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障房工程是政府主導以惠民為最終目的的民生工程。這是政府為了實現“居者有其屋”理念的具體體現,從而可以使得低收入家庭能夠在現如今經濟發展迅速的城市中改善居住條件。保障房項目由于其社會面大、公益性強等特點,直接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成為中央和各級政府的工作重點。本文從保障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角度出發,對保障房質量管理失效或缺失的原因進行分析,對保障房施工質量提出具體的意見和看法,希望能拋磚引玉,引起同行對保障房工程質量的重視,共同確保保障房工程質量安全,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
一、保障房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保障房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保障房施工質量問題也在不斷顯現出來。在杭州,關于保障房施工質量問題的投訴率居高不下。下面就將保障房存在較多明顯質量問題舉例如下,其中包括北京、杭州等城市:
表1.1"北京地區的保障房項目質量問題匯總表
編號
工程名稱
質量問題
1
海淀區西三旗瑞旗家園
墻體酥脆,鋼筋連接質量差,承載能力較差
2
明悅灣
泥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耍求
3
廣渠家園
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耍求
表1.2"杭州地區的保障房項目質量問題匯總表
編號
工程名稱
質量問題
1
杭州市藍橋名苑小區
墻面空鼓裂縫、地磚起拱甚至碎裂、樓頂滲水、門窗安裝粗糙、電梯故障等
2
丁橋后珠宸秀嘉園
地面、墻面裂縫,粉刷和鋪裝空鼓,房頂滲水,門窗松動、密封不嚴密等
表1.3"其他地區的保障房項目質量問題匯總表
編號
工程名稱
質量問題
1
深圳桃園村項目
樓面開裂、滲水,門窗等所用材料不合格
2
武漢保障房項目
8個單體中,有5個單體已出現墻體開裂的情況,70多戶出現了滲漏現象
從上面表可以看到,保障房施工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到居民生活,施工質量存在問題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損失,應當引起重視。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施工單位對保障房工程重視度不夠
施工單位沒有把保障房工程質量放在首位,在施工過程中未能加強質量控制,嚴格把關,導致出現了質量問題。一方面保障房的施工過程中,對施工企業的外部約束力不夠,而建設單位由于利潤薄弱對施工企業又疏于管理,即便保障房出現了問題,造成的損失也會由政府或建設單位承擔,施工單位一般不會受到處罰,承擔風險較小。另一方面,即使施工企業加強了質量管理,嚴格把關,提高了保障房的建設質量,政府和建設單位也不會因此而給施工單位更多的利潤。由于看不到經濟效益,施工單位對于提高工程質量的積極性不高。施工單位為了壓縮施工成本,往往未能落實質量管理制度,也不能從本企業自身特點出發建立一套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基于上述種種原因,少數唯利是圖的建筑企業對使用到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控制不嚴格,不履行進場復試、不嚴格執行工序驗收,甚至偷工減料,給保障房的工程質量帶來了嚴重的隱患。
(2)施工單位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管理人員是工程施工的主要參與者與管理者,他們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能直接關系到保障房施工質量。由于我國保障房的利潤比較少,施工單位不愿意將強大的技術力量投入到工程中,甚至有些施工單位將一些大學剛畢業的應屆生派駐現場。他們對施工相關知識了解甚微,沒有相關的現場施工經驗,從事施工管理只能是外行領導內行,不能深刻理解工程施工活動的規律,也不能直接指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更不能針對有關問題提出有關的解決措施,從而會帶來許多的問題。
(3)保障房施工管理手段過于陳舊
高效的管理要有先進的管理手段,缺乏先進的管理手段,光有管理理論是沒辦法實現優化施工的?,F如今制約我國保障房施工質量的重要原因就是現場施工管理手段陳舊。隨著四新在工程中的應用,以及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內在要求,陳舊的管理手段已經跟不上新時代建筑業的發展,突顯出管理量大率低,管理漏洞多,決策不及時的弱點。因此,要想提高保障房施工管理水平,有力促進保障房順利實現預期目標,先進的系統管理手段還是十分必要的。
保障房施工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科學的全面管理的過程。它基于特定的經濟水平、技術條件下開展與保障房施工質量有關的一系列活動,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證受眾群體在工程質量方面的需求得以滿足。在保障房施工過程中,要協調好各參建主體,同時借助科學化手段使得工程質量控制達到最優化與標準化。
二、保障房工程的質量控制措施
(1)嚴格招投標行為,擇優選取施工單位
加強招標投標管理。地方招標監管部門要加強保障房的招標監管力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止建設單位規避招標,施工單位串標、圍標現象的發生。通過科學合理的招標辦法,選擇管理水平、技術力量俱佳的施工單位參與保障房的建設施工。對三年內發生過重大質量事故的施工單位,應當限制其保障房項目投標行為。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范要求,合理制定成本價和工期。
(2)制定制度,完善質量保證體系
施工單位應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健全質保體系,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質保體系的正常運行。保障房是政府的民生工程,關系到人民切實利益。施工單位應當重視保障房的建設,為保障房工程項目部配備識廣精干、一專多能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不但應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應當具有較高的現場施工管理水平。
(3)組織協調,做好開工前準備工作
項目部依據投標文件和合同等,確定質量目標和明確質量控制措施,并及時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和組織設計,對施工過程中的活動進行合理化安排,對施工進度加以控制,保證工程能按時完成。監理單位、分包單位和供貨單位等參建各方應當根據總進度計劃要求編制各自的工作計劃。參建單位還應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在圖紙會審過程中設計人員交底提出的一些問題,施工單位應當認真填寫圖紙會審記錄,以便作為施工過程中的實施依據。
(4)加強管理,嚴格控制進場材料質量
確保保障房工程質量的核心是材料的質量。施工單位和項目部應當重視進場材料的檢驗,堅決杜絕不合格材料使用到工程中去。項目部應設專職材料員,對材料采購、運輸、檢驗、使用等做到統一管理。加強材料員的業務培訓和道德教育,嚴格把好材料的進場關,對材料采購到使用的各個環節應進行嚴格質量控制。監理單位的監理人員應當履行好見證取樣的職責,并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材料復試,檢驗結果合格后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驗收人員應填寫相關記錄,使驗收過程中責任化、透明化,最終確保工程質量。項目部還應當不定期組織一線工人的業務培訓,加強質量意識,提高工人對材料質量的重視程度。
(5)細節控制,狠抓分項工程驗收
保障房工程由于是惠及中低收入人群,因此對于施工質量,應當注重過程中的細節管理。首先,抓好工序及重點部位的檢查驗收。對于分部分項工程的驗收應當包括實體質量和內業質量,驗收的相關內容應符合國家規范、設計文件和施工合同的要求,對存在的質量隱患應當整改復合要求后予以驗收。其次是要加強過程中的簽證程序管理,未及時檢驗簽證的,不得進入下道工序施工。最后,倘若發現不合格的材料或分部分項工程,應當責令有關人員或班組退場或返工,嚴重時應發停工整改書。
(6)統一標準,推行樣板示范制度
對于保障房工程而言,由于其受面積的限制,戶型基本一致。施工現場在開展大面積施工前,應當樣板示范先行,有條件的制作樣板間,統一標準,明確目標。現場管理人員應組織一線操作人員參觀與學習樣板工序、工藝,讓一線操作人員知道并掌握各個工序的方法和標準。樣本間還應當確定材料的種類與型號,明確施工過程中注意事項,做好技術交底,為施工的全面鋪開做好充足的準備。施工單位應當要求施工班組嚴格按照樣板
工序的標準和要求進行施工,對那些不符合樣板標準的工序,要堅決予以否定返工,并制定制度進行處罰。
(7)加大檢查力度,嚴格執行三級檢查制度
施工現場一定要堅持三級檢查,包括自檢、互檢、他檢。首先,施工工序完成后一個班組的施工人員應當進行自我檢查,確認工程質量;其次再由相同工種的另一班組施工人員進行互相檢查;最后施工單位在質量員確認質量沒問題的前提下,報請專業監理工程師進行檢查。
(8)嚴格執行保障房工程的分戶檢驗和竣工驗收制度
嚴格執行分戶檢驗和竣工驗收制度。政府部門全面落實分戶檢驗制度,可以適當提高保障房工程的分戶檢驗比例。有條件的地方應當委托檢測單位對保障房工程進行分戶檢驗。
建設單位應當組織幾方責任主體準備竣工驗收。保障房的竣工驗收可以邀請居民代表小組列席參加,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主持,按專業分組,先查看現場,后核查相關資料,按照GB50300的驗收標準,參與各方應討論,若一致認為合格,則通過竣工驗收,反之不通過。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保障房工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竣工驗收備案。
保障房工程是政府主導以惠民為最終目的的民生工程。這是政府為了實現“居者有其屋”理念的具體體現,從而可以使得低收入家庭能夠在現如今經濟發展迅速的城市中改善居住條件,但是在建設過程中屢屢發生質量問題,不但侵害了低收入人群的切身利益,也深深的損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保障房的質量問題必須得到有效的解決,如果問題長期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