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宏++++戴晴++++諸佩菊++++李璇++++陳鳳梅


摘要:涼爽纖維及制品主要特征是具有瞬時涼爽和吸汗快干性。評價該特性主要從導濕性和導熱性兩方面考慮,國內的相關檢測手段主要用于表征面料的導濕性能,導熱性能沒有具體的表征方法。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導熱性能測試方法,并通過試驗比較得出了較優的評價方法。
關鍵詞:涼爽纖維制品;導熱性;評價方法;測試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對服裝面料的健康性、舒適性、安全性和環保性等各種需求也是與時俱進,把休閑服與運動服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是服裝功能性演變的趨勢所在,這類面料的服裝既要求有美觀的著裝性,又要求有良好的舒適性,舒適性能是衣用紡織品最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1]。涼爽纖維就是一種新型的降溫散熱纖維,涼爽纖維的散熱性能是通過對合成纖維改性或織物結構設計、后整理加工等方式產生的,使汗水迅速遷移至織物表面并發散,從而達到吸濕、散熱、保持人體皮膚干爽的目的[2],其中包含采用涼爽紗作為吸濕排汗紗線[3]制成的纖維。
涼爽纖維及其制品主要特征是具有瞬時涼爽和吸汗快干的舒適性。其功能性主要體現在:(1)導熱性好,能迅速將身體的熱量散出,使穿著者有清涼的感覺;(2)導濕性好,產生的汗液能快速發散、汽化,與皮膚相接觸的布料保持干爽,給人舒適的感覺。然而,國內的相關檢測手段主要用于表征面料的導濕性能,對于導熱性能沒有具體的測試方法,檢測機構由于缺乏統一的檢測方法,無法對涼爽產品進行鑒別,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故對導熱性能的評價方法的研究較為迫切而需要。本文研究了3種不同的導熱性能測試方法,從中比較分析得出較優的評價方法。
1 試驗部分
1.1 儀器與材料
1.1.1 儀器
Memmert UFE550型烘箱;Memmert CTC256氣候測試箱;SFJJ-606PC織物保溫性測試儀; FA2004N電子天平;梅特勒差示掃描量熱儀。
1.1.2 樣品
不同涼爽纖維含量制品:45%滌綸/55%改性纖維,55%滌綸/45%改性纖維,65%滌綸/35%改性纖維,65%滌綸/35%改性纖維(六角PK面料),65%滌綸/35%改性纖維(雙面羅紋 ),72%滌綸/28%改性纖維(六角PK面料)等,由美津濃(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方法
1.2.1 散熱降溫值測試法
在控制相同溫濕度的情況下,研究試樣的溫度降低值的變化。設置人體模擬溫度,選擇3個溫度測試,分別為(36±0.5)℃、(38±0.5)℃、(40±0.5)℃,相對濕度均選擇(90±3)%。根據課題組前期試驗分析,由陳鳳梅測試研究的《散熱功能性織物測試方法的研究》[4]中得出了溫度(38±0.5)℃、相對濕度選擇(90±3)%為最適宜的試驗環境條件。再把試樣放進恒溫恒濕試驗箱內進行測試,恒溫恒濕試驗箱內配備的傳感溫度器,箱內溫度為(38±0.5)℃,相對濕度選擇(90±3)%,風速為0.2m/s~0.6m/s,試樣溫度測試傳感器的精度為±(0.2%×|示值|+0.15)℃。恒溫恒濕試驗箱放置在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5±4)%的恒溫恒濕室內進行測試。確定了這些試驗條件后進行測試,來研究最佳試驗時間,分別選擇了3個測試時間,為10min、20min、30min。
1.2.2 散熱熱導率測試法
研究試樣散熱關系比。根據織物的厚度與試樣的熱阻之間的關系,測試試樣的熱阻值,求得散熱關系。將試樣放在試驗標準大氣規定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條件下調濕24h,溫度為(20±2)℃、濕度為(65±2)%。試驗臺要配置一套加熱器,由3塊不同形狀的加熱板組成,包括試驗板、底板和保護板。加熱板的溫度調節范圍為20℃~50℃,溫度控制精度為±0.1℃,試驗板的尺寸為250mm×250mm。加熱板的溫度通過試樣的熱阻值得出,熱阻值由3塊試樣測試再取平均值,根據熱導率的計算公式k=10-3×d/Rct,來分析比較涼爽纖維制品與普通纖維制品散熱性能的區別。
1.2.3 差示掃描量熱法
探索在常態條件下,通過試樣的比熱容來體現織物的散熱能力。選擇相應的測試儀器:梅特勒差示掃描量熱儀;測試方法:多頻溫度調制技術(TOPEM法);測量范圍:0~50℃,升溫速率:1℃/min;測試過程:原料烘干流程:烘干溫度和時間為100℃,4h。然后進行差示掃描量熱法試驗。
2 試驗結果與討論
2.1 散熱降溫值測試法
從表1結果發現,含涼爽纖維的面料平均降溫值為負值,普通面料的結果為正值,經過測試涼爽纖維制品在模擬人體運動出汗的條件中,溫度為(38±0.5)℃、濕度為(90±3)%的環境下,涼爽纖維能使面料溫度降低,具有降溫功能。當測試進行10min時,1~6號含涼爽纖維的試樣降溫值在-0.54℃~-1.30℃范圍內,降溫幅度隨涼爽纖維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當試驗分別進行至20min、30min時,試樣平均降溫變化已與10min時相近,趨于穩定。因此前10min是試樣吸濕散熱的集中體現階段,體現了10min內平均降溫值的變化,可以反映面料的散熱性能。而相同成分的3~5號試樣,克重越低,降溫越明顯,說明克重對降溫值有影響。其中克重相近的4~5號試樣,織物織造結構的不同對降溫的程度也有影響。
2.2 散熱熱導率測試法
試驗采用普通纖維制品與涼爽纖維制品同時進行熱導率的測試,分析比較其散熱性能的區別。熱導率又稱導熱系數,反映的是物質的熱傳導能力,k值越大,對導熱有利,散熱越快。根據熱導率的計算公式 k=10-3×d/Rct,驗證其散熱關系。
從表2發現涼爽纖維制品的熱導率均略高于普通纖維制品,涼爽纖維制品試樣1~2號、5~6號分別與相近厚度的普通纖維制品試樣12~13號、14號相比,涼爽纖維制品的熱阻值均小于普通纖維制品, 熱導率均大于普通纖維制品,從而證明涼爽纖維制品散熱性快于普通纖維制品。同時隨著涼爽纖維制品厚度的降低,即織物越輕薄,熱阻越低,熱導率越大,說明織物散熱性能越好。但是本測試方法的不足之處是織物的熱導率本身就很小,變化幅度不明顯,當涼爽纖維含量較低時無法進行明顯的區分。
2.3 差示掃描量熱法
比熱容是反映溫度變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比熱容越小散熱越快。
從表3發現1~6號涼爽纖維制品試樣比熱容在1.07℃時為0.92J/g·℃~1.44J/g·℃,在48.90℃時為1.18J/g·℃~1.62 J/g·℃,涼爽纖維含量越高,比熱容越低。7~10號普通纖維試樣比熱容在1.07℃時為1.80J/g·℃~2.31 J/g·℃,在48.90℃時為2.01J/g·℃~2.53 J/g·℃。試驗證明涼爽纖維制品的比熱容均小于普通纖維制品,其散熱的速度快于普通纖維。
2.4 評價方法比較
涼爽纖維及其制品導熱性能評價方法比較:
散熱降溫值測試法:該試驗能明確體現出涼爽纖維面料與普通面料的差異性,加入散熱功能的改性纖維可使織物具有降溫性能,纖維成分及克重對面料的散熱效果有影響,該評價方法能直觀地體現其散熱性能的強弱。
散熱熱導率測試法:該試驗只能證明涼爽纖維制品散熱性快于普通纖維制品。但是數據變化小,差異性不大,無法明顯地進行區分。
差示掃描量熱法:該試驗體現了涼爽纖維制品散熱速度較普通纖維制品快,但是紡織材料吸濕后,其比熱容也相應增大[5],故環境的濕度對涼爽制品影響較大。
3種方法比較下來是散熱降溫值測試法為相對最優。
3 結語
研究涼爽纖維及其制品的導熱性評價方法,對于評價紡織品散熱性能的效果,統一檢驗依據和手段,促進和指導生產,為滿足市場需求是非常必要的[6]。本文對涼爽纖維及其制品的導熱性評價方法進行研究,根據3種不同的評價方法進行分析比較,試驗得出導熱性的散熱降溫值測試法比另兩種評價方法更客觀、科學。該評價方法也可以填補現有涼爽纖維及其制品導熱性能測試的空白,規范功能性服裝的市場,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提供有效申訴依據。
參考文獻:
[1]孫玉釵.織物接觸冷感與影響因素分析[J].棉紡織技術,2009,37(10):594-597.
[2]翟涵,徐小麗,王其,等. 吸濕排汗纖維及其作用原理研究[J].上海紡織科技,2004, (2) : 6-7.
[3]周禮標,龍海如,陳茂勝. 吸濕散熱針織面料的開發及性能的研究[J].針織工業,2012,(8):19-22.
[4]陳鳳梅.散熱功能性織物測試方法的研究[J] .中國纖檢,2012,(3):135-137.
[5]姚穆,周錦芳,黃淑珍,等. 紡織材料學[M]第2 版.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7:437.
[6]郭朝紅,李黎. 紡織品吸濕排汗性能測試方法的研究[J].檢驗檢疫科學,2005,(4): 15-17.
(作者單位: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