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艷
摘 要:“家”字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再也熟悉不過的漢字了。對于它的字形,有人認為是象形,有人認為是會意。對于它的字義,有人認為是家族、家產的意思,也有人認為是宗廟的意思。除此之外,“家”字的傳遞文化信息也與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里,家永遠都是溫暖的港灣,是一個溫暖的集體。
關鍵詞:家;字形;字義;文化
[中圖分類號]:H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6--01
一、“家”字字形
據研究表明,“家”字的字形最早見于商代的甲骨文,西周金文共有49個“家”字形體。對于“家”字字形的研究,各位研究者們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許慎、段玉裁等大學者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從宀,豭省聲。《說文解字》中解釋:家,居也,從宀,豭省聲。許慎將“家”字視為形聲字,形符“宀”,就是對古文字“宮”的一部分。而且許慎認為“家”字里面的豕是公的,所以是“豭”。[1]
2.從豕。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對許慎的說法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如果按貑省聲讀家,學者們只能看到豕罷了,然而從豕的字有很多,不能發現它們都是豭省聲,所以,許慎的說法理由不是很充分。葉玉森、葉啟勛等學者都認為“家”字應該從豕,認為家字的本義應為“豕之居”。
3.從亥。羅振玉認為“家”字“或從豕或從亥,亥亦豕也,古今文亦多作宀下豕形(《父庚卣》及《家爵》)”。
除上面的學者們的研究之外,北宋郭忠恕的《汗簡》又提供了兩個“家”字字形。《說文.豕部》也曾著錄了其中的一個字形,它對那一字形的解釋是豕怒毛豎也,從豕、辛。“怒毛豎”就是豬發怒,毛豎起的意思。所以無論是許慎的從宀,豭省聲的家,是段玉裁的從豕的家,還是羅振玉的從亥的家,都是豕。會意字是多個獨體字的組合,但是它的組合不是隨意的而是認識主體在文明已有發展的背景下,對各構件進行辨識、比較和選擇基礎上形成的。[2]為“家”字是會意字,將“家”字看成是“豕之居”并無不妥。在遠古時代,,豕是財富的象征,與家庭的存在與興盛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家”字的字義
漢字是表意文字,所以它的字形與它的字義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我們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見其形體,知其讀音,識其意義,并且能夠解讀其涵蓋的文化信息。對于“家”字的字義各位學者們又是有著自己的見解。
1.清人吳大猷提出,“家”字的本義與古人的祭祀禮儀是有著聯系的。他在《說文古籀補》中說:“古家字從宀從豕。凡祭,士以羊、豕。古者庶士庶人無廟干寢,陳豕屋下而祭也。”還有不少的學者認為,從甲骨文的“上甲家”、“父丁家”、“父庚、父甲家”、“母辛家”等字樣來看,這些“家”字都與祭祀活動有關,具有“宗廟”之意。段玉裁認為人在幾桌面前端坐著,就是“居”,他將“尸”解釋為人,特指在祭祀儀式上扮演受祭亡靈的人。所以尸在幾面前端坐著就表示在舉行祭祀儀式。“居”字的本義是像尸一樣在祭祀儀式上一動不動。由于先民長期與豕共居一處,因此豕在祭祀儀式中便有了特殊的意義。在古代,天子祭祀用牛、羊、豬,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牲”,諸侯在祭祀的時候用羊、豬二牲,大夫和士在祭祀的時候只能用豬,所以豬又有了另一個稱謂“特牲”,并且一般他們在祭祀的時候都是用的公豬,也就是豭。這樣分析下來,“家”子的本義為人們祭祀所用的宗廟也就得到了許多人的贊同。
2.據考古學和民族學的許多資料顯示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在歷史上都曾將豬作為財富的象征。而且在許多少數民族的墓葬品中會發現有豬或者是豬骨。另外豬或豬骨隨葬的多少也是根據當時的家庭經濟情況而定的。[3]學者認為“家”之所以從豕,極有可能是取其象征財富之義。如果從這個觀點來看的話,“家”字所以從“宀”應當是具體在指代一個聚居的血緣單位,而且“豕”在這里象征財產。如果按照這種分析,“家”字應該為會意字,她的本義應該是在表示一個以血緣聚居團體為基礎的財產單位,就是我們所說的“家族”。這一本義也概括了父系家庭公社的基本內涵,正確的反映了家庭的起源。而且“家族”之義在甲骨文、金文和秦文獻中也有出現。如:甲骨卜辭中的“我家”,《詩經.周頌.訪落》中的“未堪家多難”等,這些里面的“家”字都是指的家族。
三、“家”字的文化
漢字素來有歷史文化的“古化石”之稱,所以,想要了解我們傳統文化蘊涵的精髓,似乎就離不開漢字文化的研究。有時,一個字,就能串出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就能勾畫出一幅幅精美的古代民風民俗圖景。
1.“家”字中社會制度的文化
從“家”字的結構我們可以找到中國上古社會由原始社會氏族制度向私有制的封建宗法制度過渡的轉變歷程。
仰韶文化是目前我們所指知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相對來說比較早的一種文化。它的年代大約是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當時的人們飼養的家畜中最早的是豬和狗,以后才有了牛、羊、馬、雞。中國是最早的將野豬進行豢養的國家。而在仰韶文化中黃河流域的先民們也是飼養豬比較早的。在很多遺址中出現的獸骨大都是豬骨。在比新石器時代晚些的墓葬中也有用豬頭或者豬骨隨葬的。“豬在遠古時代是財富的象征,在考古學中這一觀點已經得到了證實。
四、結語
不論是研究“家”字的字形、字義還是它所蘊含的文化信息,都不能將三者孤立起來,單獨的談某一方面。它們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印證的,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研究古文字不能僅僅從它的表象去探究,而是應該從它的字形、字義的演變及其它的每一次演變所處的時代背景中去探究。
參考文獻:
[1]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80:150.
[2]吳慧.論漢字構形的整體聯系性[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07,19(1):124-127.
[3]梁穎.“家”字之謎及其相關問題[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6,32(4):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