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皮婭?木合塔爾
摘 要: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封閉存在,總和其他民族發生或多或少的聯系,不同民族之間有了來往,語言也隨之產生了接觸,而語言之間的接觸關系,可以從這個語言當中的借詞可以看出,因此研究哈薩克語中的俄語借詞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語言接觸;哈薩克語;俄語;借詞
作者簡介:古麗皮婭·木合塔爾(1989.6-),女,哈薩克族,新疆伊寧人,伊犁師范學院中國語言學院教師、助教,主要從事社會語言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H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6--01
一、語言接觸的界定
語言,像文化一樣,很少是自給自足的。交際的需要使說一種語言的人和說領近語言的或文化上占優勢的語言的人發生直接或間接接觸。語言接觸(Language Contact)是指不同民族、不同社群由于社會生活中的互相接觸而引起的語言接觸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各民族之間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會使不同民族和社會相互接觸,這種接觸必然會引起語言的相互接觸。語言接觸有不同的類型,出現不同的結果,如語言成分的借用,雙語現象,語言混用等。語言接觸研究的源頭,應該追溯到19世紀中期語言歷史比較研究,最初W·D·Whitney 1881年對語言變化中借詞的作用進行了探討。
二、借詞的界定
語言的接觸對語言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借用上,而語言間的借用首先是借詞。不同的語言,因詞匯豐富程度不一,因而在語言接觸中各種語言總會從另一種語言中吸取自己所缺少的詞語。借詞是豐富本民族語的一種重要手段。
三、哈薩克語中的俄語借詞
在世界各語種里,英語的吸收功能是相當有名的,英語的形成大約有1600年,它的詞匯量已達到200萬條,其中外來詞幾乎占了一半。主要是借自法語的文化詞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哈薩克語的各個要素也都受到了其他民族語言的影響,其中語音和語法方面的影響較小,詞匯方面的影響較大。
哈薩克語是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克普恰克語組的語言。哈薩克語里除了阿拉伯語、波斯語、蒙古語、漢語、英語借詞外,占一定數目的是來自俄語的借詞。哈薩克語中頻繁借入俄語詞匯是在19世紀至20世紀期間,尤其在20世紀初期及20世紀中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與此同時,俄語變成了哈薩克語接觸國際上通用的其他各語言之間的媒介。
1.哈薩克語中的俄語借詞類型
這些俄語借詞從詞性上看大多數都是名詞性的術語,而且是單數名詞,也有一些詞是從它們的復數形式借入到哈薩克語的,涉及的內容可以說是方方面面,在本論文中進行研究的哈薩克語俄語借詞中多數是名詞,在口語中也有一些其他詞類,但在現在的書面語中不使用。
(1)科技、軍事:航空,自行車,降落傘,工廠,地鐵,基地,核,手榴彈,游擊隊員,火箭。(2)職業:農藝師,律師,播音員,出納員,教授。(3)文學、藝術:作者,長篇小說,冊,題材,形象,樂團,手風琴,劇院,演員,歌劇。(4)醫學:細菌,醫院,實驗室,護士,手術。(5)體育:足球,冠軍,體操,籃球,隊。(6)飲食:面包,冰激凌,果醬,卷心菜,土豆。
2.哈薩克語中俄語借詞的特點
(一)語言特點
借詞在以外來形式進入本族語的時候,常常需要經過本族語語音、語義或者構造方式的加工改造,最終以本族語形式定型。哈薩克語中的俄語借詞在使用過程中與書面語中使用的詞成為了同義詞,但是伊犁哈薩克人大多數還是選用俄語借詞來使用。一部分詞語借用以后的意義跟原義基本相似的詞,有些詞語意義縮小,而有些詞語借用之后改變了原有的意義。
(二)地域特點
伊犁地區的哈薩克人一般使用俄語借詞比較多。通常都有以下幾種:(1)服飾:皮鞋,襪子,短裙,雨鞋,拖鞋,毛衣,涼鞋,有些布料的名稱也來自俄語。(2)家用品:熱水袋,床頭柜,水杯,烤箱,手電筒,水壺。(3)其他:小商店,請假條,出差,瓜子,表格,車庫,值班,發票,駕照。伊寧市的有些地名也來自俄語。
3.哈薩克語中的俄語借詞使用情況及產生的原因: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由于霍爾果斯口岸的開啟,與哈薩克斯坦的貿易往來日漸頻繁,在此期間,一些俄語詞匯再度被借用。這種現象在伊犁人使用的哈薩克語中體現的比較明顯。這個問題的原因可以歸結于以下幾點:使用頻率降低的俄語借詞,比之前用的少了,這些詞的用法被另外一些詞替換,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機器,器材等的名稱被哈薩克語自己造的詞或從其他語言借來用的詞所代替了。有些俄語借詞只被60-70歲的老人使用,年輕人基本上不再使用,面臨著消失。
四、結語
一種語言向其他語言借詞,是這種語言增加新詞的一條重要途徑,各種語言都必然通過借用詞語來豐富自己。從大量的借詞看,社會的發展需要各民族語言間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絕對純潔的語言是不存在的,必要的借詞不但不會導致語言獨立性的消失,反而還會更加豐富本民族語言詞匯的寶庫因此,我們不能濫用借詞,應當科學的對待哈薩克語中的外來詞,使哈薩克語的詞匯變得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愛德華·薩丕爾,《語言論》,陸卓元譯,商務印書館,2010年.
[2]蔣宏軍,《如何區分哈薩克語中的外來詞》,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11(2).
[3]楊慧芳,《淺談現代哈薩克語中的借詞》,語言與翻譯,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