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提高朝陽市郵政監管效能重要意義的闡釋和其他行業監管領域信息化工作的對比,深刻地分析了朝陽市郵政監管效能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依靠信息化提高監管效能行之有效的手段,對朝陽市郵政管理機關信息化建設大有裨益。
關鍵詞:信息化;郵政監管;效能
一、提高我市郵政監管效能的重要意義
(一)郵政體制改革以來我市郵政業發展迅速。郵政業是我市重要的社會公用事業,郵政網絡是我市的重要通信基礎設施。長期以來,郵政業在促進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保障市民的基本通信權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市郵政業傳統的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來,市郵政市場競爭日益加劇,郵政業發展和政府監管面臨新的形勢,為順應形勢發展,在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領導下,我市郵政業順利完成政企分開,理順了市場和監管的關系,行業發展日新月異。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伴隨著國內電子商務產業特別是網絡購物的爆發式發展,作為電商重要支撐的快遞配送也取得了長足發展,我市郵政、快遞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行業發展態勢迅猛。其中我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從2010年起連續三年同比增速超100%,2013年快遞企業量收增速同比增速超過70%。
(二)省以下郵政監管機構設立后,完善了行業監管體系。2006年,我國實施了郵政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重組國家郵政局,并設立垂直管理的31個省(區、市)郵政管理局。當時在省級郵政管理局以下沒有建立相應的郵政管理機構。但是,國務院明確,關于進一步完善省級以下郵政監管體制問題另行研究。經過幾年努力,郵政體制改革已取得明顯成效:在國家和省一級,郵政政企實現政企分開;修訂后的《郵政法》頒布施行;郵政行業管理工作顯著增強;郵政普遍服務保障監督機制不斷完善;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郵政市場基本形成;行業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快速增長,郵政業有力地支撐了電子商務和制造業、國內國際貿易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伴隨著行業的發展壯大,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省以下郵政監管機構組建工作于2012年正式展開、有序推進,完善了政府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對行業監管的職能。
(三)快遞行業安全監管所面臨的緊迫形勢。在行業改革與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快遞企業安全問題突出,安全隱患較多,主要體現在收寄環節寄遞違規物品、不提示寄件人貴重物品應保價,中轉環節野蠻分揀,投遞環節不按照名址面交等嚴重問題。2013年末發生在山東省的圓通快遞致人死亡案件更是給行業敲響了警鐘。
(四)信息化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有效手段。郵政監管機構特別是省以下郵政監管機構成立時間非常短,面對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技術呈現出應接不暇的態勢,借鑒其他政府行業監管部門依靠信息化提高監管效能的舉措是提升自身的有效手段。我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最近幾年的時間內成立專門機構、布置了先進設備,增加專門人員編制保障信息化建設,市交通局通過遠程視頻監控網絡的建設,已經形成了對重點路段客貨運安全的有效監管,基本杜絕了客運超員和貨運超載的現象,明顯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二、提高朝陽市郵政監管效能所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地市郵政管理機構監管執法人員偏少。設立地市郵政管理局以來受中央行政編制管理嚴格等因素影響,地市郵政管理局普遍存在機構規格小,行政編制少的特點,一般的地市局專門執法公務員只有3-5名。有限的人力資源制約了監管的效力,難以面對快遞市場快速發展的局面。
(二)我市快遞行業具有明顯的點多分散特點。朝陽市快遞市場規模在省內處于有較大提升空間的發展階段,但是市各快遞企業為了搶占潛在市場,在市行政區域內廣泛布點,據統計市行政區域內經營快遞業務的網點兒超過100個。
(三)朝陽市行政區域面積廣大。我市行政區域面積19736平方千米,在省內位居第二。從市局辦公地點到最遠的快遞網點往返路程時間就超過8個小時。為有效管理各快遞企業增加了非常大的困難。
三、依靠信息化提高朝陽市郵政監管效能的有效途徑
面對上述幾方面對有效監管郵政、快遞市場的不利因素,依靠政務信息化手段是現階段破解上述難題,快速提高監管效能的最為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依托政府公開網站平臺,提高監管效能。朝陽市郵政管理局官方網站現已納入百度收索引擎,消費者和企業都可以便利的訪問該網站。利用好網站平臺是最有效的提高效手段。一是利用網站發布政府權力清單。讓消費者和企業明確知曉政府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既能提高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同時也是對政府工作的有效監督。二是利用網站設立一站式網上行政審批大廳。此舉既能為企業提供便利周到的公共服務,又因為把流程在網上公示所以能大幅度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同時還可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最終讓利于消費者。三是利用網站暢通消費者對企業服務的監督、申訴和舉報的途徑。部分消費者在遭受郵政、快遞企業違規服務造成自身權益受到侵害后,缺乏維權手段,利用郵政管理政府網站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便利有效的維權途徑。
(二)與電信運營企業合作,提高監管效能。經過省、市政府和我市通信企業的不懈努力,至2013年末我市已經實現縣縣通光纜。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提高,為我市郵政管理政務信息化提供了基本保障。應用長途傳輸光纜和先進的城域網傳輸技術,開展對偏遠地區郵政、快遞企業重點生產單位環節的視頻監控,將是保障郵政業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市郵政管理部門將盡快與當地通信公司合作,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爭取早日建成覆蓋全市的安全生產監督視頻監控網絡,從而大幅度提高監管效能,杜絕監管盲區,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郵安全。
(三)郵政管理執法人員要依靠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隨著市局執法公務員人員配置工作和行政執法資格工作的落實,對郵政、快遞企業的常態化監管將逐漸開展。可以預見,在將來市局將對轄區內的企業開展高密度、多頻次、全方位的有效監管,由此而產生的對規范行政執法的監督工作就提上了議事日程。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將是規范執法人員行政執法的有效手段,執法記錄儀等實時影音記錄設備的配套工作,是實現規范執法的重中之重。依靠先進的執法記錄設備,提高執法法制化、科學化、標準化程度也是提高監管效能的重要手段,同時能夠有效的維護郵政業市場秩序,促進我市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向現代服務業企業轉型。
提高我市郵政管理部門監管效能的工作任務艱巨繁重而又十分光榮,面對的問題紛繁復雜、千頭萬緒,依靠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是破解制約高效監管各個難題的最有效措施。在省以下郵政管理部門設立以來的一年多時間里,朝陽市郵政管理局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一定成果,監管效能明顯提高。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依靠信息化程度較高的郵政監管體系,一個與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協調的人民群眾安全用郵,企業良性發展的郵政市場環境定將建成。
作者簡介:呂炳浩,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2013級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