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進
【內容摘要】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對于加強師生情感交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探究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活情驗,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理解和應用知識,升華情感,內化知識,發展能力。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高中 數學 探索
體驗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圍繞教學目標,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維、實踐探究,親歷知識的形成和應用,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實現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提升。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數學教學過于重視教師的講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導致學生知行不一,嚴重脫節。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活情驗,結合學習學情和具體教學內容,優選有效策略,靈活巧妙地開展體驗式教學,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樂于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理解和應用知識,升華情感,內化知識,發展能力。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親歷體驗
合理有效的學習情境,往往可使學生產生一定的“認知沖突”和“心理需求”,從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高中數學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創設良好的體驗情境,讓學生觸景生情,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體驗欲望,調動學生參與動機,親歷體驗。比如,教學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五《等差數列》時,筆者借助數學史中的古代詩詞創設問題情境。首先,出示古詩詞:八子分綿:九百九十六斤綿,贈分八子做盤纏。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將第八數來言。務要分明依次第,孝和休惹外人傳。然后,要求學生對該詩進行翻譯,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探索、分析、解決。該詩詞闡述了一個等差數列問題:在等差數列{an}中,公差d=17,前n項和Sn=996,其中n=8,求等差數列的各a1,a2,…,a8。這樣,通過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不僅讓學生體驗到等差數列前n項和及通項公式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參與積極性,而且極大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氛圍。又如,學習必修二《空間幾何體》時,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演示創設情境,讓學生觀察圓柱、圓錐、棱臺、圓臺、球等實物模型,深化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的認識,對概念和結構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二、自主探索,參與實踐,內化體驗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培養,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參與實踐、合作交流,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自主探索,參與實踐,是體驗式教學至關重要的組織方式。知識技能的獲得,不能單靠教師一味的講解傳授,還需要學生的自主構建。因此,在高中數學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學習任務,通過多種教學形式,如動手實踐、課堂討論、實踐調查、游戲比賽、演講辯論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參與實踐、合作交流,從而豐富體驗,內化知識,提升能力。譬如,教授必修一《函數模型及其應用》時,筆者讓學生自由選擇研究性學習課題,到生活中尋找素材,開展實踐調查,建立函數模型。某學生通過調查百貨商店,了解了兒童服裝銷售情況,設計了以下題目:
在某百貨商店中,“米奇妙”牌童裝平均每天可銷售30件,每件盈利50元,為了迎接“六一”兒童節,商場決定采取適當降低措施,擴大銷售量,減少庫存,增加盈利。經市場調查發現:若每件童裝降低5元,那么平均每天可多銷售10件,要想平均每天在銷售這種童裝上盈利2100元,那么每天童裝應降低多少元?
分析:童裝銷售的贏利=每件贏利的款額×銷售件數設每件降價x元,則每天可以多2x件,每件贏利的款數為(50-x)元,銷售件數為(30+2x)件。
解析:設每件童裝應降價x元,根據題意,可得:
(50-x)(30+2x)=2100
整理,得x2-35x+300=0
解得x1=15,x2=20(因要盡快減少庫存,故x取20)
這樣,通過實踐調查,收集資料、建立模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親身經歷了數學知識在實際問題的應用,體驗了知識的形成和獲取過程,既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應用反饋,升華體驗
數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當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后,教師要注意拓展延伸,應用反饋,引導學生將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讓學生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深化鞏固知識,熟練方法,實現知識的內化和體驗的升華,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例如,學習完必修三《抽樣方法》相關知識點后,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拓展鞏固練習題:某工廠共有職工3000人,其中中、青、老年職工的比例為5:3:2,從所有的職工中抽取一個容量為100的樣本,試問應采取哪種抽樣方法較為合理?中、青、老年職工應分別抽求多少人?
總之,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對于加強師生情感交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探究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以重視,結合具體教學情況,巧妙運用,以期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施忠良. 數學教學中的體驗學習方式[J]. 教學與管理,2002(29).
[2] 陳玉英. 體驗教育途徑淺談[J]. 安徽教育,2002(16).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八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