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璞,周靈存,胡婷婷(伊川縣環境保護局,河南 伊川 471300)
工業“三廢”治理與環境保護關系的分析
張璞,周靈存,胡婷婷
(伊川縣環境保護局,河南 伊川 471300)
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工業三廢治理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只有做好治理,才能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才能創造出適合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本文主要對環境保護與工業三廢的概況、工業三廢的危害及治理措施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工業三廢;治理措施;環境保護;概況;危害
有效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對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產生協調,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運用的各類行動的總稱,即環境保護。環境保護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工程技術、行政管理、法律、經濟以及宣傳教育等。
“工業三廢”是指工業生產所排出的“廢氣、廢水及廢渣(固體廢棄物)”。若“工業三廢”未能滿足排放標準而排放到環境內,則會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在環境中,污染物會有物理和化學的變化產生,從而形成新的物質。大多數都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等途徑,這些物質會進入人的體內,對其造成直接性危害,有的還會具有蓄積作用,對人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常見的廢氣主要包括:廢氣如: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氫、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氫、一氧化碳、硫酸(霧)、鉛、汞、鈹化物、煙塵及生產性粉塵,排入大氣后會對空氣造成污染。廢水排放至江河湖海內,會引發水質敗壞問題,對水產資源造成破壞,從而影響到生產及生活用水。
固體廢棄物主要指的是工業排放的廢渣。
三廢治理是采取多種措施對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進行處理和合理利用的系統工程。工業生產排出的廢氣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肼(a)芘、硫化氫、氮氧化物、氟化氫、氯化氫、甲醛、氨等有害氣體;廢水中有含有原油或石油制品的廢水,含堿或硫化物的廢水,含重金屬(鉻、鎘、鎳、銅等)離子的廢水,含酸、堿、氰化物的廢水,以及熱水等;固體廢物為被丟棄的固體和泥狀物質,其中有些是從廢水和廢氣中分離出來的固體顆粒等。如果不僅從治理的角度,而從回收和綜合利用的角度進行處理,它們又可變成一個新的生產過程的原料。所以廢物又有“放在錯誤地點的原料”之稱。
3.1廢氣治理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處理大氣污染工業廢氣的方法主要包括四大類:干法、濕法、過濾及靜電,運用最多的則是袋式除塵器(過濾)、旋風式除塵器(干法)、泡沫除塵器(濕法)等。近年來,除塵效率要求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靜電除塵技術開始被使用,結合催化轉化技術的逐漸興起,該技術在汽車尾氣的治理中已得到廣泛應用。
汽車在怠速時會有大量尾氣排除,尾氣中會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存在。作為城市中的流動污染源,汽車尾氣污染問題應被重點關注。目前科學界針對汽車尾氣的排放,運用催化器安裝的方式,使尾氣從氣缸內排出后,排入催化反應器。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一氧化碳和灘羊化合物會產生氧化,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尾氣中的污染成分得到凈化。
通過一段凈化,還發明出了二段凈化尾氣的方法。二段凈化是在一段中一氧化碳把氮氧化物還原成氮,再向二段催化器內排入。在二段催化器內,再氧化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為二氧化碳和誰,使氮氧化物的排放減少,從而滿足尾氣排放的標準。
3.2廢水治理
清污分流,進入廢水處理站前做好預處理。例如:排水系統分為高濃度廢水、低濃度廢水和清下水,進入污水處理站后,先采用一些預處理工藝對高濃度廢水進行預處理,降低高濃度廢水的COD,然后再與低濃度廢水混合調節后,進入后續處理工藝。高濃度廢水在排入管網前,先在車間分別針對不同的廢水進行適當的預處理,降低其COD。
首先,可以從反應本身去考慮,改進生產工藝,盡量減少廢水的產生,從源頭上控制;
其次,從廢水回用角度考慮,采用生化法等方法對反應廢水進行處理,降低COD,然后回用做工藝用水(如循環冷卻用水等),盡量減少排放;
再次,目前好多化工企業為了使排放的廢水能達標,會在排放的時候配大量清水進去,這樣就減少了COD。對不同的廢水水質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一般有厭氧發酵-產沼氣,耗氧除N、P、S等無機離子(即消化和反硝化)以及有機碳的生物氧化。對于污染較嚴重的廢水在經過預處理后----調節水質的酸堿度、溫度、濃度等,先進行厭氧發酵---來降低COD(轉化為沼氣),在采用兼氧耗氧結合的方法進行后續處理,盡可能的降低水質中的COD、TSS等物質。不管是采用地廊、氧化溝、還是流化床等方式進行處理,一般的反應機理都是一樣的。現在主流傾向與厭耗氧結合的方式。
3.3廢渣治理
(1)焚燒法。通過焚燒的方式,將固體廢棄物進行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一個重要方法。焚燒法的運用可以減少固體廢棄物的體積,使其達到超過百分之八十五,并且破壞其中的有害成分,使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減少。很多固體廢棄物都有較高的能量存在,通過焚燒可將其轉化為電能、熱能等能源形式。運用焚燒的方法對固體廢棄物進行處理之后會有二次污染問題形成,需要對廢氣凈化裝置進行設置。其次,在處理部分危險固體廢棄物時,對鍋爐有特殊且嚴格的要求存在,在焚燒之前應開展預處理操作。
(2)熱解法。有機固體廢棄物會有一定的熱不穩定性,正式由于該特點,熱解法在無癢或缺氧的條件下會使有機固體廢棄物形成熱分解。與焚燒法溫度相比,熱解法的溫度要低很多,因此可從有機固體廢棄物分解產物中將燃料油和燃料氣等原料直接回收。熱解法在有機廢渣、橡膠制品、塑料、油泥和顏料氣等原料的處理中較為適用。對設備的要求也相對較高。主要代表的是固體廢棄物處理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存在。
(3)生化處理法。生化處理法是運用放線菌、細菌及真菌等微生物將固體廢棄物進行分解的方法,其原理是將固體廢棄物中的碳、氮、磷等有機物通過微生物將其轉化為肥料、沼氣和其他化學品,使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得以實現。
綜上所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關系成為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僅面臨著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的嚴峻挑戰。更加劇了生態環境破壞,工業三廢作為環境保護的重點內容,只有做好治理工作,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劉麗周.河北工業“三廢”污染治理研究(1950-1980年代)[D].河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