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科
【摘 要】閱讀教學并不僅僅只是教學一篇文章的內容,還應交給學生其他有用的技能。閱讀教學的基礎是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與好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經常誦讀背誦的習慣、善于積累、整理的習慣、運用工具的習慣、質疑問難的習慣。
【關鍵詞】思維 想象力 興趣 習慣
在語文課堂上只一味地品味語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或者只是表面地讀寫結合,倉促地將讀帶過,還有些課堂干脆將所學課文按考試閱讀模式訓練——熟記一些很難寫的字詞,掌握一些近義詞、反義詞,背誦有關的文學常識及名言佳句,作一些理解性地歸納等等。這樣的閱讀教學,對學生來說,完全沒有了個性的情感體驗與創新潛能的開發。
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很復雜,有教師自身素質的欠缺,有對教材的錯誤認識,也有對進行素質培養的閱讀教學能否應付考試的困惑。
那閱讀教學應該怎樣呢?在閱讀中教給學生些什么?老師又該怎么做呢?下面談一些自己的淺見: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習慣
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就等于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設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能做到主動學、積極學我想這樣的語文課堂首先就成功了一半,也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一)運用學生感興趣的一些教學用具與教學手段
這點特別適用低年級的小朋友,因為他們在課堂上專注的時間短,所以假如老師能在課堂上使用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教學用具,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閱讀教學時畫版畫,表演課本劇時設計一些頭套,擴充一些與閱讀有關的知識,類似的兒歌,多媒體課件等方式。
(二)以情激趣,保持學生興趣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時刻提醒自己是個引導者,要用仁愛之心去理解、尊重學生的回答,寓情于教。當他們在閱讀中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點撥、鼓勵;對他們經過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稚拙的回答給予與肯定。特別是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要珍惜鼓勵他們每一次的舉手與回答。
(三)設計好閱讀教學的切入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說:“一百個讀者心中有一百個哈姆萊特。”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與喜好,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有不同的閱讀教學設計。心理學家根據經驗和實踐證明,認知內驅力多半是從好奇的傾向派生出來。學生這種心理傾向一旦被激發,就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旺盛的認知內驅力。所以教師應找準最佳的教學切入點,呈現新穎不俗的教學設計,使整個閱讀教學水到渠成。
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引導、督促學生養成這些習慣。
打好了閱讀教學的基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應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我們培養的一代新人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知識,而且還要有獨立探索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一)引導學生在課文的情境中激發思維
想象是思維的特殊形式,思維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心理過程,只有指導學生想象課文中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才能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例如教學《七顆鉆石》一文,抓住課文結尾可以續寫的空白,讓學生們展開想象,鉆石上升到天空變成七顆鉆石之后大地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樣的引導,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同事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引導學生讀課文質疑問難,發展思維。
如一位老師執教《賣火柴 的小女孩》時,有學生提出:“為什么大人不賣火柴,讓小女孩出來賣火柴呢?”老師機智地判斷弄懂這個問題對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深化文章的主題有一定的作用,便讓學生分組討論,互相啟發,從各方面找答案。有的說:“她家里太窮了,于是她偷偷出來賣火柴。”有的反駁說:“她沒賣掉火柴,爸爸一定會打她,說明她不是偷偷出來的,而一定是媽媽生病了,她賣火柴賺錢給媽媽治病……”學生各抒己見,思維活躍,想象豐富。
(三)多動腦,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不是一下子能形成的,平常老師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設計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練習,給學生創造機會。記得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過一位老師給學生寫的美妙的他們喜愛的短詩,讀完后讓大家仿寫,結果大家奇思妙想與創意體現在詩中,令老師驚嘆不已。這樣的練習,把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我們的課堂需要這樣的設計。
三、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學法指導
所謂“教是為了不教。”老師的教正是為了能讓學生掌握一些方法,從而達到不教的境界。老師更多的是一名向導和顧問,而不是機械傳遞知識的簡單工具。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與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相結合,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可以:
(一)回顧學習的過程,總結學習方法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以前學過的課文中總結出閱讀規律,以便以后他們能運用這些規律去探求新的知識。因此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老師就要有意識地交給學生一些基礎的閱讀方法。如能夠根據作品的問題特征,抓住閱讀的重點。閱讀文學作品,要要從情節、任務、環境去分析作者的意圖與作品的主題;閱讀科技作品,最主要的是能理解科學的依據與結論。再比如交給學生精讀與略讀的方法,怎樣抓住文章中重點的段落、句子來進行學習等等。
(二)遷移鞏固學到的閱讀方法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之后,要給學生創造學習遷移的機會,引導他們可以將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到相似的學習環境中,真正領悟這些閱讀方法。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實驗稿)[Z].2001.
[2]嚴華銀.講語文[M].語文出版社.
[3]小學語文教師[J].2009(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