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各建設項目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應該積極吸取國內外建設工程管理模式的優勢,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創造性的選擇和應用,以此提高建設工程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
一、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概述
1、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的定義是項目的管理者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運用系統的方法、觀點、和理論,對項目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進行有效的管理。從投資決策到項目結束為止,對整個過程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評價等方案的實施,以實現項目達成目標。
2、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概念:從項目開始直至項目結束,通過項目策劃和項目控制等程序,使項目的進度目標、費用目標和質量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空間范圍是決策和實施階段,其中決策的標志是立項,實施包含設計準備、設計、施工、動用準備、保修等幾個階段。其中核心任務是使項目的目標得以控制,這是工程管理的一階段。
3、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
工程項目管理是指在一定的制約條件下,為了實現項目的目標,對整個工程項目進行全方位的科學規劃,以起到控制、調節和組織安排等作用的管理工作。
3.1工程項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的特點
工程項目管理是在某個工程基礎上進行的一次性管理方式。工程項目的生產過程有別于工業化的大規模、大批量生產,也有別于市場上企業或部門中的行政過程,屬于單獨性生產。在項目管理過程中,一旦出現失誤則很難糾正,進而將造成嚴重的損失。
3.2工程管理具有整體性的特點
工程項目包含很多方面,比如具有相關職能的單位、必要的資源和時間等,因此,工程項目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高效、合理地整合工程的方方面面,一切以整體效率為基準。因此,項目建設一定要有預期標準,才能具備非常明確的實施目標,包括完整的工作合同期限、工程質量標準,項目的終止時間和目標的實現時間等。
3.3工程管理具有生命周期短的特點
綜合管理項目的全過程被稱為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項目的生命周期包括規劃階段、計劃階段、實施階段和完成階段,每個階段相互聯系,因此,對整個生命周期進行集成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現階段我國使用的項目管理模式
工程項目管理,最早由西方國家提出,20世紀50年代開始作為一種現代管理學科學被發達國家道先提出并使用。在我國進行推廣使用較晚,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我國在工程項目管理領域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多年的大量的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并沒有把項目管理作為一種研究的學科,沒有對多年的摸索和實踐進行歸納和總結,在全球化的市場經濟中,中國的建筑行業若想與國際接軌,大量進軍國際市場并取得成功,在工程項目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上的提升便是當前的首要任務。
三、我國的建設工程管理的模式種類的優點
1、DBB模式
所謂的DBB模式就是設計—招標—建設模式,這是最傳統的一種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在國際也是最為同用的。這個模式的特點是強調工程項目的實施必須按照設計有一個階段結束后另一個階段才能開始。并且該模式的通用性。
2、CM模式
CM模式即建設-管理模式,又稱階段發包方式。就是在采用快速路徑法進行施工時,從開始階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經驗的CM單位參與到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來,以便為設計人員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議且隨后負責管理施工過程。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縮短工程從規劃、設計到竣工的周期,節約建設投資,減少投資風險,可以比較早地取得收益。
3、DBM模式
DBM模式即設計-建造模式,就是在項目原則確定后,業主只選定唯一的實體負責項目的設計與施工,設計—建造承包商不但對設計階段的成本負責,而且可用競爭性招標的方式選擇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專業人員自行完成工程,包括設計和施工等。這個模式的優點是可以業主首先選擇一家專業咨詢機構代替業主研究、擬定擬建項目的基本要求,授權一個具有足夠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的人作為業主代表,與設計—建造承包商聯系。提高效率,減小風險。
4、BOT模式
BOT模式即建造-運營-移交模式。BOT模式是上世紀80年代在國外興起的一種將政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依靠私人資本的一種融資、建造的項目管理方式,或者說是基礎設施國有項目民營化。此模式的優點BOT方式不增加東道主國家外債負擔,又可解決基礎設施不足和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
5、PMC模式
PMC模式即項目承包模式,就是業主聘請專業的項目管理公司,代表業主對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進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管理和服務。此模式具有較強的靈活性。
6、EPC模式
EPC模式即設計-采購-建造模式,在我國又稱之為“工程總承包”模式。在EPC模式中,Engineering不僅包括具體的設計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個建設工程內容的總體策劃以及整個建設工程實施組織管理的策劃和具體工作。業主不聘請監理工程師來管理工程,而是自己或委派業主代表來管理工程;承包商承擔設計風險、自然力風險、不可預見的困難等大部分風險。業主的風險小。
四、如何選擇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
長期以來,國內傳統的工程項目管理大多是建設單位通過組建一個臨時性部門(如基建辦、籌建處、指揮部等)對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及試運營進行統一協調管理。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工程組織管理者的專業化水平和經驗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懂得如何在現有的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中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
1、根據工程項目規模的不同進行模式選擇
工程項目在規模上的差異導致各方面的差別也很大,與傳統的中小型工程規模相比,規模較大的工程項目具有投資大、風險高、影響深遠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大型的工程項目應該采取更為謹慎、嚴格、規范的管理方式。傳統的中小型工程為此,有必要采用與中、小型建設工程項目不盡相同的管理模式。
2、根據投資主體的不同進行模式選擇
當前我國建設工程項目的投資主體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兩大類:一是以國有控股投資為主的國有開發(投資);二是以民間投資參股或控股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開發。根據兩類投資主體不同的特點、行為方式和業務范圍,分別選擇不同的項目管理模式。具體來說,對于國有控股為主的開發投資建設的工程項目,應該在現有主導模式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投資與建設的分離。對于民間投資參股或控股的投資主體而言,并結合中國國情,更多地開展項目管理模式創新,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
3、結合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進行模式選擇
在國際上,EPC、CM及"Partnering"等模式目前成為一種國際潮流。國內的建設工程項目可以通過開展模仿創新,發揮各種模式的優點,通過借鑒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來尋求適合自身項目的管理模式。無論選擇怎樣的建設項目管理模式,都要加強參與各方的理解和信任,相互合作,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我們要抓住機遇,在總結我國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汲取國際先進的管理實踐經驗,加強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推廣和應用。
結束語
我國現在目前的建設管理模式不夠完善,有關的法律機制也不夠健全,政府要建立完備的法律制度來規范其發展。相關的人才匱乏,沒有專業的人才培育機構。各個管理模式都尤其優缺點,但是作為我國應該根據本國的行業發展情況建立最適合我國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余建.國內外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10.
[2]王紅紅.淺祈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J].企業導報,2011(4):100-101.
[3]薛龍翔.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對比分析與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