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輝 寧偉東
摘 要:水利工程施工作業質量的好壞將對整個水利工程建設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受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環境自身條件的限制,施工作業與建筑工程項目相對比較復雜,基坑基礎施工作業環節作為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門,對其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文章主要針對現階段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中基坑排水作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總結,并提出了合理化的解決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術
1 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方案設計
1.1 基坑降深要求
為了有效保證基坑施工作業安全,在對基坑實施開挖作業時,要盡可能的將開挖深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這樣才能確?;又苓呏ёo結構的穩定性,防止流砂及水溢出現象的發生。在基坑開挖設計初期就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確保排水的地下水位與承樁臺保持一定的距離,且開挖的基準線要高于基坑中心線位置0.5米以上。
1.2 基坑排水方案
從一定角度上而言,基坑排水作業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比較常見的是管井井點排水法與明溝降排水法兩種。這兩種排水作業都適用于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設中。此外,在采用此方法的同時可以忽略其工程環境地質特點以及降深要求,但是普通的排水設計方案就要考慮降深的需要,所以在進行水利工程基坑施工作業時,必須針對施工現場進行嚴格的調研審查,然后依據施工環境設定最好的排水施工作業方案,這樣不僅僅能有效的達到排水效果,更能保證其質量。
2 針對水利工程中基坑排水施工技術的研究
2.1 針對水利工程中明溝排水施工技術的研究
針對水利工程中明溝排水的施工技術研究,其內容包括:水利工程基坑所排出的水包括施工期間的大氣降水、圍堰形成之后的積聚余水、基面上的泉水、基面滲水、基坑周圍的泉水或者滲水。依據基坑來水的狀況、地形、基坑的大小范圍、基坑開挖深度、基坑施工工期、基坑開挖的土質等一系列數據資料的分析結果來制定科學的排水施工措施。在圍堰施工完成之后,需快速地將基坑中的積水排出干凈。在排水的過程中需利用下游河流或水庫水位低的地形優勢按照自然流出的原則進行排水,而余水則需通過排水溝的引導逐步向人工排水井或者地形低洼處進行匯集,最后利用水泵將積聚水排干凈。排干基坑中積水的準備工作需提前進行,這樣就會給水利工程基坑的施工創造一個干燥固結的環境與空間,為基坑的干燥提供充足的時間,有助于盡快地了解與掌握基坑中的具體情況,為以后的水利工程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中排水溝的布置方法包括:一是當基坑開挖的深度與范圍較大,土質較差、地下水的水位高、基坑的滲水量較大等問題出現時,需沿著等高線的位置進行分層次地設置排水井或者排水溝;二是當基坑周圍是按照從高到低的方向進行排水溝的開挖時,可以將滲水緩慢向集水井的方向引導,最后利用水泵將滲水排干凈。
2.2 針對水利工程中井管施工技術的研究
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井管作業施工技術是一項比較復雜的施工作業。所使用工具主要包括鉆井器械、水沖沉井兩種?,F比較常見的就是大鍋鍛造孔施工,當井管外徑達到40~50cm時,大鍋鍛造孔直徑就應該在70~85cm左右,在進行大鍋鍛造施工作業時要格外注意井壁坍塌等問題的出現,保證施工過程中整個孔口水泥高度低于井口高度,但要高于地下水水面的高度,利用1.1~1.2的比重來加強泥漿的固定強度。在鉆孔深度達到一定標準時,要對其進行井管放置,首先可以將普通材質的混凝土井管進行下方,然后放置無砂材質的混凝土管,下方原理是將質量高、透水性強的混凝土管放置在鉆孔底部。在整個井管作業施工完成后,要在井管底部填充0.5米厚度的黃沙、細礫石或是碎石等,然后用粗砂與細砂處理井管與孔隙之間的間距,其中回填土料的厚度不易超出10cm。
2.3 針對水利工程中粉砂與粉土基礎在降低地下水水位的施工技術研究
基坑基礎開挖作業是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作業方式,但在施工作業中,由于基坑滲水作業極易引發管涌、流砂等地質災害的發生,這就給水利工程建設施工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針對于此,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為了有效避免此事故的發生,提出了降低地下水水位的施工作業方式,主要利用粉砂與粉土對地下水位進行施工。管涌問題的出現是由于地下水水位過高所導致的,且屬于粉土與粉砂施工作業范疇,土粒隨著滲水的逐漸增多而不斷移動,此外粉土與粉砂能夠使土粒勻速運動,這樣就會減少滲水流量對坡度的影響。通過對地基基礎施工作業,降低地下水水位是粉土與粉砂施工作業的關鍵,就目前水利工程建設現狀而言,主要采用排水裝置對其進行基坑周圍環境的施工作業,又或是可以通過改善地基基礎結構來完善基坑作業技術。在采用此方法施工作業時,嚴禁以沙礫代替施工作業材料,這樣不僅會影響基坑施工作業質量,與此同時還會增加其成本,從整體長遠利益而言,并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
3 針對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中注意事項的探討
(1)集水井方面,水利工程基坑排水在施工中所需的集水井大小與利用水泵抽取10~15min出水量的大小一致,但要根據水利工程的施工規模決定集水井的直徑大小。另外集水井的深度要充分保障抽水水泵的正常工作深度,保障基坑的排水水面較基坑的基本工作面低30~50cm左右。
(2)排水干溝方面,排水干溝作業又被稱之為龍溝作業,這種施工作業方式要求在排水作業時充分考慮整個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的進程,且施工過程中要確保排水干溝是在一定坡度范圍內進行的施工作業,有利于基坑集中排水作業,在考慮坡度整體角度的同時可以依據實際基坑排水量來定。
(3)在基坑開挖作業時,對于管井的直徑選擇都有著嚴格的標準及要求,要依據實際基坑作業環境來科學選定管井的大小,并且保證管井與井徑之間的距離,距離的設定必須依照現有的施工環境進行合理選擇與規劃,絕對不能照搬其他基坑開挖的作業數據,這樣盲目的制定管徑大小會對實際水利工程作業施工造成一定的影響,且會給基坑排水作業帶來一定施工難度。
(4)從某種角度而言,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作業是一項比較復雜的施工活動,基坑排水作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排水作業任務重,難度高。所以必須使用一些機械設備,即水泵等進行施工作業。這樣不僅僅可以提升施工作業的準確性更加能有效的保證質量及施工作業進度。在此基礎上,也可以依據施工環境使用發電潛水泵設施,在保證正常作業的情況下,還能提高安全用電。
4 結束語
基坑排水作業作為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從一定意義上而言,水利工程建設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項目對其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保證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是當前水利工程建設的首要任務。針對基坑排水作業的實施要依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與解決,可以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水平與施工工藝來提升整個基坑排水作業的質量,進而從根本上保證其水利工程建設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錫清.淺談基坑工程降排水方案的優化設計[J].福建建設科技,2007.
[2]張銀來.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術[J].技術與市場,2011(5).
[3]邢樺楠,王明濤,袁僑.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術綜述[J].河南科技,2011(16).
[4]陳貧元.對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有關問題的思考[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