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紅
【摘 要】目前,許多學校都在積極改革教學模式, 努力跟上時代及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 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的不足:“填鴨式”“一言堂”等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存在; 教師在教材及教學方法的選定上往往不能結合學生實際, 忽視初中學生的自身特點; 過于生硬地照搬英語的模式教學, 過于注重書本本身涉及的知識, 忽視對學生潛在文化意識的培養。這些教學模式及方法,往往導致較差的教學效果。本人就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及制約因素做簡單地闡述。
【關鍵詞】英語教學現狀 制約因素 教學方法
為了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在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新形勢下,農村英語教學在新課改教學改革中顯得更為重要,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更是如此。那么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是什么樣子呢?我就此淺議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及制約因素 。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學生情況
農村初中學生年齡一般在十二至十六歲之間,正處生長發育期,思想不成熟,行為不穩定,辦事情緒化,喜表露,易沖動;農村中學生見識少、知識面窄等導致交際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遷移能力等較差,阻礙其英語學習的效率;部分農村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不妥當,自學能力差;農村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較脆弱,尤其面臨中、高考的壓力,對學習英語成功與否十分敏感,遇到挫折易影響其學英語的信心。
(二)教師教學方法的陳舊和落后
目前,許多學校都在積極改革教學模式, 努力跟上時代及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 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的不足:“填鴨式”“一言堂”等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存在; 教師在教材及教學方法的選定上往往不能結合學生實際, 忽視初中學生的自身特點; 過于生硬地照搬英語的模式教學, 過于注重書本本身涉及的知識, 忽視對學生潛在文化意識的培養。這些教學模式及方法,往往導致較差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環境不完善
目前農村教學媒體十分落后,英語教師所使用的錄音機基本能夠保證,但與教材配套的教學資料、圖片、語音教室都沒有,更不要說計算機網絡等設備。學生多為大班授課,每班人數較多,這種情況不利于師生交流互動,無法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二、初中英語教學的制約因素
(一)學生自身因素
1. 學習具有盲目性。大部分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都比較薄弱,學生對英語學習無目的、無計劃、無標準要求。
2. 學習具有依賴性。 學生英語學習自覺性差,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學習任務的完成是被動消極的。學習本是自己的事,卻常推諉、拖拉或依靠同學幫忙,所以同學間常出現抄作業現象,甚至 因多次在英語學習上的失敗而厭惡英語學習。
3.學習缺乏思想性。學生學習有了一知半解就感到滿足,但遇到困難又垂頭喪氣,遇難而退或繞道而行,得過且過,致使部分學生學習成績難以提高,甚至下滑;不細心,往往被問題的表面現象或假象所迷惑,難以撥云見日,難以感受嘗試成功的刺激。
4. 學習具有隨意性。學生學習不注重方法,不講求邏輯聯系,分析問題思路雜亂,表達東拼西湊,思維不嚴謹。明知這方面過不了關,但也不思改進。
6.學習局限性。初中英語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后邊學習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掌握英語知識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須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導致學習分化。
(二)社會和家庭方面的問題
由于家庭教育不當或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學生也會產生英語學習障礙。隨著社會的需求,農村部分家長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涌向大城市,造成大量農村的留守兒童,孩子的心理發展成了一大難題。而他們只給孩子提供大量的金錢,只希望孩子健康成長,殊不知這種現狀給孩子的只是金錢的重要性,無視于學習,更甚者對于英語學習抱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三) 教師因素
1. 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不管學生的差異性,每天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學生必須全部掌握,所灌知識量的大小及灌輸方式都必須接受。天長日久,學生接受不了的知識就成為他們學習的障礙。
2.許多英語教師都是單純的英語教師出身, 雖然具有較好的英語教學水平, 但局限于書面上的理解, 缺乏實踐經驗。
3.有些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也不能迎合時代和學生的要求,一味基于教材和大綱, 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 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
4.在英語教學中,有些教師缺乏對學生情感的投入。講課傳授知識和考試是傳統教學的兩個核心要素。教師對學生缺少信任,缺少愛的表示。我們走進課堂,總會看到學生由于回答不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而受到嚴厲批評的場面。慢慢地,學生由不喜歡英語教師發展到對英語學科淡漠,出現情緒障礙。
(四)教材的因素
1.教材是師生溝通的中介,教材過深過淺,或教學進度過快過慢,都會影響英語教學,使學生產生英語學習障礙。
2.師生缺少溝通,產生不了互動的正面效益。一方面,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主觀想象制定學習目標,以致目標太高,學生無法達到。另一方面,學生不了解教師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雙方產生不了碰撞,引不起互動。在這種情況下,師生之間在情感上是很難溝通的,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產生障礙。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看到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及制約因素 ,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而解決方法是主觀靈活的。我們應該盡力創設較好的教學環境,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等全校師生應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出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法,各個方面都應該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提高中學英語的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