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王 猛
(1.空軍空降兵學院政治工作系,廣西 桂林 541003;2.93108部隊機務大隊,遼寧 鞍山 114225)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軍,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永葆人民軍隊性質、本色、作風?!痹谛碌臍v史時期,空軍院校應“緊貼軍隊科學發展新形勢、軍事斗爭準備新任務、官兵精神生活新需求”,找準歷史定位,科學管理運用,在空軍藍天文化的沃土上科學構建出特色鮮明的空軍院校文化,持續激發先進軍事文化和空軍文化在空軍院校治校育人中的潤物無聲作用,進一步有力推動空軍院校的建設發展。
發展使用先進軍事文化、空軍文化為加快空軍院校建設發展、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任職教育模式提供了動力源泉??哲娫盒覝首陨矶ㄎ唬谙冗M軍事文化、空軍文化和優良作風的沃土中汲取營養,逐漸發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并持續強化,熏陶和滋養院校一代代官兵在傳承中不斷理解,不斷創造,自覺弘揚。一是文化作為傳承血脈基因的“動力源泉”需要持續強化。回首人民空軍六十多年的成長積淀,一代代中國空軍人共同努力形成了特有的空軍文化底蘊,這些無疑是空軍文化的思想根基。在繼承和發揚過程中,院校應深刻認識和把握空軍文化蘊含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把它作為傳承血脈基因有力抓手和豐富載體,不斷汲取空軍歷史傳統營養,結合自身院校的定位、特點,不斷賦予時代內涵,不斷創造符合當代空軍精神和時代潮流的空軍院校文化。二是文化作為鑄魂育人的“基礎工程”需要持續強化。在治校育人中,文化對“鑄魂”始終發揮著潤物無聲的軟環境作用,院校應始終圍繞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持續發揚先進軍事文化、積極創新空軍院校文化,把捍衛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為最高使命,把灌輸科學理論、堅定理想信念、純潔思想道德作為第一導向,轉化為先進思想和高尚情操灌注院校,內化為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官兵。三是文化作為提升戰斗力的“精神裝備”需要持續強化。新時期,先進軍事文化對培養新一代革命軍人,塑造有“血性”的官兵發揮著潛移默化作用,要把文化與院校教育、訓練、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切實用文化力滋養學習力,用學習力催生戰斗力,使院校文化建設與校訓融為一體、相互滲透,使之真正成為強化使命擔當、促進觀念更新、凝聚發展力量、磨礪戰斗精神、引導育人啟智、服務履職打贏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手段。四是文化作為轉型建設的“動力引擎”需要持續強化。先進軍事文化始終是引領國家和軍隊發展的方向標,深處軍隊體制編制改革、使命任務不斷變化的大潮中,先進軍事文化、空軍文化無疑為建設始終與職能使命、時代特色相符合的正規化空軍院校提供了思想導論、精神動力和價值支撐,為廣大官兵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行為規范找到認同和歸宿,為催生院校官兵胸懷空天、建功空天的精神力量插上思想之翼。空軍院校文化建設要始終把院校官兵個人的價值理念統一到空軍的使命責任上來,使官兵個人的自我價值實現與院校的使命責任統一起來,使官兵形成強烈的認同感,增強凝聚力。
院校任務宗旨決定了院校文化建設的本質方向,賦予了院校文化鮮明的政治屬性。把握這一核心要義,必須緊緊扭住文化工作正面引領的功能作用,在運用深化中持續用力,使之成為延伸的課堂、育人的陣地、成才的途徑。一是文化能承載理論傳播,把堅定信念烙進官兵靈魂。院校文化是宣傳普及創新理論的思想陣地和重要載體,對固本培元、凝魂聚氣有著深遠的影響,強化官兵精神支柱,必須堅持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引領文化自覺。借助空軍院校自身特有文化的形式和功能,將理論武裝與院校文化工作一并謀劃,與文化建設一并規劃,與文化活動一并策劃,拓寬理論傳播途徑,使理論學習由傳統單一的“說教式”向聲情并茂、圖文并用的“情景式”轉變,向拋磚引玉、撞擊思想的“討論式”轉變,使官兵在院校文化實踐中受啟發、受教育,不斷增進官兵對理論的認知認同,引導他們深扎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子。二是文化能助力傳統弘揚,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有著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在挖掘用好的同時,把空軍院校特色文化植根其中,注重引導官兵在追根溯源中感悟真諦、汲取營養。要抓好革命傳統教育,深化黨史軍史學習,將紅色旋律課間放一放、紅色故事課上講一講、紅色電影課后放一放、紅色知識課下比一比,營造良好的宣傳滲透氛圍;要在踏訪戰斗遺址、祭掃烈士陵園、拜謁英雄紀念碑等活動中講清遺址、陵園、紀念碑背后的“故事”,持續激發官兵繼承革命傳統、獻身強軍事業、空天事業的責任擔當和光榮使命。三是文化能升華價值塑造,把崇高追求凝成官兵意志。要著眼把核心價值觀蘊涵的真善美注重向教育訓練深入、向日常管理滲透、向任職本領延伸、向育人啟智拓展。著力突顯空軍院校文化的獨特魅力和鮮明主題,善用校園文化環境熏陶浸潤,把校園環境的“宜人”與“育人”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寓教于境、寓教于觀,運用經常性、選擇性的思想灌輸、典型引領、實踐感悟、環境熏陶,潛移默化中引導官兵端正品行、純潔操守,在核心不變、方式求變中不斷增強空軍院校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引導官兵自覺把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為恒久不變的精神追求。四是文化能創建育人載體,把過硬素質熔鑄官兵身心。文化輔導、興趣培養、技能培訓作為院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積極拓寬文化活動領域、提升活動層次、升華活動效果,打造格調高雅、質量上乘的空軍院校文化品牌;要廣泛采取“請進來講學、走出去觀學、學習中互學、崗位上見學”的方式,為院校官兵成長成才搭建學習平臺,幫助官兵實現能力素質升級;樹立文化骨干人才思想,注重全員式統籌兼顧,抓好幫帶培養,為空軍部隊建設發展輸送、提供有力人才支撐,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空軍部隊官兵綜合素質的整體躍升。
伴隨社會的多元發展和兵員成分構成的調整變化,青年官兵的主體意識明顯增強,精神需求多樣化,思想品位日益提高,同時,空軍各院校職能使命也在發生變化。新形勢下發揮空軍院校文化的功能效用,只有與時俱進,順應形勢,創新發展,牢固樹立“大文化觀”、“文化安全觀”、“文化服務觀”理念,健全文化活動管理制度,不斷增強流行指數、科技含量和親和力,才能增進先進軍事文化、空軍特色文化在空軍院校治校育人方面的作用。一是要聚焦官兵需求。官兵是院校建設的主體,是校園文化的建設者和參與者,要滿足官兵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須堅持把面向官兵、面向實際、面向潮流、面向創新作為空軍院校文化建設的根本方向。要牢固樹立以兵為本的理念,針對官兵文化需求多樣性、多元化、多層次的特點,主動問計問需,找準工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不斷探索實踐、創新發展空軍特有的空勤文化、機務文化、后勤文化等,努力把空軍藍天文化的普遍性規律與富有職能特色的特殊性要求統一起來,形成特色鮮明的空軍院校校園文化品牌。二是要緊跟時代發展。要善于從時代發展中汲取先進因子和有益元素,大膽吸收借鑒,不斷增強空軍院校校園文化的時代氣息。如整合軍營網絡文化資源,發揮網絡的教育、娛樂、互動等功能,用網絡激活院校文化建設的“一池春水”,不斷引領官兵成長成才的思想高地和精神家園;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電視等傳媒技術的建設步伐,加強院校專業性培養建設,提升院校官兵應用先進的數字技術把院校的動態、官兵的生活反映出來的能力,真正把院校文化搞活、搞繁榮。根據受眾碎片化閱讀、快餐式閱讀的心理特點、思維習慣、接受能力,對宣傳的內容進行“微”化處理,把空軍的使命、任務、主張、理念等形象宣傳信息和空軍院校育人精髓融入其中,精心策劃制作既有思想性、藝術性,又有娛樂性的微資訊、小“段子”等,使院校官兵在潛移默化中熟悉了解空軍、熱愛學院、建功軍營。三是要著眼形勢任務??哲姴筷牭氖姑蝿?、作戰模式決定了抓安全工作、建安全文化的必要性,空軍院校無疑成為打牢官兵安全思想基礎的第一站。因此,要堅持把安全行為文化作為安全建設文化的核心要素來抓,堅持科學管理,從嚴管理,注重院校官兵行為養成培育,把“紅線”思想、“底線”思維、“雷區”意識“常駐”官兵腦中,真正使安全文化內化于官兵之心,外化于官兵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