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建筑工程的建設項目也在不斷增多,同時也促進了建筑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當前建筑施工之中,安全問題是施工范圍重點考慮的問題,尤其是避免由于疏忽而引起建筑施工事故。本文闡述了建筑施工安全技術和防護措施的定義,并分析了安全技術和防護措施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施工單位提供可以借鑒的意見。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技術;防護措施
隨著社會的發展,“安全第一”是所有的建筑施工單位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則,施工單位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追求零傷亡的施工目標,充分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性。但是,建筑施工的安全隱患因素較多,很容易造成施工人員的傷亡,這就要求施工單位要采取安全施工技術了防護措施,充分保護施工建設的順利進行,尤其是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1、概述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
所謂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主要是指基于安全前提下的建筑施工安全的研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結合工程特點,尋求建筑施工安全的潛在規律,就建筑施工過程中會出現的安全問題與事故隱患進行預測,在技術和管理方面加強安全保障,以防發生安全事故并減少因安全事故而造成損失的技術與防護措施。由此可見,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在建筑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從根本確保建筑安全施工生產目標的實現,在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同時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實力;二是有助于施工人員的安全技術水平的提升;三是有助于推動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是建設現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要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首先要為施工人員提供良好的施工環境,消除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因素,通過安全管理把隱患消除在萌芽中,杜絕施工人員的傷亡問題的出現,實現企業經濟的效益最大化。
2、施工安全技術和防護對策的重要意義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建筑工程也呈現出了復雜化的趨勢,這也為施工安全技術和防護措施帶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在一些高層建筑施工或者地下建筑施工中,其安全隱患因素較多,無形中增加了安全防護的困難。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是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和構建文明施工場地的重要保證之一,對于預防及減少施工現場傷亡事故,確保職工的安全與
健康,實現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化起著重要作用。
建筑施工的安全技術和防護措施有利于保證施工工程的順利進行,提高了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提升施工單位的競爭力,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讓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能夠準確評估安全隱患,并做好自我防護準備。此外這也有助于消除建筑施工傷亡案例,減少了施工傷病糾紛,有助于社會的安定和諧。
3、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基本措施
當前社會對于施工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施工單位把安全第一放在了首位,建筑施工追求的不光是經濟效益,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施工思想,施工單位也針對施工全過程中各種特定工程項目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安全保證要求,相應采取消除隱患以及警示、限控、保險、保護、排險和救助等安全技術與防護基本措施,同時它也是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的重要內容。
3.1"提高安全性意識
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要求建筑施工從業者有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建筑施工負責人首先要有從業資質,能把建筑行業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要有理論聯系實踐的工作能力;其次,對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運用創新思維處理,積極探索建筑施工中安全隱患的消除策略,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最后,對于完成的設計方案,要進行模擬試驗,評估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針對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因素,要大膽的進行改進嘗試,保證建筑的施工安全合理。同時,建筑施工人員應該廣泛了解我國的建筑規定,不能疏忽施工中的規范內容和章程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勤于思考、勤于記錄、勤于分析,總之,在工作中始終把質量問題放在首要位置。
3.2建筑施工要遵守國家標準
隨著我國建筑施工要求越來越嚴格,對于出現的施工安全問題,同時國家也加大了整治力度,建立各項法律法規來規范建筑業的秩序。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措施來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這些政策在法律上賦予了建筑行業政策性引導,同時對于不合法的施工也加強了監管。因此,施工人員在建筑施工施工中,要嚴格遵守相關要求,最大程度保證建筑質量,真正做到把人民的生命財產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3.3堅持預防為主的施工思路,做好機械設備的保養維護工
當前建筑施工秉承著“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施工思路,在施工之前,通常要開展預防性實驗,針對施工中要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原材料進行預防性實驗,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在施工中,對設備的絕緣能力和機械強度進行試驗,有效防止了運行不良設備和不合格原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從根本上保護了施工人員的安全。
機械設備是施工的工具,也是存在安全隱患因素較多的地方,因此,必須要對各種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的保養和維護工作,確保其正常的使用工程。此外還要及時的淘汰落后的設備,選用環保節能的新型機械設備來替代,并在進入施工現場之前做好各方面的性能檢測與試驗,建立資料檔案,選派專業人員進行科學規范的維護和保養以及維修,做到有據可查,有理可依,為施工人員提供良好的施工環境。
3.4"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是施工人員的一道保險,因此要保證防護用品的發放及時有效,并保障安全防護用品的質量合格。對于險系數較高崗位人員,要配備完善的個人防護用品,并嚴格規范其相關操作規范規程,讓施工人員了解一旦違反操作帶來的危害,增強其自我防護意識。此外要對施工企業應對各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工作,并加大考核力度,對于培訓過后不能按照要求施工防護用品的施工人員進行考核,并在進入新的崗位或施工現場之前對全員進行安全生產方面的教育培訓工作。
3.5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
相對于傳統的建筑設計,現代的建筑施工設計有著很明顯的革新性和復雜性,這更要求施工人員擁有專業的知識和開闊的眼界。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計算機在建筑行業中普及,對于建筑行業,計算機軟件的應用給建筑施工的模型模擬、抗震性能測試、抗風性能測試等質量測試提供了科學精確的依據。因此,從業人員應該加強計算機軟件的學習,建筑公司也應積極推進計算機的培訓與學習,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此外,我國幅員廣大的地區地質條件復雜,對建筑抗震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施工人員要有根據實際的地質狀況,設計科學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案的能力。
3.6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建立應急救援體系是為突發性事故提供及時有效的救助,針對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質量事故、火災事故、突發氣象災害事件、突發地質災害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建立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案,保證在發生事故后,第一時間進行人員的救援,減少傷亡案例的發生。
4、總結
總而言之,建筑施工安全技術和防護措施對于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有很大的作用,施工單位應當重視施工過程之中,安全隱患的消除,為施工人員提供良好的施工環境,加快建筑工程進度,實現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孫其躍;淺談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J];科技信息,2010,(3).
[2]王靜平;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J];工程科技,2011,8(3).
[3]鄭庫泓;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的探究[J];科技風,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