為嚴重,對于總承包商、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市場體系的構建顯得較為混亂,這也是影響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參與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可以實現與國際建筑市場的接軌,而且可以通過管理承包商的引入,促進我國建筑產業結構的優化,逐漸實現由大型承包商承擔項目管理與優化的組織形式,這將極大的促進我國工程項目管理市場的發展與完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形式對于工程項目管理的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而我國在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形式的構建方面,應當在結合我國工程項目管理市場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積極吸取國外先進的成功檢驗,進一步完善我國工程項目施工組織形式,為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保證,促進我國工程項目管理工作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志忠.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形式淺探[J].中國招標,2011/32.
[2]李艷磊;孫鈺.淺析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形式[J].天津經濟,2010/01.
[3]徐兵.施工企業項目管理組織形式與合同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8/09.
[4]王曉.大型工程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06-01.
[5]梅鷹.當代建筑企業項目優化組合管理技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05-01.
[6]周堅.基于信息熵理論的工程項目管理組織結構研究[D].中南大學,2008-11-01.
[7]常陸軍;常軍波.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形式探討[J].建設監理,200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