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歡
摘 要:設計作品的表達是通過設計語言完成的,設計語言的形成又是通過對某部分受眾對象或者某種受眾心理的感知而完成的。當一個優秀的設計呈現在大眾面前,人們除了去了解它的出現能解決何種問題外,還會去解讀設計師在作品之內蘊含了何種理念。摒棄次要的內容,通過一個又一個視覺符號來表現作品表象之下深層次的理念。因此,設計的視覺語言在設計與大眾之間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承載作用。研究設計表達中的視覺語言,對做好各種設計也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著力探索了設計中最簡的視覺語言與最深刻的理念文化傳達之間的關系,最后從設計的實踐環節來尋求最準確表達設計語義的方法。
關鍵詞:視覺語言;設計基礎表達;心理暗示;時值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8.036
1 設計基礎表達語言的詮釋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充滿著設計的影子。從高樓林立的建筑群,到纏繞著霓虹燈的廣告牌,到步行街入口的超大LED電子屏,再到隨處可見的包裝袋,設計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設計呈現出與生活各方面結合的越來越緊密的趨勢,設計文化也沖擊著我們的價值觀。好的設計影響著一代人,也引領著一種特有的文化。怎樣才能讓設計作品深入人心,并傳達出獨一無二的內涵,就必須從設計的最初階段——設計內涵的語言探索開始入手。
1.1 設計基礎表達內容的基本方向
設計基礎表達,即為設計的過程,在基礎簡潔的層面通過一定的設計媒介或設計語言來反映出對象所希望傳遞給受眾群體并讓其感同身受的一種設計的方法和過程。在設計的各個領域,這種方式是設計師們開始設計的起點。如果從形態學來劃分,設計主要分為平面設計和空間設計兩大類;從維度問題來劃分,分為二維與三維。那么圖示設計、插畫設計等就是屬于前者,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建筑設計、多媒體影響設計等屬于后者。
1.2 時值對設計基礎表達的心理影響
設計是通過時值完成的,而時值是存在于時間和空間中的,屬于四維概念。時值的變化,給人的空間感受也會不同,所以設計的維度是取決于時值的變化。例如,人通過一扇門時,門的深度越深,通過的時間越長,走出門時就會感覺到空間的自由和舒適。這直接影響了人對設計的心理感知。
2 設計基礎表達中視覺化語言的探析
2.1 讀設計表達中基礎的視覺符號
設計中的基礎視覺符號莫非要數點、線、面了。所有的作品都是由點、線、面構成,這一點與藝術中的抽象繪畫極為相似。點反映了相對活躍、不確定性的狀態,分散,隨意性較大,有聚集成團的點,也有分散運動的點;線反映了運動的最簡潔狀態,有力度,相對穩定,線中又分為垂直線、對角線和曲線,不同的線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面反映了最穩定、最厚重的一種相對固定的狀態,但面的組合就會涉及到立體三維的體了,例如平行的面,交叉、垂直的面。
2.2 解析圖示中極簡語言的心理暗示
基礎的視覺符號構成一系列極簡的視覺語言,通過視覺經驗和感覺,帶給人某些心理暗示。通過調查得出,當一個平整的正方形呈現在紙上時,會給人帶來簡單、純粹、穩定等這些平和的心理暗示;當其中的一條邊以一端支點為中心運動時,正方形形態發生了改變,給人銳利、失衡、傾斜的感覺;當有兩條邊都開始運動,原先的正方形已無法定義是何形狀時,會給人越來越復雜、矛盾的感覺,而人們會覺得越來越難用文字表述心情。
2.3 特定心理條件下視覺化語言的構成
眾所周知,繪畫中的極簡主義,用圖示或抽象語言表達情緒,設計同樣是如此表達情緒和設計理念。如果設計師要表達一種憤怒感,可能作品會充滿一種無序感和刺激感;要表達壓抑的情緒,作品會充滿厚重感或窒息感;表達驚險的感受,作品會有別扭和不穩定的感覺。在設計初期,研究受眾心理,用抽象的視覺化語言來表達是設計的重中之重。
3 視覺化語言發展的因素
當今的設計已不再是古典之氣的藝術品,而是與商業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圖像語言是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表現手段,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現今的圖像語言也趨向于視覺化和商業化,所以研究受眾的心理活動和這種心理活動條件下的視覺語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受眾對象的心理活動
受眾對象無非就是被傳達的人群。研究他們的心理活動是設計前期所要做的工作,也是設計后期對作品的直接反饋。重視受眾對象的設計,才能被稱得上是“有人情味”的設計。知名品牌無印良品的成功,與對用戶感官的悉心體驗是分不開的。國際設計大師原研哉在他的《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就曾談到過,“我想以一種全球視角創造出大多數人能接受,覺得‘這就行的產品”,可見設計的發展持久度是取決于用戶的。
3.2 特定心理環境下的視覺語言
在確定了要傳達的理念后,接著要用最簡、最抽象但最深刻的視覺語言來搭建連接作品與受眾者之間的橋梁。如何提煉成特定心理環境下的視覺語言,除了運用以往的視覺經驗外,還需要結合一定的科學原理或者媒介載體。標志設計的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設計標志時,除了結合視覺感官經驗外,還需要應用一些比例輔助線或者黃金切割法,微小的變化都會帶給人不同的視覺體驗。
參考文獻
[1]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全本[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劉能強.設計心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3]杜士英.視覺傳達設計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