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蘭英
一、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家庭教育抓起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要與日常生活、百姓行為息息相關,而家風家教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微觀縮影和基礎教育。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流價值觀,是社會美德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指調整家庭各成員之間利益關系與情感關系的道德行為規范,是通過家家戶戶流傳下來的道德風尚和家教傳統。家教是通過長輩的耳濡目染和言傳身教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把正確的家庭道德要求、規范、原則灌輸到家庭成員的思想中,引導家庭成員的行為合乎家庭道德的要求,是社會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家教是主觀過程,家風是客觀存在。家風家教是家庭生活的規范,社會上待人接物的道德標準以及國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風尚,家庭美德教育的水平影響和決定著社會道德風尚的構成。
習近平主席提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六條為中華文化的基本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中華文化的基本價值觀對接,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泉源;同時還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轉化中得到發展,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意識和理論創新的與時俱進。我們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在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的基礎上,抓好友善、孝敬、誠信等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在全社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處理好幾對辯證關系
第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一元主導性與各種異質思潮多樣性共存的關系。我們既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元主導地位,又要充分尊重人們思想活動和價值觀念的多樣性、差別性和選擇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處理好一元主導性與多樣性共存的關系。
第二,先進性和層次性的關系。切實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大眾生活的各個層面,使之耳熟能詳,逐漸成為人民大眾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要求我門既要注重“培育踐行”現狀的考量,兼顧高度統一性和個性化,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深植根于民眾認同的沃土之上,成為人民群眾的“大眾話語”。
第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沒有民族性,就難以落地生根,枝繁葉茂;沒有世界性,就難以應對全球化時代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鋒和交融。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幅油畫的話,這幅油畫的底色是中國的,但景物則是全人類的優秀文化成果,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積淀的優秀價值準則的吸收和借鑒。
第四,文化傳承和文化走出去的關系。首先,要有力地向世人昭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蘊含的“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的“和諧世界”理念。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國經驗”的文化因素,是新世紀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致力于改革的發展中國家可以借鑒的有效文化力量。再次,對西方先進的文明成果,如保障人權、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政治價值,公共服務、終身教育、生活質量、生態文明等社會價值,要積極吸收借鑒。
(作者為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馮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