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服飾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包括款式設計與人文文化的表現,這就對現代服裝設計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應和大眾的需求,設計師們從古典章法入手,力求設計更加符合消費者心理。《天工開物》之“彰施”一篇是宋應星在服裝制作工藝中重點對設計的施法自然、借用色彩搭配以及合理運用動物形象區分尊卑等做了詳盡實踐分析,并對現代服飾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關鍵詞:天工開物;彰施;現代服飾設計
作者簡介:王新新,女,漢族,1988年出生,山東德州人,曲阜師范大學2013級美術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6--01
服裝設計至今已有7萬余年,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人類穿的獸皮、蓋的草葉等,到今天對社會地位以及個性彰顯的時尚服裝,其制作工藝都經歷了一個無意識設計到有意識設計的一個過程的轉變。現在,設計師們的創作靈感和注意力集中到了對大自然和生活元素上。他們千奇百怪的設計理念就是通過元素符號這一媒介表現出來的,并且向消費者傳達當代的時尚信息。這一設計元素的運用正是體現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深深依賴和崇拜。從《天工開物》之彰施中我們可以遵循以下兩種原則來尋求古人對現代設計的啟發。
一、施法自然的原則
《天工開物》之“彰施”一篇最先提到了服裝設計對自然元素的應用,講究施法自然?!跋鰸h之間,云霞異色,閻浮之內,花葉殊形。天垂象而圣人則之,以五彩彰施于五色……” 這句話說明了上古圣人仿照自然呈現出的景象,按照五彩把衣服染成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并且通過各種顏色的和諧搭配了大自然的各種時尚元素,正符合了“天垂象”的概念。有智慧的人則會觀察、尊重和效法自然,通過各種載體將天地之間各種色彩和植物花草等自然元素表現在現代設計中。這種潮流思想對以后的服飾設計在自然元素的應用上起到了很大的啟發作用。紋為骨骼,在菱紋中交替填飾以及將雙鳥和圖案化的植物紋作為施法自然的古代技術在21世紀主要表現在現代的各種潮流服飾上,如現代的各種T恤衫,都是以樹、動物等圖案,通過抽象符號或者運用其他材料通過針織、鑲嵌或者手工編織等手工藝來制作具象圖案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衷。而比如老虎、貓頭鷹、樹等大自然和諧符號被充分的在現代服飾圖案中表現出來。同時各種現代服飾在造型上也采用了各種大自然的符號來表現。如宋代的展翅漆紗襥頭,即俗稱的烏紗帽,形為禽鳥展翅。制作者以自然中展翅高飛的禽鳥形象賦予帽子以新的型制。到了20世紀80年代,蝙蝠衫成為風靡一時的時尚款式,時髦青年視其為必備的時髦行頭。蝙蝠衫得名于它與眾不同出奇夸張的袖子,跟衣服側面連在一起,雙臂展開,形似蝙蝠。到后來的孔雀裙、喇叭褲、荷葉領等款式都是設計師利用自然元素在服裝中的不同演繹的結果。
“飛禽眾而鳳則丹,走獸盈而麟則碧”不僅體現了服裝設計對大自然圖案的應用,還體現了中國自然圖案的藝術魅力,也是引導和啟示現代服飾設計的一個契合點。中國傳統服飾上的圖案題材都直接或間接來源于對自然界形態的模擬或抽象的概括,如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等。我們只有從形象的拓展和象征的外延上把自然圖案融合到現代服飾設計中才能設計出既保留了傳統圖案的藝術神韻,又極富內涵的美麗服裝?!傲至智嘁?,望闕而拜黃朱也”反映了作者具有較深的封建等級觀念,他把封建等級制度和所謂的自然現象等同起來。這對以后的服飾設計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在中國的傳統服飾中,什么人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有著嚴格的規定,在禮儀禮法中明確規定服飾的色彩,不同人物身份的高低貴賤穿著的服裝顏色是不同的。如穿青衣的平民望著皇宮遙拜穿黃袍、紅袍且服飾中裝飾龍、鳳等神圣圖像的帝王將相。這種地位的尊卑通過服飾的顏色以及圖像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從配色方法看,強對比和和高純度是中國傳統的配色方法。強烈的對比色往往在黑白、金銀等。從服裝設計的色彩搭配來看,中性色的配合下會使服裝顯得更加輝煌艷麗且不失渾樸大方的氣質。中國很多人在傳統上對藍色更加喜歡?!包S朱”更是富貴的顏色,比如國際性的頒獎儀式,明星主持人都身著耀眼的金黃或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紅色來顯示其富貴氣質,在眾多參賽者中成為閃耀之星。同時,每當節假日或大型活動也通常采用這種富貴顏色來想人們傳達喜悅氣氛,從此可以看出顏色對于傳達信息的重要性。
二、和諧思想性原則
《彰施》一篇還傳達了一種和諧性的造物思想。古人有注重崇尚自然的美德,對自然的認識和想法能積極運用到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才能長治而久安。這種和諧性的造物思想對于現代服飾設計同樣具有重要意義??v觀中國服飾設計的歷史可以得出,今天眾多優秀服裝的設計都借鑒了傳統服飾的技法與審美要求。隨著時代的不斷創新,材料與工藝也相應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它們對傳統工藝的傳承關系卻是顯而易見的。
21世紀的今天,科技,藝術、服裝、時尚是人們提及最多的名詞之一,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是當代服裝設計師最需要關心的和提升的能力。況且,當今的國際潮流正是主張回歸到大自然,服裝的發展是新時代文明的折射,服裝設計更應該向著引導消費者思考的方向發展。所以設計者應更多的采納自然元素并且從古代手工業創作方向去發掘和思考,引導消費者向著環保并且可持續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應星.《天工開物》[M].廣陵書社,2006.
[2]陳仲先.《天工開物》設計思想研究[C].武漢理工大學,2008.
[4]李硯祖.《裝飾之道》[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