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福林

到城關中學主持鵝浦文學社工作后,我發現學校旁邊的鵝浦河及鵝浦公園風景優美,很有文學韻味,于是,文學社就把鵝浦河作為“鵝浦文學社文學創作基地”,同時,在文學社刊《鵝浦》中開辟一個新欄目:“鵝浦風光”,并作為《鵝浦》的特色欄目。僅三年多時間,鵝浦文學社社員已經發表以鵝浦為題材創作的文章50余篇。
雖然鵝浦河離學校很近,跨出校門就能去鵝浦公園看鵝浦河,可是學生們忙于學習,根本沒有空暇去鵝浦觀賞風光,有的學生只是有意無意地路過鵝浦。一年中,文學社也只能在鵝浦河組織一兩次采風活動。所以,大部分社員寫鵝浦風光的習作都沒有動人之處,或面面俱到,或粗線條地寫寫鵝浦的春夏秋冬,而真正細膩優美的文章還是為數不多。
而我去學校可以順便經過鵝浦,又是攝影愛好者,所以,常常帶著相機,路過鵝浦公園或鵝浦河就拍幾張照片,有時也寫寫鵝浦的美景。因此,我在指導社員寫作時,經常選取最美的照片與社員們分享:垂柳黃花、楊柳飛絮、帶露玉蘭、白鵝戲水、白鷺啄魚、漁夫撒網、樹林晨曦、鵝浦金夢、鵝浦秋色、鵝浦芙蓉、暮秋櫻花、鵝浦冬雪……大家看了一張張驚艷的照片,都不相信這是鵝浦的風景。在為小學文學社社員講座時,小學生們看到這些照片更是一片嘩然,看一張欷歔一次,看一張滿堂喝彩。因為現在很多學生懂攝影,喜歡拍照,會欣賞照片,所以,他們對照片很感興趣,都說這些照片太美了,美得讓人認不出是在鵝浦拍的。可見,照片對同學們的吸引力很強大。
這些照片為什么會那么吸人眼球,震撼人心呢?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照片凸顯亮點,色彩鮮亮,給人以美的享受。平時我們看到的為什么沒有這樣美呢?我想平時我們都用雙眼看風景,看到的太多了,太亂了,而相機只有“一只眼”,攝影者都是選擇最美的角度去拍攝,這叫取景。取景構圖要學會取舍,攝取美景,舍棄不好看的、影響美的東西,突顯亮點,吸人眼球。其次,彩色照片靠的是色彩,色彩靠的是光線,光線是色彩的生命。光線好照片才能亮麗,用好光才能更好地體現攝影的技術和藝術。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運用攝影取景的方法來寫景作文呢?
記得南懷瑾大師曾經說過一件事。杭州城隍山有位老道士奉告他一個道法:你出去看風景啊,叫風景跑到你眼睛里頭來,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眼神里頭來,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眼神里頭來,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這道法不是常人所能修煉,所能做到的。可是,我想照相機就能做到,它可以通過“一只眼”——鏡頭,把所有的美景及精神“吸”進來。我們在看風景時,往往看得多,記取得少,我們何不用點面結合法,把拍到的美景串聯起來寫風景呢!
前面講過,光線是色彩的生命,我說思想是文字的生命,用思想之光能照亮文字,使文字熠熠生輝,使文章大放異彩。也就是說,我們用創新思維去構思,去運用恰當而生動的文字表情達意。特別是在寫景時,要運用色彩詞語來準確細膩地描繪美景,把最美的一個特寫鏡頭用濃墨重彩描摹出來,凸顯彩色的鮮美,張揚美景的亮點。再通過想象,運用文字對景物第二次“取舍”和“美化”,使景物更有“精神”,使文章更有文采,更有神韻!
為此,我進行“攝影寫作法:攝影取景和寫景作文”的新嘗試。
例如:我拍了一張“鵝浦秋景”,就寫了一篇《鵝浦金夢》,其中有一段就是描寫這張照片的圖景的:
絕美畫面躍入眼簾闖進心扉:它以藍色為底色,金色為主色調,以鵝浦橋為主體。鵝浦拱橋像一彎彩虹架在鵝浦河上,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宛如在天上。最為出彩的是橋身的側面是純白色,所以一條白色的弧線照在水中就像天上的銀河。這樣人們從鵝浦橋上走過,也就走過了鵲橋了……天上人間合二為一,多美的浪漫意境啊!還有美妙的是左邊橋頭有幾棵純金鑄造的參天水杉,就像鵝浦橋的黃衣衛士,后面還有一排米黃的垂柳作為襯托;橋的右邊是一棵高大的綠樹,是鵝浦橋的綠衣衛士。橋的北邊是層次分明的廣闊背景:一叢綠竹臥水中,一行金黃水杉像屏風,倒映水中趣味生,白色高樓青山下,極目遠望是藍天勾畫出來的起伏山峰……
暮秋之際,我偶遇鵝浦美景,用獨有的視角拍攝了一張奇美的照片——“鵝浦秋色”,于是寫了一篇文章《美景就在身邊》,其中重點描寫了這張照片:
還真是絕美之景:牽牛花明暗層疊、錯落有致的在綠葉中點綴著朵朵發亮的藍花兒,更有趣的是還冒出好些鮮紅的小花,就像閃閃發光的五角星,仔細一看,原來牽牛花藤蔓中還纏著纖細的蔦蘿;最高處的細嫩藤蔓在風中招搖,好像在向對面高挑的檐角揮手;兩層高的紅茶樓,灰瓦紅柱紅圍欄,屋檐下高掛紅燈籠,在茶館右邊和后面的綠水杉及遠處蔚藍天空的襯托下,層次分明,色彩亮麗。轉悠鵝浦公園四個春秋了,從來沒發現這個獨特的角度,也很少拍攝過如此明麗寧靜的畫面。
中語會理事長顧之川先生說:“下水文”能給廣大青年語文教師以深刻的啟迪,因為一個語文教師有寫作體驗和沒有寫作體驗,對學生的寫作指導,效果大不相同。這話很有道理。雖然我寫的下水文章不怎么樣,但拋磚引玉的效果很好。我采用“攝影取景與寫景作文”的指導,結合“下水文章”的引領,學生們能寫出比我更好的、更有文學味的靈動而唯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