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華,張彩云,王園園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安徽 淮北 235000)
微課與傳統課堂的比較探析
郭淑華,張彩云,王園園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安徽 淮北 235000)
微課是指以視頻的方式,記錄教師圍繞某個課程知識點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可作為傳統課堂的補充和延伸.在教學實際中,對于那些簡單的教學內容,如介紹某一個核心概念,它比較適用;而對于復雜的教學內容,是否采用微課模式,應視情況而定.
微課;教學;選擇性應用;傳統課堂
現在的學生課程較多,冗長的課程和教學內容安排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激情.一些成人由于繁忙的工作和瑣碎的家庭事務,也面臨著學習時間緊張的問題.而微課以其簡短、高效的形式很好地滿足了時下人們的需求.同時,微課的學習方式較為靈活,成人和在校學生可利用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進行移動學習和在線學習,高效地按照需要選擇相關課程內容,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時間學習[1].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以在線學習、遠程學習和移動學習為目的,記錄教師圍繞某課程知識點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習人員按照需要進行選擇性學習,同時它可以使學習人員鞏固以往所學的知識,并且對其知識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微課是在傳統課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創新型教學資源,它相對于傳統課堂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教師的授課時間較短
傳統課堂中教師的授課時間一般是40或45分鐘,而微課的時間相對較短,微課的時間一般嚴格控制在5~8分鐘以內,最長不要超過10分鐘[2].通常情況下,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只有10分鐘左右,之后注意力就會有所分散,學習效率自然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微課的短時間充分發揮了它在教學中集中、迅捷的優勢.
1.2 教學內容相對獨立
微課主要是為了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活動,或者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課程知識點的教學[3].微課所選取的內容一般來說都是一個具體的小問題,它在形式上相對獨立,指向上更加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更加集中.相對于我們傳統的一堂課所要完成的復雜的教學內容而言,微課更加精煉.
1.3 學習方式多樣
傳統課堂的學習方式較為單一,學習人員和授課教師必須在同一時間同一教室進行.教師授課的方式多采用粉筆加黑板或多媒體的方式.學習人員在下面聽課,記筆記,而一旦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就有可能把某個知識點漏掉,而傳統課堂的授課內容不能回放.也就是說學習人員上課時漏掉的內容將無法彌補,留下遺憾.
微課相對于傳統課堂在學習方式上較為靈活多樣.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及無線網絡的大面積覆蓋,微課的內容可以利用網絡傳送給大家,學習人員可以通過微博、微信、遠程教育等方式進行在線學習[4].另外學習場所的選擇也更為自由,可以在家里、校園里、公交車上、地鐵上等,而不再僅僅局限于教室.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有聽不懂的地方,還可以對這一部分知識進行多次回放,反復學習,直到完全理解并掌握.
1.4 受眾人數多
以往傳統課堂的授課內容僅僅是在校學習人員的學習資源,而在校學習人員只有全日制在校學生,以及進行成人函授、假期培訓人員等,人員極為有限.而微課的內容是共享資源,不僅是在校學生、成人函授、假期培訓人員的學習資源,同時也是行業、企業的專家,技術能手及相關專業愛好者的自學資料[5].網絡的發展加速了微課的傳播,這是微課受眾人數較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1.5 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學相長”的道理人人熟知.教師在制作微課前先要確定一個專業的小課題,對于這個小課題教師自己必須先要理解透徹,在此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問題.為了解決問題,教師就要通過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或是和同事進行討論,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師自己也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教師在制作完一個小知識點的微課后,要不斷地反思自己教學的方法,由此通過總結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并且注意在以后的教學中更新教學觀念,從而促進教師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它將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6].
2.1 傳統課堂教學
傳統課堂上一節課的時間一般為40或45分鐘,在這一節課里,教師要向大家教授一個系統性的知識.而當教師在課堂里面對學生講課的時候,他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靈活調整教學方案.此時如果教師依然用微課的方式來講述一個系統性的知識顯然是不合適的,例如我們在講裙子基本紙樣制作時,一般是把這部分內容分成三步講完.
第一步是裙子基本紙樣成品規格表的繪制(見表1).

表1 裙子基本紙樣成品規格(160∕68A) 單位:cm
第二步是詳細敘述裙子基本紙樣的制圖步驟.
第三步是裙子基本紙樣的結構圖繪制,如圖1.

圖1 裙子基本紙樣結構圖
很顯然,裙子基本紙樣制作這部分內容是一個系統性的知識,在實際制作中要分為三步完成,這三部分內容是緊密相連、息息相關的,不可以分成三個獨立的片段,而且5~10分鐘之內也無法講完.因此,教師在這一部分內容的講解時只能選擇傳統課堂進行授課,而不可以使用微課進行.
2.2 傳統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拓展——微課
微課雖然不能代替傳統課堂教學,但它可以作為傳統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拓展.例如,在講完裙子基本紙樣制作后,緊接著應該講授裙子的款式變化與拓展設計這部分內容,這時就可以選擇使用微課的方式進行.
例如:裙子的直線分割設計,如圖2.

圖2 裙子直線分割結構圖
對裙子直線分割的總結、分類,并且把每一類都制作成一個獨立的微課發布到網絡上.利用同樣的方式把裙子的橫向分割、豎向分割、自然褶、規律褶等所有的款式拓展設計,都做成微課的形式上傳到網絡,這樣學習人員就可以通過在線學習或者移動學習的方式把這些內容在短時間內掌握.而并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堂聽教師講解,同時,教師也可以節省出大量時間用于別的課題研發.所以,微課的介入使得學習變得更靈活自由,不受時空限制.
微課是圍繞教學中的某個專業學科知識點進行的教學,它所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是教學中的小問題,這個小問題內容相對完整、主題較為突出,并且可以獨立使用.微課帶給大家的不是系統的知識,而是一個碎片化的、獨立的知識點.因此,對于那些簡單的,以介紹某個簡單的核心概念或者解決某個簡單小問題的內容而言,也許它更適合,而對于系統的教學內容,它并不適合.所以,我們在真正的教學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微課或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或者適時地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使用.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習人員的學習效率,讓學習人員充分利用時間進行學習.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微課并不能代替傳統課堂教學,它是傳統課堂教學內容的延續與拓展.傳統課堂教學是對某一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而微課只是對于某個具體知識點的講解,便于在校學生及相關專業知識的業余愛好者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加深.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習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多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微課是傳統教學方式的創新,傳統課堂教學是微課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有效地將微課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教學與微課的不足,這對學習人員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特別是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遠程學習、移動學習和在線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在教學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1]顧柳敏.基于“微課程”理論的地理合作課堂初探: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球的自轉”為例[J].地理教學,2013,(5): 29-31.
[2]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4):15-18.
[3]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4]桑新民,李曙華,謝陽斌.“喬布斯之問”的文化戰略解讀:在線課程新潮流的深層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2013,(3):30-41.
[5]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6]吳秉健.國外微課資源開發和應用案例剖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23-26.
(責任編校:晴川)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icro Lecture and Traditional Class
GUO Shuhua, ZHANG Caiyun, WANG Yuanyuan
(Department of Arts and Crafts,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aibei Anhui 235000, China)
Micro lecture refers to record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about certain point of knowledge by using video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complem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traditional class. In teaching practice, micro lecture is suitable for simple teaching content,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a core concept while for complex teaching content, it depends on the circumstances.
micro lecture; teaching; selective application; traditional class
2015-07-10
2014年安徽省高等學校重點自然科學研究項目“休閑服裝的水洗染色工藝技術研究”(批準號:KJ2014A232);2014年安徽省高等學校重點教研項目“地方本科院校轉型進程中的困境與出路研究”(批準號:2014jyxm499).
郭淑華(1975— ),女,安徽淮北人,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服裝結構設計、服裝CAD.
G642
A
1008-4681(2015)05-01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