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好水平巖層爆破施工,減少對圍巖的擾動,增強圍巖的自穩能力,使開挖面平整、圓順,減少超挖,節約材料,從而保證施工安全,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進度。
關鍵詞:爆破參數;鉆孔;裝藥;實施
一、施工概況
西山高速公路雙線隧道,全長14公里,在開挖過程中,圍巖呈水平層狀,節理裂隙發育,層間結合差,易脫落,有泥質填充及鐵銹渲染。開挖后,形成結構掉塊,尤其拱腰部位超挖較嚴重。
二、爆破參數的選擇
爆破參數選擇主要與地質條件有關,其次是炸藥的品種與性能,裝藥結構與起爆方法和斷面尺寸。西山隧道設計主要為III、IV級圍巖,全斷面的開挖面積較大。根據現場情況,采用ф32乳化炸藥,電雷管和非電毫秒導爆雷管起爆。
提高水平巖層爆破質量,先從周邊眼的間距、裝藥量和周邊眼抵抗層厚度進行選擇。
1、周邊眼間距(a)
周邊眼是影響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
a=(12~16)d
式中:
a為周邊炮眼間距,cm;
d為炮眼直徑,mm。現場d=40mm,
因水平巖層輪廓線不易控制,a最小取值48cm。
2、周邊眼抵抗層厚度(B)
周邊眼抵抗層厚度與巖石的性質和地質構造有關,堅硬巖石抵抗層可小些。西山隧道巖石硬度較好,確定周邊眼抵抗層厚度要小一些。
K=a/B""K=0.6~O.8
K取值0.8時,則B=60cm符合B=0.5~0.8
3、藥量計算:主要進行掏槽眼和周邊眼藥量計算。掏槽眼裝藥為連續柱狀裝藥,裝藥率要達到炮眼深度的80%。周邊眼藥量根據周邊眼裝藥集中度確定。
裝藥集中度,以kg/m表示。q=QaB
式中:
q—裝藥集中度,kg/m"Q—單位體積耗藥量,kg/m3;
a—周邊眼間距,m;B—周邊眼最小抵抗線,m;
施工中,Q取值0.6~0.8比較經濟。取Q=0.65時,計算得出q=0.234,符合q=0.15~0.25kg/m。
現場施工時效果不理想,對水平巖層破壞較大,決定取最小值q=0.15。當預計進尺3.4米,則周邊眼裝藥量為0.51kg。
4、裝藥結構
周邊眼采用間隔裝藥,炮眼裝藥按計算出的藥量均勻裝入炮眼內,其他炮眼采用連續柱狀裝藥。施工中采用如下圖裝藥結構:①一個藥卷(ф32)起爆;②1/2藥卷(ф32)空氣間隔裝藥。
5、爆破的起爆順序為:掏槽眼—擴槽眼—輔助眼—二圈眼—周邊眼—底板眼。采用多段非電雷管微差起爆(由內向外),主爆區使用非電毫秒雷管。周邊眼用導爆索連接同時起爆。
炮眼布置及連接圖
三、爆破施工實施
1、布眼
鉆眼前,測量人員用全站儀,準確定出隧道中心線和拱頂面高程;用紅油漆畫出開挖輪廓線,并標出炮眼位置,其誤差不得超過5cm;每次測量放線的同時,要對上次爆破斷面進行檢查,及時調整炮眼為主及角度,以達到最佳爆破效果。
2、鉆孔
掏槽眼應比預進尺加深20cm,其他眼比預進尺加深10cm。周邊眼的眼口在斷面設計輪廓線上,眼底超出輪廓線小于15cm,外插角為2度。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外)眼底在同一平面上。
周邊眼要布在水平巖層中間,避免將周邊眼布置在水平巖層節理處。
鉆孔角度圖
3、清孔裝藥和起爆
裝藥前用小直徑高壓風管將炮眼內石屑吹凈,裝藥需分片,分組按炮眼設計圖確定的裝藥量進行,雷管要“對號入座”不得混裝。所有炮孔均用炮泥堵塞,堵塞長度L0=(0.2~0.5)W一般堵塞長度淺眼不超過20cm,深眼不超過30cm。周邊眼配導爆索,以增加不耦合系數和爆破時的緩沖作用。
爆破裝藥參數
序號
炮眼名稱
炮眼個數
炮眼深度
段別
單眼裝藥量
段藥量
個
m
毫秒
卷
kg
kg
1
掏槽眼
12
4.4
1
15
2.4
28.8
2
擴槽眼
15
3.8
3
13
2.08
31.2
3
輔助眼
8
3.6
5
11
1.76
14.08
11
3.5
5
9
1.44
15.84
14
3.5
7
9
1.44
20.16
4
二圈眼
12
3.5
9
7
1.12
13.44
9
3.5
11
8
1.28
11.52
5
周邊眼
22
3.5
11
3
0.48
10.56
21
3.5
13
3
0.48
10.08
6
3.5
15
18
2.88
17.28
6
底板眼
8
3.5
13
13
2.08
16.64
7
總計
138
189.6
結束語:
爆破后周邊眼炮眼痕跡率能達90%以上,兩茬炮銜接臺階在15cm以內,超欠挖量可以控制在5%左右,減少初期支護及二襯砼投入,降低工程造價。巖碴塊度較小亦均勻,利于裝碴,節省裝運時間。爆破后的巖面平整,方便防水板掛設,應力集中小,減少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