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娜娜
(江西服裝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江西 南昌 330201)
筆者試對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2015版第三章第一節其中一個問題“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進行教學探析,不當之處,煩請同行批評指正。
在講解“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含義與時間跨度”時,一般先交代清楚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歷史進程。圖示如下:

1840年~1949年是新民主主義社會時期,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可以劃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教學設問:同學們,1949年中國進入社會主義了嗎?
同學討論:有一部分學生說肯定是社會主義,因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無產階級肯定要建立社會主義社會,這樣才能鞏固革命果實。也有一部分學生持反對意見,說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理所應當建立資本主義社會。
從教學實踐看,同學們對1949年的社會性質很模糊,不清楚這個時候中國到底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鑒于此,萌發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試圖解決教學中的難點。
1.含義
1949年建國,意味著三十年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對此,可以聯系第二章第二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中關于中國革命兩步走進行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是推翻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這也是中國革命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繼續向前,完成生產資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完成中國革命的第二步——社會主義革命。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正式象征。但這只完成了革命的第一步,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社會主義革命任務尚未完成。
2.時間跨度
從圖示可以看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時期,即1949~1956年是新民主主義社會時期。
1.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1]。講解時,首先設置問題:同學們,人類社會一共有幾種社會形態?有同學說六種,也有同學說五種。教師進行解釋,并歸納:人類社會的社會形態有五種,即原始、奴隸、封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教師設問:這五種社會形態里能否找到新民主主義社會這一形態呢?學生一眼就能看出沒有新民主主義社會,以此解釋它不屬于這五種獨立社會形態中的任何一種,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其次,1840~1949年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那么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社會又該何去何從呢?新民主主義社會到底是社會主義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
(1)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社會主義社會。這里設置互動話題:為什么在新中國成立后,不立即建立蘇聯式社會主義?第一,從人類社會五種社會形態看,總是后面一個社會的生產力比前面一個社會的生產力更為先進和發達。資本主義只有在充分發展起來之后才能建立社會主義,即社會主義必須建立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沒有資本主義的基礎,不能立刻建立社會主義。第二,馬克思的兩個絕不會:無論何種社會形態,在其生產力全部發揮出來之前,是絕不會滅亡的;任何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在舊社會的胎胞里完全成熟之前,是絕不會出現的。社會主義的胎胞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母親。那么問題是中國有沒有用社會主義的胎胞呢?從近代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看出:中國一直是兩半社會形態,特殊的國情使得其沒有經歷純粹的完整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如果直接建立社會主義,就是把社會主義建立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沒有資本主義這個母親的胎胞,是無法孕育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綜上,新中國成立后,不能立即建立蘇聯式社會主義。
(2)新民主主義社會也不是資本主義社會。設置互動話題:資本主義道路為何行不通?這點可以證明社會主義在中國建立的必然性。
第一,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這是最根本的原因。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具有兩面性的階級,一方面,帝國主義憑借武力和外交在中國擁有種種特權,搶奪中國的原料和市場,民族資產階級飽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另一方面,民族資產階級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調,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勇氣,擔當不了革命的重任。辛亥革命成功了,但革命的果實卻被袁世凱篡奪。由于這個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資本主義在中國行不通。
第二,帝國主義列強不允許。帝國主義侵略是把中國變為其肆意掠奪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其奴役與瓜分、掠奪與傾銷的本性阻礙中國的發展與進步,是造成近代中國貧窮和落后的根本原因。它絕不允許中國走上資本主義,走向強大,進而與之抗衡、競爭。
第三,中國封建主義勢力不允許。封建主義是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和封建軍閥實行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是中國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又一個主要障礙。
其一,中國封建主義依附于帝國主義,又與軍閥專制的國家機器緊密聯系在一起,是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和封建軍閥實行專制政治的社會基礎。其二,在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明顯優勢。封建土地占有制,使農民不得不租種地主的土地而忍受地主階級的剝削。而從人類社會五種社會形態看,資本主義在封建主義之后,即資本主義是封建主義的掘墓人。中國封建勢力絕不允許走資本主義。
第四,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不允許。由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中國的無產階級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提前登上歷史舞臺,擔當歷史重任,領導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從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看,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推翻資產階級,但中國特殊的歷史背景使無產階級提前勇擔歷史重任。雖然近代中國革命的歷史任務決定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但是革命的領導者無產階級和中國革命的主要參加者即革命的動力——人民大眾是絕不允許把革命果實拱手相讓的,于情于理都讓這些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者無法接受。
綜上,資本主義在中國行不通,新民主主義社會不可能向資本主義過渡。
2.新民主主義是向社會主義轉變的過渡性社會形態
這個問題討論的是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1956年)的過渡性特征,即新民主主義中的社會主義因素和資本主義因素。
(1)資本主義因素。經濟領域:新民主主義社會中存在五種經濟成分。其中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個體經濟與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生產資料歸個人所有,具有資本主義因素屬性。這里著重分析一下:私人資本主義經濟,也叫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即民族工商業,新中國成立建國后繼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性質)。互動話題:新中國成立后為什么讓資本主義繼續發展?
這里引用毛澤東的一段話解釋:“我們對于私人經濟,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圍之外,不但不加以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獎勵。因為目前私人經濟的發展,是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所需要的。 ”[2]
在新民主主義條件下保護民族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是由中國落后的生產力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性質決定的。新中國成立后繼續發展資本主義有利于利用民族工商業現有工業基礎、管理經驗和技術設備,有利于解決社會就業,有利于國計民生。政治領域:民族資產階級參加國家政權。民族資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參與了中國革命。革命成功之后,對革命同盟者理應適當給予政治地位的考慮。文化領域:存在資產階級思想和其他非無產階級思想。
(2)社會主義因素:經濟領域:以國有經濟與合作社經濟為主導。這里國有經濟主要來自三個組成部分:沒收官僚資本所得、沒收帝國主義在華資本所得、解放區的原有經濟。政治領域:工人階級的領導。文化領域: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社會主義因素起決定性作用,保證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社會,它與人類社會的五種社會形態是有區別的[3]。為什么中國會存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關鍵還是由中國當時特殊歷史背景和國情決定的。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始終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的機會和舞臺,使其先天不足,難以擔當歷史重任。時勢呼喚新的階級的出現,中國無產階級順應歷史潮流,提前登上歷史舞臺,擔起歷史重任。這也決定了中國歷史前途必然走向社會主義。但這絕不意味著1949年中國就是社會主義。因為是在兩半社會基礎上建立的,我們需要經過一個過渡時期,解決生產資料的所有制結構,以建立社會主義的所有制基礎。
[1]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高教出版社,2015:66.
[2]毛澤東選集.Vol1:133.
[3]黃喜生.關于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性”的教學思考[J].文教資料,2011(21):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