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敏(福建省科技館, 福州 350000)
科技館在培養學生
科學素養中出現的問題和對策
陳學敏
(福建省科技館, 福州 350000)
科技館在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方面與學校教育互補,承擔著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科技館在培養學生科技素養方面主要存在科技館定位并不能與科學素養內涵相協調;科技館展示方法不正確缺乏吸引力;科技館針對學生舉辦活動有問題等問題,為此本文認為可以通過科技館能夠與科學素養內涵緊密結合;科技館應該采用更靈活的展示方式,增加吸引力;科技館應注意科技活動的成效等措施實現培養學生科技素養功能實現。
科技館;學生科學素養;問題;對策
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的社會背景下,為了讓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更好的立足于社會,就要求學生應該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同時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和信息社會的到來,各種正確不正確,科學不科學的信息蜂擁而至,導致人們必須借助于科學素養才能夠去偽存真,幫助自己建立正確的判斷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由此可以看出科學素養的培養和養成對學生有重要作用。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過程中雖然學校承擔著主要作用,科技館也應該發揮一定的社會功能作用,幫助學生實現科學素養的養成。但是現在的教學與科技館的運行模式下,科技館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中還是出現一些問題。
1.1科技館定位并不能與科學素養內涵相協調
科學素養作為學生的一個基本素質,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內涵。分別是能夠了解基礎的科學觀念和科學原理;了解基礎的科學研究方法;了解科學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和作用[1]。但是目前的科技館在進行功能定位的時候并不能與科學素養內涵相協調,具備表現在科技館仍然停留在科學知識傳播的低級階段。科技館在進行科技內容的宣傳上,只注重單純的科學知識陳列,也很少講到基礎科學知識發現過程中用到的具體科學方法,即便設計到科學方法和技術也是一筆帶過,更不會借助于科學方法的講解讓學生體會到那些科學思想,其實后者才是培養科學素養最關鍵的內容。但是科技館并不注重這方面導致,其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是不足的,也與科學素養內涵不相協調。
1.2科技館展示方法不正確缺乏吸引力
科學和科學技術作為人類探索未知的一種有力的思想和武器,在探索的過程中充滿了懸疑,這種懸疑性也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也是科技素養的一部分。但是科技館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過程中,由于展示方法不正確缺乏吸引力,具備表現在以下二個方面。第一,未能與科技改變生活相聯系。由于科學知識具備內隱性,當科技改變生活后,但是并不能被人們所了解,當然學生也很少能夠知道這些內容,導致學生在科技館中看到的科技知識并不能與生活相聯系,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不利于興趣的提升。第二,很大科技館并沒有讓學生通過感覺和體驗獲得科技本身的魅力,這也利于學生對科學知識產生興趣,對科技館也沒有走進去的沖動,當然科技館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1.3科技館針對學生舉辦活動有問題
科技館針對學生舉辦活動有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科技館在進行活動舉辦的過程中并沒有和學校有適當的溝通,了解學校的科技教學內容和學校安排,這樣容易導致科技館舉辦活動時與學校的教學活動有沖動或不協調,不利于活動的正常進行。第二,科技館舉辦活動數量少,層次不高。科技館在進行規模化的主題活動展示時,在層次上和數量上都不足,一般選擇在寒暑假較多,平時活動很少,只是被動的等待學生參觀,沒有主動走出去的意愿,導致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中所起的功能較弱。
2.1科技館能夠與科學素養內涵緊密結合
科技館領導層和工作人員應該深入理解科學素養的內涵,從更高的思想層次上理解科學素養對學生成才成長的重要性,從而自己的把科技館的工作傾向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科技館的重要功能之一。科技館的空間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科技內容的選擇上及考慮如何讓科技內容更好的符合科學素養的內涵,并側重于對科學研究過程的系統性介紹和展示、科學研究方法的應用、科學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從整體上對該專題的基礎科學有一個基本、系統、全面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養成。當學生具備了這些全面的科技知識,才能自如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學習中,這也是科學素養最終目的所在[2]。
2.2科技館應該采用更靈活的展示方式,增加吸引力
學生在進行科學素養的養成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科技館應該通過采用靈活多樣的展示方式,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幫助科學素養的養成。在具體措施上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實現。第一,可以通過與學生生活科技相融合,讓學生從身邊科技中體會到科技的魅力,然后就此展開科學素養的培養。第二,可以借助于顏色、圖畫、光、聲、電的有機配合實現科學知識對學生的感知,和思想的啟迪和滲透,提升科學素養。第三可以通過體驗式,展示科學技術和原理。讓學生通過觸摸、參與具體的蘊含科技知識的活動,去真實體會科技的奇妙和科技本身的工作原理,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
2.3科技館應注意科技活動的成效
科技館在具備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明確不是為了走過場,而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國家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人才為己任,為此科技館針對學生舉辦活動時,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取得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成效。第一,應該與學校進行溝通和協調。學生主要還是以學校學習為主,科技館只是相對于社會教育對科學素養培養的補充。為此科技館可以通過與學校溝通,了解學校動態和學校學習內容安排,爭取做到科技館舉辦的活動是學校科學素養教育的有益補充。第二,靈活具備科技活動,可以借助于寒暑假具備大型科技活動,利用短假期和周末具備專題性科技活動,避免出現大而全但是不夠深入的科技活動,爭取獲得良好的效果。
如今的信息社會和科學技術社會,需要人們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學生正是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借助于科學素養的養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才有利于學生健康成才。為此科技館作為社會力量培養學生科技素養的一部分,應該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思想上、活動舉辦的內容上和形式上提升科技館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實效。
[1]范冬萍.提高公眾科學素養與科學教育新理念[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
[2]許一伶.科技館與學校科技素質教育課程建構芻議[J].文物世界.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