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 要】高中化學教學要追求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學的教學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徑。新課程理念的“有效”更強調高中化學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可以采用興趣化教學, 生活化教學, 信息化教學, 探究性教學等教學策略實施有效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化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為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學的效果要充分體現教師是如何引導的?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高度融合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創設有效的教學情景
教學離不開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離不開教學內容的設計。但是長期以來,我們都只是關注單純的化學知識內容,更準確的說是只關注具體的知識,這樣做無法體現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目標。這就要求老師要改變過去的教學習慣,學會將“裸露”的知識包裝起來。換言之就是引入和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生活化學場景、化學問題,讓學生帶著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學習化學,刺激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擴展學生的認知視野和思維空間。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就曾經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在課堂中創設恰當有效的情景十分重要。
二、轉變觀念,科學施教
化學課堂教學是化學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教學本身是圍繞著學習展開,教是為學服務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起引導、組織的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主動學習意識,改變過去的滿堂灌。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課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場所,而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優化教學過程,實施開放式教學,為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機會,把化學知識的學習運用過程設計成一定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求知、在活動中發現創新、在活動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探究活動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活動過程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并能對自己活動進行總結和反思,對新知進行自主建構,掌握科學探索和研究的方法。
三、創設有效的課堂提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想辦法解決,才有了思考,才有問題解決的辦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考的可能。因此課堂提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更是重要的教學手段。所以課堂提問能夠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形成基于問題解決的學習任務,從而展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還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它是聯系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紐帶,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能引導學生一步步登上知識的殿堂。在教學實踐中如果教師善于發問,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如果教師不善于發問,或問得不得法,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就會相對差一些。所以只有對提問進行藝術設計,巧妙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產生積極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運用多媒體,輔助化學實驗教學
在化學實驗中,有很多實驗是無法完成的,如,CO氣體的毒性實驗、硫化氫的實驗等。還有的實驗可能因為操作不當,而產生危險。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采用動畫演示等方式,展示實驗過程,可以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在學習《一氧化碳的性質》時,在實驗前播放動畫顯示點燃不純的混合氣體而爆炸的情境,真實而形象地反映出點燃一氧化碳氣體前一定要驗純,否則可能引起爆炸。這比教師口頭反復強調要印象深刻的多,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驗純這一原理的直觀理解,又使學生認識到在以后做可燃性氣體實驗時以及家里的煤氣泄露時要注意的事項。
另外,在化學實驗中,有一些化學反應的過程是很快的,借助多媒體手段,模式實驗過程,對實驗過程進行“慢放”,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過程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
五、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教學氛圍
新課標課堂首先要致力于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支持性的學習氛圍。教育家羅杰斯指出:“教師的態度可以決定課堂教學的成敗。”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一是發揚教學民主,優化教學組織。課堂上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鼓勵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傾述,教師表現出熱情、信任,在充分傾聽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指導、有效激勵,形成師生“互動流”。二是教師要提高業務素質,優化教學藝術。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強師生情感溝通。在教學中如果一方感情受壓抑時,在情感上是不會合拍的,教學活動也很難達到理想的境界。所以,即使是教學內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對其進行情感化處理,從而更好地達到情感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金玉.高效課堂八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36-37.
[2]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