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瑩
【內容摘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是好課堂的重要標志,其重要的抓手是問題。本文結合實例總結了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四類問題類型:上位性問題、比較性問題、發散性問題、猜想性問題,闡述了這些問題的重要意義。在教與學當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反思問題,最終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關鍵詞】思維能力 上位性問題 比較性問題 發散性問題 猜想性問題
杜威在《民主和教育》一書中說到:“就學生的智力發展而言,學校能夠或需要為學生做到的,不過是培養思考能力罷了。”這里的“思考能力”應該和我們普遍意義上理解的思維是同一個意思。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思維是好課堂的重要標志。各種各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試圖解決的也是激活學生思維,改變傳統教學中重記憶、輕思維的現狀。
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問題永遠是培養思維能力的主要抓手,在教與學當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反思問題,最終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在初中生物課堂上,以下幾類問題對于培養學生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上位性問題
所謂上位性問題就是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隱含著若干個小問題(也稱下位性問題)的問題。要解決上位性的問題,就必須先解決其屬下的下位性問題,從而形成對知識的深層理解。如:學習藻類植物和人類的關系后,可拋給合作學習小組這樣一個問題:針對太湖水華,設計一個治理方案。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必須要了解什么是水華,水華發生的原因,從而制定治理方案。
學完地面上的植物后這樣提問:把地面上四類植物(被子、裸子、蕨類、苔蘚)按照從低等到高等排序,那么正確的順序怎樣?為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思考需從哪些方面比較植物低等還是高等,是生活環境還是外形還是內部結構?接著要回憶四類植物的基本特征,從中尋找論據。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不僅說明學生已掌握苔蘚、蕨類、裸子、被子四類植物的特征,也表示學生初步形成了科學的思考方法。
由此可見,適度的提出上位性問題,可以避免問題過于瑣碎,促進學生整體思考問題,這對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位性問題難度大,解決時需要的知識儲備多,更適合小組合作來解決。
二、比較性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比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很常見。如通過比較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加深對細胞結構的認識;比較血漿、原尿、尿液的成分實現對尿液形成過程的理解等。其實,很多問題可以通過跟以前的知識不斷比較解決,這類問題就稱之為“比較性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比較性問題非常具有隱蔽性,學生總是在回答問題時頭頭是道,看上去沒有障礙。如《地面上的動物》中哺乳動物的胎生哺乳生殖方式有何優點?學生很快就在書上找到了答案:提高后代的存活率。但如果追問:這種生殖方式為什么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學生很難回答完整。此時點撥學生與卵式生殖相比較,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含義。只有教師具有強烈的培養學生思維的意識,才能智慧的挖掘并利用這些問題資源。
三、發散性問題
發散性問題是指具有開放性,需用發散性思維才能解決的問題。如在學習《水中的動物》時,分組設計實驗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就屬于發散性問題。圍繞“魚類有哪些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每個組可以做出不同的假設,并根據不同的假設制定探究計劃和實施探究實驗。再如學習《土壤里的小動物》,按課本上提供的方法進行探究后,有些學生對蚯蚓的運動、蚯蚓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存疑,想要改進實驗方法;有些學生則覺得意猶未盡,還想探究些蚯蚓別的方面。這時可以額外準備些材料,如圓筒紙盒、干濕沙土、干濕黏土、醋、酒精、肥皂水、鹽水、糖水等,鼓勵學習小組先把實驗步驟簡單寫下,然后按照步驟進行實驗。
四、猜想性問題
自然科學的最重要的兩個支柱是觀察和邏輯推理。猜想性問題就是建立在觀察基礎上的對未知的推理性問題。
《細胞分裂》一課中,遺傳物質的變化是細胞分裂的關鍵。在觀察了細胞分裂的過程后,我給出了第一個猜想性問題:細胞分裂時細胞核一分為二,那么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是不是只有原來的一半呢?學生通過猜想認為:如果遺傳物質也一分為二,那么隨著分裂次數的增多,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會越來越少,直至接近為無。由于細胞分裂后兩個子細胞形態基本相同,因此推測遺傳物質保持不變。我肯定了學生的猜想,接著給出第二個猜想性問題:如何才能實現細胞核分裂而遺傳物質保持不變?學生在討論時形成兩種意見,一種是遺傳物質先平均分到兩個細胞內,然后照原樣復制到原來水平;第二種是先復制相同的一份,再平均分配到兩個細胞內。兩種意見爭執不下,我點撥道:哪一種方式更能保證親子代之間遺傳物質的穩定性?學生立刻理解了遺傳物質先復制后平均分配。
智力是使人能夠完成社會活動所必須的各種基本認知能力的有機結合,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很顯然,猜想性問題以思維能力為核心,對各種認知能力都有促進作用。
問題是推進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是否有效的關鍵,設計問題應當為每一個教師重視。
【參考文獻】
[1] 約翰·杜威 著,薛絢 譯. 民主與教育[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
[2] 郅庭瑾. 為思維而教[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