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龍格爾
人民幣兌歐元已出現大幅升值,歐洲政治家傾向于歐元繼續走低。
自去年5月以來,人民幣兌歐元已快速上升了20%以上,該匯率波動打擊了中國出口商的利潤率。通常匯率波動會收斂回來,但歐洲政治領導人無疑希望歐元進一步走軟。由于人民幣與美元部分掛鉤,今年未來季度的中國貨幣兌歐元前景在很大程度上與歐元和美元之間的發展相連。
美元上漲導致中國對歐洲出口的間接之痛,但毫無疑問的是,美元走強而歐元走低構成直接的貨幣沖擊,對歐洲經濟有積極的影響,但不足以真正改變歐洲經濟體的方向。現實地說,這將振奮歐洲,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國出口商下降的利潤率,因為歐洲的消費者將購買更多東西。
正如往常一樣,其中的一個挑戰就是看著水晶球來預卜全年的美元發展。最容易的就是堅持以前的預測,即美元上升。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在外匯市場中,價格的發展不會永遠持續。對于中國出口商而言,這種“均值回歸”的市場機制可以防止情況變得更加糟糕,但無法帶來有利匯率。
一般來說,資本受到高利率和高增長的吸引。與歐洲相比,美國目前有增長的優勢,但增長的輝煌很可能在2016年變得黯淡。
高利率始終是一塊吸引資本的磁鐵,仍是對美元有利的論據。短期利率為零,但作為美國央行的美聯儲可能會很快加息。金融市場早在2013年就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預期加息做出反應。不斷增加的猜測于去年十月再次沖擊市場,就在幾個月前,有人討論是否會在四月或六月出現加息。目前再次產生分歧,即美聯儲是否最終將在六月加息或將再次推遲加息。當出現加息時,美聯儲可能會非常謹慎,只增加0.25%。雖然過去的記錄顯示美聯儲一旦開始加息,可能會迅速地調整利率,但我能想象美聯儲這次將慢慢地進行加息。然而這仍然是不確定的,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未知時間發生。加息其實受到若干要素的拖延,如強勢美元促使美國通脹下降的事實。很不尋常的是,美聯儲已經評論了強勢美元,這表明美國人并不是為了幫助歐洲走出增長沼澤而接受更強勢的美元。
正如前面提到的,這將讓人容易認為目前的美元走強的走勢會持續,使歐元兌人民幣變得更低。許多人在外匯市場看到歐元/美元的匯率為1,這將意味著人民幣兌歐元的匯率另增7%。然而,我卻認為美元再次上升的論據不夠強勁。唯一剩下的重要論據是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證明美元的優勢,但該優勢已減弱,因為利率已在過去的6個月中下降。這反映了資本涌入美國,雖然這當然可以繼續,因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畢竟比歐洲高,但1.90%的收益率不再成為真正的磁鐵。
我根據過去幾個月的外匯市場波動得出結論,即自去年5月以來,美元的上升是一個修復,而不是美元進一步上漲的長期發展,當然今年還會有一些美元的劇烈波動。如果歐元進一步下跌,這將來自歐元區本身,其原因將是歐元區再次出現不確定性。未來將會面臨風險,但現在最讓人擔心的應是希臘的發展。僅僅一個小國無法顛覆歐元區,但當一些較大的經濟體再次出現負面情況,歐元的壓力將提到議程。現在我對美元的看法已從主張強勢美元變成歐元/美元在1.10左右變化,這意味著中國出口仍有歐洲貨幣之痛,但今后一段時期不會變得更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