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3S(GPS、GIS、RS)測繪技術也正面臨著一次具有改革性質的巨大挑戰,其中GPS實時動態RTK測量技術已經成為測繪領域內的核心技術。GPS-RTK技術在工程測量工作中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工程測量的精準度,使之可以為工程的建設與發展發揮更加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重視GPS-RTK測量技術的合理應用,使之可以為工程控制測量精度、地形測圖以及工程放樣等工作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
關鍵詞:測繪工程;RTK測量技術;應用與探討
從目前工程測量工作發展的具體狀況來看,GPS-RTK技術已經成為應用范圍最廣泛的測量技術之一,為工程測量工作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GPS-RTK技術,是基于GPS技術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測量技術。其在工程測量的環節的應用,需要基準站接收機通過數據鏈接電臺,將實時觀測的衛星數據和用戶輸入信息傳送給流動站接收機,并利用載波相位觀測值進行差分處理以及坐標轉換,得出每個測量點的平面坐標以及海拔高度。提高工程測量工作的精準性,使之可以在科學的施工技術下,不斷提高工程測量工作的水平。
1、RTK測量作業模式
RTK施工測量作業模式按實現手段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單基站廣播差分改正信息的常規RTK模式;另一類是以CORS(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綜合系統)網絡RTK模式。
1.1常規RTK模式系統組成及原理:常規RTK系統主要由一個參考站、若干個流動站及數據通訊系統組成。常規RTK數據通訊通常采用無線電技術(常規電臺和GSM或GPRS/CDMA通訊)。
工作原理:在常規RTK作業模式下,一個臨時建立的參考站對所有可見的GNSS衛星進行連續觀測,并通過數據通訊系統(電臺或GPRS/CDMA)將其觀測的數據及測站坐標信息直接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在采集GNSS衛星數據的同時,還通過數據通訊系統接收來自基準站的信息,并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得到流動站的定位結果。
1.2網絡RTK模式系統組成及原理:網絡RTK也稱多基站RTK,它由參考站網(多個參考站)、數據處理中心、數據通訊鏈路和用戶(流動站)部分組成。當前,利用多基站RTK技術建立的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綜合系統(Continuous"Operational"Reference"System,簡稱CORS系統)是網絡RTK的典型代表,CORS系統可以定義為由若干個固定的、連續運行的GNSS參考站、控制中心、互聯網和無線通訊(GSM、GPRS/CDMA)技術和用戶部分組成。CORS技術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Trimble公司提出的虛擬參考站技術(簡稱VRS技術),另一種是Leica公司提出的主輔站技術(簡稱為MAC技術),也稱為改進的FKP—區域改正數法)。
VRS技術工作原理:地面多個固定連續運行的參考站網絡,將接收GNSS衛星信號利用現代化數據通信和互聯網(LAN/WAN)技術傳送至控制中心,同時控制中心還實時地偵聽用戶(流動站)的服務請求并接收用戶(流動站)發過來的近似坐標(流動站采集的GNSS數據),根據用戶的工作位置(近似坐標)并綜合利用各參考站的觀測信息,建立精確的誤差模型,整體改正衛星的軌道誤差及電離層、對流層和大氣折射引起的誤差,將高精度的差分信號發送給用戶(流動站)。
1.3RTK幾種作業模式下的優缺點及適用條件
常規RTK電臺作業模式下的優點:數據穩定,在任何地區都可以使用。缺點:(1)基站要架設地勢較高處,且架設基站設備較多、電瓶較重;(2)作用距離較短(一般在3~5km)范圍。
常規RTK(GPRS/CDMA)無線網絡模式下的優點:儀器配置簡單,野外攜帶及架設簡單;作用距離較大;基準站架設更加靈活,不需架設高地勢;缺點:(1)沒有GSM或GPRS/CDMA信號地區不能使用;(2)產生的費用較高。
常規RTK作業相比CORS網絡RTK,主要表現以下不足:(1)用戶需要架設本地的參考站;(2)測量誤差隨距離增長而增大,其可靠性和可行性隨距離加大而降低;(3)由于誤差限制,使流動站和參考站距離受到限制。
CORS網絡RTK模式下的優點:(1)改進了初始化時間、擴大了有效作業范圍;(2)采用連續基站,用戶隨時可以觀測,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3)采用了多個參考站的聯合數據,可以有效地消除系統主誤差和周跳,大大提高了可靠性;(4)用戶不需架設參考站,真正實現了單機作業,提高了儀器使用效率,減少了使用人員;(5)使用固定可靠的數據鏈通訊方式,減少了噪聲干擾;(6)提供遠程INTERNET服務,實現了數據的共享;缺點:(1)由于目各省的CORS系統剛使用,技術不是十分成熟,誤差模型的生成還存在許多問題,在電離層和對流層強烈活動條件下出現較大誤差,影響實際使用;(2)系統使用費用較高;(3)只有在建立CORS網和GRPS/CDMA信號較強的地區才有條件使用。
2、工程測量中GPS-RTK技術的應用
2.1"在工程控制測量方面的作用
將GPS-RTK技術應用在工程測量工作中,對于傳統工程測量中測量工作的整體控制測量、局部加密控制測量兩個部分進行的工作程序,可以進行合理的簡化。在實際的測量工作中,GPS-RTK技術的應用,可以簡化傳統測量中通視方向點以及加密控制的工作環節,以直接移動測量控制點上的5S設備便可以實現測量的具體要求。因此,GPS-RTK技術在工程控制測量方面的廣泛使用,提高了工程測量數據的準確性。為建立工程測量數據分析的系統工作,提供了可以實現的現實基礎。
2.2"在工程施工放樣方面的作用
在工程測量的過程中,GPS-RTK技術在施工放樣工作方面的應用效果也非常明顯。放樣作為測量的一項重要工作,其發展的意義相對重要。在施工放樣的工作環節,我們可以通過將相關測量儀器放置在指定的測量點,在根據工程施工的特點,采用GPS-RTK技術進行放樣,利用專業的軟件處理重要的坐標數據。并在適當的時間內利用GPS-RTK技術,對坐標數據與GPS-RTK設備的天線坐標進行核對,通過二者之間的數據差,形成施工放樣工作的測量圖及其坐標位置。
2.3"在工程碎部測量方面的作用
隨著工程測量工作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GPS-RTK技術在工程碎部測量方面的應用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利用傳統的測量設備以及方法進行工程碎部的測量,不但測量工序復雜,而且測量的效率比較低。利用GPS-RTK技術進行工程碎部的測量,需要按照工程的實際狀況架設基準站,工作人員便可以開始進行相關的測量工作。另外,在進行工程碎部的測量環節,必須確保測量設備已經處于初始化的狀態。同時,在整個測量區域內,利用專業的軟件將所有的測量點數據全部輸入,等待輸出的測量點數據即可。整個測量的工作,不僅需要的工作人員較少,而且測量工作的效率相對傳統的測量工作的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
2.4"在工程斷面與水下測量方面的作用
在工程測量的相關工作中,工程斷面測量與水下測量兩個工作方面,對工程測量工作的整體發展而言,同樣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的工作測量工作中,我們應結合工程測量工作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工作時間,合理的將GPS-RTK技術應用到相關的測量環節中。在工程斷面測量的具體工作環節中,斷面樁無方向點的問題,在傳統的測量技術下,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出于這個問題的考慮,在GPS-RTK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GPS-RTK接收機、人工記錄、數據采集等環節確保測量點三維坐標數據的精準輸出目標的實現。
另外,在水下測量的工作方面,由于水下測量環境的不穩定性,為了盡量減少測量數據失誤的情況,必須安排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驗潮實驗。GPS-RTK技術的合理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環境對測量數據的影響。利用GPS-RTK技術進行水下的測量工作,可以較短的時間內通過快速的進行三維定位并得出相應的坐標數據,使水下測量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以及真實性的目標得以實現。
3、結語
在工程測量中,RTK測量技術憑借其作業的高效性、測量的高精度性、高程度的自動化和集約化,成為了當今測量技術的主力軍,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測量技術。作為測量技術發展中的里程碑,RTK測量的技術水平也將越來越高,在工程測量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極大地提升了工程質量和工程建設效率,從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此技術可以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曉華,胡友健.GPS-RTK點校正方法的精度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5(01).
[2]許婭婭.全球定位系統(GPS)實時動態(RTK)技術在公路勘測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06.
[3]居向明.GPS在路橋工程測量中的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3.
[4]冀志.GPS"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華北國土資源,2007(03).
作者簡介:
彭陽華(1966-),男,漢族,湖南祁東人,現為云南省測繪工程院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測量,水準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