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麟
摘 ?要:愛麗絲·沃克的《紫色》描述了黑人女性西莉尋求自我的過程:主人公西莉從完全服從繼父和丈夫到走出家門自己創業,最終獲得性別獨立。我們認為,小說中男性角色對西莉的壓迫和女性角色對西莉的激勵是西莉成長的重要因素,通過分析這些角色,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西莉的轉變過程。
關鍵詞:壓迫;轉變;自我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2-0-02
西莉的成長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失去自我,第二階段是找回自我。西莉一開始被遵從男性的傳統觀念束縛著,不會對自己的繼父和丈夫說“不”,在這些男性角色的壓迫下,她失去了獨立的人格。在那個年代,已經有許多黑人女性渴望人格獨立,渴望性別平等。西莉的妹妹耐蒂渴望受教育的權利;西莉的兒媳索菲婭渴望夫妻平等;西莉的朋友莎格渴望獨立自由。在這些女性角色的影響下,西莉漸漸產生自我意識。最后,西莉走出家門,創造了屬于自己事業。
一、男性的壓迫
1.西莉的繼父:阿方索
母親不在時,西莉的繼父對西莉和她的妹妹耐蒂進行性騷擾。西莉的母親生病后,阿方索把西莉當做發泄性欲的工具。西莉生了兩個孩子,并被繼父送走。阿方索讓西莉做繁重枯燥的農活并且剝奪了她受教育的權利。在這種壓迫下,西莉漸漸失去自我和存在感。西莉給上帝寫信時說道:“我跟我自己講,西莉,你就是棵樹。”為了逃避痛苦,她認為自己不配有身體和感覺,折磨和侮辱一直伴隨著她。
西莉在寫給上帝的第一封信的第一句話時,就害怕使用“我是”,這說明西莉已經開始失去自我。西莉的婚姻完全是繼父決定的,她沒有拒絕的權利。西莉和艾伯特的婚姻完全是一場交易,沒有人考慮西莉的想法。在阿方索眼里,西莉是一個會做家務的動物。
2.西莉的丈夫:某某先生—艾伯特
艾伯特讓西莉照顧他的孩子并且虐待她,但是西莉一點都不反抗。在艾伯特的眼里,西莉不是人而是工具。艾伯特不允許西莉做出任何反抗行為,他自己卻把他的情人莎格·艾弗里帶到家里。耐蒂離家出走,到了西莉家,艾伯特把姐妹二人分開,這激起了西莉的不滿,但是西莉還是沒有反抗。莎格發現西莉寫給耐蒂的信全部被艾伯特扣下,當西莉知道的時候,她四肢僵硬,恨不得把艾伯特殺掉。這是西莉心理成長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二、女性的激勵
西莉的轉變從第21封寫給上帝的信一直到她決定和莎格去孟菲斯生活。西莉的人格和價值觀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受三位女性角色的影響。
1.耐蒂:知識和希望
西莉給上帝寫信道:“耐蒂斗過,她死了。這又有什么好處?我不斗,我安分守己,可我活著。”耐蒂和西莉在一起的時候,耐蒂對西莉說得最多的就是“西莉,你要斗爭。”一開始西莉不會斗爭,不想斗爭。耐蒂就像西莉的老師,她試圖幫助西莉學習知識并反擊那些辱罵,盡管時間很短,但是她幫助西莉找到緩解思念的方式—寫信。知識使人成長,耐蒂把一切西莉可能需要的東西教給她,這些知識在西莉的心里埋下種子,最終發芽。西莉學會寫信,盡管沒有發出去,但是這讓西莉找到一種宣泄虐待的方式;西莉學會寫信,能看懂被藏起來的耐蒂的來信,甚至西莉離開艾伯特后,可以自己做起褲子生意。想念耐蒂是西莉的精神支柱,耐蒂就是西莉的希望。
耐蒂和西莉有著相同的背景,但是她不像西莉逆來順受。對于繼父的無理要求,耐蒂選擇離開。耐蒂逃離艾伯特最后到達非洲,和傳教士一起幫助他人。耐蒂堅持“只有死亡才能讓我停止幫助別人的腳步”。她寫信給西莉告訴他自己的所見所聞,這些信對西莉的轉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耐蒂是新女性的杰出代表,她自信樂觀,并且堅信知識可以改變黑人女性的社會地位。她在遙遠的地方召喚西莉,默默地為西莉祈禱。毫無疑問,她是西莉精神上的啟蒙者。
2.索菲婭:斗爭和反抗
索菲婭說:“我的一生都在斗爭,和我爸爸爭,和我的兄弟爭,和我的叔叔們爭,以男人為主的家庭里,女孩子很不安全。”索菲婭是西莉的兒媳,她和西莉的性格完全相反。
索菲婭反抗家庭暴力。當西莉建議哈波打索菲婭時,她對西莉說:“我愛我的丈夫,但他要敢對我使用暴力,我一定先殺了他。”索菲婭敢于斗爭的精神直接激勵了西莉。女性應該從精神上和身體上獨立于男人,索菲婭就是這樣一個代表,她不像以前的黑人婦女那樣軟弱。
黑人女性主義學者認為,黑人婦女受著雙重壓迫,既受到受到性別歧視主義的壓迫,也種族主義的壓迫。索菲婭不僅敢于和男人斗爭,還敢反對白人的無理要求。因為反抗白人,索菲婭被關進監獄。監獄里的生活使她屈服,西莉探望時,她說:“他們一叫我干活,西莉小姐,我就像你那樣,馬上跳起來照他們說的去辦。”盡管索菲婭屈服了,但是她的反抗精神是影響西莉轉變的重要因素。
3.莎格:自信和獨立
把西莉從絕望的生活中拯救出來的人是莎格。沃克塑造了一個完全獨立,自由的黑人女性,莎格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屈服于婚姻和家庭。沃克的女性主義不僅局限于女性的性解放,還包括重生的力量。莎格迷人、漂亮,使無數男人瘋狂。她不同于西莉,如果說西莉是傳統的木偶,那么莎格就是天生的反叛者,她是西莉崇拜的對象。從西莉聽說莎格那天起,西莉就羨慕這個女人,這一點可以說明,西莉對自由的女人是向往的。
她是微風,吹皺一春湖水,使西麗的心產生漣漪;她像活躍旺盛的春雨,喚醒了西莉差點失去反抗的心。是她教西莉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女人。是她告訴西莉笑容是美麗的。是她讓西莉的世界充滿愛。通過喚醒西莉對身體的愛,她讓西莉明白要愛自己。
與索菲婭相比,莎格有著更強烈的女性意識。索菲婭反抗對自己來說不高興的事情,但莎格更積極反抗對自己不公平的事情。她盡力做自己的主人,并嘗試每一種生活方式,直到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因此,她的行為不羈,她不適應社會,但她保持不變。更重要的是,正是在她的幫助下,茜莉離開艾伯特到孟菲斯,最后建立了她自己的褲子事業。莎格是西麗覺醒之路的領航員和導師。
三、結語
任何人的成長都不是獨行的,都需要周圍人的影響。西莉的成長過程是曲折的。由于阿方索和艾伯特兩位男性角色對西莉的壓迫,使西莉成為一個只會干活的工具,她不會思考,失去自我。通過耐蒂的教導,索菲婭的影響以及莎格的幫助,西莉開始轉變,開始找回自我。西莉的自我意識被喚醒,她決定反擊,并在身體上、精神上和經濟上都變得獨立。
參考文獻:
[1]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M]. New York: Harcourt press, 2007.[2]艾麗斯·沃克.《紫顏色》[M]. 陶潔譯. 北京: 譯林出版社, 2008.
[3]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
[4]李潔平. 婦女主義在《紫顏色》主題中的構建作用[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4(8)
[5]唐紅梅.《種族、性別與身份認同:美國黑人女作家艾麗絲·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說創作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