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祿,張麗霞
(云南省大理州中醫醫院,云南 大理 671000)
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膝骨性關節炎68例療效觀察
張天祿,張麗霞
(云南省大理州中醫醫院,云南 大理 671000)
目的 觀察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膝骨關節炎(OA)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膝骨關節炎120 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68例運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對照組52 例運用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治療。2組均治療30 日后觀察療效。結果 治療組治愈18例,顯效38 例,有效7 例,無效5 例,總有效率為92.6 %,對照組治愈9 例,顯效20 例,有效10例,無效13 例,總有效率為75.0%,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確切。
膝骨性關節炎;獨活寄生湯;肝腎虧虛
本科自2013 年以來,選取風濕門診120例膝骨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給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對照組給予雙氯芬酸鈉治療,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組120 例,均為本院風濕門診患者。治療組68例,男14例,女54 例;年齡40 ~ 68歲;病程2 ~ 26個月;單側發病者32 例,雙側發病者36例。對照組52 例,男13例,女39 例;年齡39 ~ 70歲;病程1.5 ~ 30個月;單側發病者33 例,雙側發病者19 例。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診斷依據 膝骨關節炎的診斷標準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標準[1]擬定:①發于中老年人。②臨床表現為受累關節疼痛或持續性鈍痛,或為活動時突然刺痛,運動后疼痛加重,休息則疼痛減輕,受累關節常有絞鎖現象。后期關節腫脹增大,活動受限,但無強直。②體征:膝關節伸直位按壓髕骨疼痛并有摩擦感,部分患者股四頭肌萎縮,膝關節腫大,部分患者可觸及滑膜腫脹及浮髕試驗陽性。③X 線檢查,早期X 線片常為陰性,中后期可見關節內結構如脛骨棘及關節邊緣變為尖銳,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有囊性變及骨質硬化,關節邊緣骨刺形成則見骨贅,可伴有骨質疏松。晚期關節面不平整,嚴重者關節畸形。④實驗室檢查排除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
2.1 治療組 給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處方:獨活9 g,桑寄生6 g,杜仲6 g牛膝6 g,細辛6 g,秦艽6 g,茯苓6 g,肉桂心6 g,防風6 g,川芎6 g,人參6 g,甘草6 g,當歸6 g,芍藥6 g,干地黃6 g。加減:寒盛痛甚者加附子、制川烏、制草烏、白花蛇、紅花以助搜風通絡,溫經散寒,活血止痛;關節腫脹明顯者加防己、澤蘭以除濕止痛消腫;痹久肢體拘攣疼痛加全蝎、細辛以通絡止痛。每日1 劑,水煎服,早晚2 次分服,20 d 為1 個療程。
2.2 對照組 給予珠海潤都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口服,每次100 mg,每日2次,餐后30 min服用,20 d為1 個療程。
2組均治療1 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3.1 療效標準 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標準[1]。臨床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局部無壓痛,活動自如。顯效:臨床癥狀消失,體征明顯改善,疼痛明顯減輕,活動時仍有輕微疼痛。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疼痛時輕時重。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 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3 不良反應 治療前后行血、尿、肝功能檢查,結果無明顯異常變化。治療組無不良反應;對照組有9 例(18 %)分別出現納差、胃脘痛、便溏等不良反應,大多采用餐中服藥后好轉。
2組不良反應差異有顯著意義(χ2=5.9128,P<0.05)。
雖然世界各國醫學界對OA 進行了各方面的研究,但其發病原因、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西醫常規療法對于OA往往無效,目前OA 治療多采用非手術療法,其中藥物療法又是主要的治療方法。藥物療法多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類固醇類,或者向關節腔內注射軟骨生物活性物質透明質酸鈉,但是此類藥物有副作用,不宜長期使用,且可能給患者帶來不適等,有時甚至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良反應、腎臟不良反應等[2]。外科手術治療創傷大,患者恢復時間長,而且手術后常帶來一些并發癥等。此外,治療方法還有免疫制劑、生物制劑、基因治療等,但還不是很成熟,還沒能在臨床廣泛推廣。中醫學認為肝腎虧虛是OA 發病的關鍵,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筋骨失養,腎氣不足,血運無力而致瘀血痹阻,導致疼痛,治療的根本在于滋補肝腎,益氣活血。中藥現代藥理學也證明具有補肝腎、益氣血作用的復方中藥能抑制軟骨退變,促進軟骨細胞的基質合成,抑制膠原分子的變性[2],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脂質過氧化物(LPO)含量,對延緩軟骨退變,促進軟骨修復極為有利[2]。本方干地黃、杜仲、牛膝、桑寄生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人參、當歸、芍藥補氣益血。諸藥合用共奏補肝腎、強筋骨、活血定痛之功。臨證時根據病情給予加減用藥,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理論,故而療效較好。中藥補腎活血方能有效緩解OA 的癥狀和體征,對于早期的OA 可從根本上獲得治愈。病程久、療效不佳者可考慮結合其他療法或手術治療。雙氯芬酸鈉是目前常用的、副反應較少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但是長期服用,胃腸反應和皮疹等副反應仍較常見,本研究胃腸反應占18 %。本研究證實滋補肝腎,益氣活血法對膝骨關節炎療效確切,但其作用機制如何,有待進一步研究。
[1]ZY/T001~00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2]馬建兵,劉德玉,李堪印,等.中藥對家兔實驗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氧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中醫正骨,2000,12(1):8-9.
張天祿(1972-),男,云南鶴慶人,本科,研究方向:風濕免疫疾病的臨床研究。
R255.6
B
1007-2349(2015)08-0050-02
201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