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監督、檢查、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它能夠使整體工程質量更有保證,人民的人身安全更有保障。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有著很強的宏觀性,技術方面的監督工作一般要由專業的工程質量監督部門來完成。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工程質量監督;建筑工程監理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U712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4-019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4.095
進行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時一般會用到下列五項法律法規:建筑工程政府質量監督制度、質量體系認證制度、質量責任制度、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制度以及建筑工程質量保修制度,進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時,要以上述的五項制度為主要依據,還要認真地將其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這樣不僅是為了保證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也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在下文的論述中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1 質量監督的職能與法律地位
1.1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職能
進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時,政府所具有的質量監督管理職能是作為業主及施工企業的中介方存在的,也就是說,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監督管理建筑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這對于工程的整體質量以及業主利益的高低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開展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時,必須要維護業主的切身利益,促進業主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是分析我國現今的實際情況不難發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開放性是非常強的,這便導致大多數的質量監督管理機構無法真正的弄清自己的本職工作,在開展施工監督工作時,甚至常常越級行使權力,和承包商以及質量監督員共同工作,這常常會導致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質量降低,完全沒有重視業主的利益,這自然無法促使業主實現利益的最大化。而產生上述這眾多問題的原因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工程的參與各方都沒有積極地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各項工作貫徹落實得不到位,自然會使工程的整體質量有所降低,并且這種不良現象在現今的建筑施工中廣泛存在著。
1.2 法律地位
我國國務院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工程建設部的有關文件中對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權責有著非常細化的規定,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可使用的執法權力包括下列四個方面:首先,是在政府的委托下開展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監督工作,在工作中可以對建筑工程建設單位的各種施工行為進行檢查;其次,可以及時上報施工期間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并要求建設企業對質量低劣的施工項目進行返工或者是停工;再次,質量監督管理機構可以對工程的各建設方實施行政處罰;最后,要征收一定的監督管理費,以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
2 建筑工程監理與工程質量監督的區別
它們都有著監督、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權利,但也有顯著的區別,一般體現在:
2.1 性質不同
開展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時,工作機構所代表的是政府,但必須在規定的行政區域內進行監督工作。但工程建設監理工作卻要求機構按照業主的要求和需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開展完善的組織協調和監控工作,還可以在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到各個區域甚至是外國承接監理業務。工程的質量監督部門要對工程的質量等級進行認證,但監理單位無權進行這項工作。
2.2 工作廣度和深度不同
監理企業不僅要把握好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還要盡可能地增強工程設計工作的科學性、高效性和可行性,監理工程合同中的內容不僅要把握好工作進度以及資金投入,還需要及時地支付工程款。
2.3 控制手段不同
政府開展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時,一般是通過返工、警告、處罰等方式實現的,但工程建設監理工作卻是借助合同條款的約束作用來實現工作目標的,若工程質量低劣,則不開展工程計量以及款項的支付
工作。
鑒于兩者的關鍵點、執行方式是有著明顯區別的,因此才能共同進步,協調發展,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進步。
3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實施
3.1 設計質量標準的調整
(1)為更好地促進合同的貫徹落實,我國有關機構出臺了新的技術標準來彌補原技術標準中的不足,自新標準生效日起,我們便開始以其為依據開展工作;(2)合同技術條款與國家或部門頒發的技術標準有沖突時,以合同技術條款為準。因為合同技術條款是招標報價條件,并且大型建筑工程對工程設計質量等要求有其特殊性;(3)若合同的技術方案內容和國家或相關機構頒布的工作標準有矛盾時,就要以國家出臺的標準為依據。由此所產生的標準調整屬于工程變更。
3.2 工程項目劃分及開工申報
(1)工程劃分工作的優勢:首先是有利于施工過程中各個項目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是能夠為竣工驗收工作提供便利;再次是可以保證竣工項目計量支付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是能夠給合同擬定、質量監督、設計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2)開展工程項目的劃分工作時,必須符合建筑工程基本建設工程驗收制度的各項標準,還要根據本工程的自身特征,科學、高效地開展設計工作。
3.3 加強工程進度控制
(1)科學地開展控制性總進度計劃的編制工作,在工作期間要將下列指標作為重要依據:編制控制性總進度計劃編制的依據是合同工期目標、工程階段目標、承包人應達到的設計水平與能力以及設計布置、設計方案、設計資源配置、設計文件、工程設備加工訂貨周期、現場設計條件及業主提供的條件等。開始施工之前,安全管理部門就要幫助業主完成控制性總進度計劃的編制工作,要在施工期間進行調整。業主審核通過后,就可以開展進度設計工作,并簽訂好業主供應文件等基礎性合同;(2)科學編制各個項目的進度計劃。安全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應要求承包者向其遞交組織設計進度計劃。所遞交的進度計劃文件中應包括下列內容:工程項目的大致情況、設計程序和技術、實際施工進度以及施工的關鍵點,還要合理的分配各種資源、確定好機械的利用時間、材料消耗定額指標分析,工序循環作業時間分析,進度計劃橫道圖,業主提供條件工程設備、供圖、材料、場地、資金等)的供應計劃等。
3.4 規范建筑工程的結構設計階段行為
對于現今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中頻繁出現的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工作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相關部門一定要制定更嚴格的制度來規范企業的結構設計工作,還要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設立安全性強的管理規定,使工作能夠有明確的依據,保證工作的科學性。
4 結語
綜合本文論述,進行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時,政府必須發揮自己的作用,維護施工單位和業主的利益,遏制問題的發生,這樣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促進建筑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萍.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分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5).
[2] 蔣萬鵬.基于現階段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途徑和措施探討[J].四川建材,2010,(1).
[3] 張世年,芮存仁.淺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J].科技信息,2010,(31).
[4] 師艷紅,劉肖飛.關于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措施的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0,(11).
作者簡介:朱學森,男,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質量監督。
(責任編輯: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