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3--01
電影是一種集聽覺,視覺,感覺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隨著電影藝術的發展,觀眾對于電影的視覺與聽覺享受也日益提高,美術對電影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從電影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美術造型構圖,色彩對電影的影響等等。
一、 從電影發展到電影美術的發展
美術,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筑,是一個古老而悠久的藝術,它的出現,人類的出現應該是同步的。從來自世界各地的舊石器地點來看,繪畫,雕塑,文物的發現,都說明了美術在當時已經具有較高的審美層次。
電影自產生之日起歷經了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分別是電影的誕生期;電影的發展期和電影的鼎盛期。1895年--1926年是電影的誕生期,它是作為一個藝術造型材料而誕生的, 是一種無聲電影,但是只有黑色和白色;1927年--1945年,電影藝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有聲電影和彩色電影也隨之出現,彩色電影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美學的初步建立;自從1945年以來,電影藝術飛速發展,已處于鼎盛時期,藝術家們對電影的物質媒介等方面的研究日益精密,并建立了不同哲學基礎的電影美學體系。
二、 美術造型、色彩元素在電影藝術中的體現
美術元素在電影藝術家們的電影創作作品中,通過電影拍攝設備(攝像機、膠卷等),工作人員再進行下一步處理,達到最終制作效果。色彩是美術的表現形式之一。電影是由每一個畫面流動形成,只要是畫面就能反映美術的各種元素,比如,美術造型、美術色彩等等。電影畫面中的藝術氣氛與美術元素也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包括電影場景、各個演員的服裝等等。
(一)美術造型對電影造型以及鏡頭構圖的影響
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攝影師,并通過優秀的電影藝術家使用繪畫語言去表達,那么生動感人,令人驚嘆的圖像視覺效果就不會有了,電影成功的視覺表達是離不開美術的。
1、電影中美術造型的重要性
電影中的美術造型符合藝術的多方面要求,它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再現。形:就是實物的外輪廓,外輪廓的不同會使觀眾有不同的視覺感受。光:是事物產生輪廓的根源,光線的變化會微妙的產生事物輪廓的變化,能再現生活的豐富性。色:感情色彩,心理色彩;色彩的變化產生人情感的微妙變化。構圖:是整個電影畫面的布局.由人物,景物,光線角度,設備等等構成整個的構圖形式,會產生不同視覺效果。
在張藝謀的作品《十面埋伏》中,有一出長袖擊鼓的電影片段,此場景反應一種激烈的情感,體現一種官民不容的暗示。證明了其形狀和裝飾美的剛性在濃密的環境和空間稀疏的垂直整合,完全反映了一種情緒寓意。因此,形式造型對于畫面的深層次反應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2、構圖、布局在整個電影畫面中的認識和體現
一部電影情感思想的表達與整個電影畫面的布局、構圖是息息相關的,電影中故事的變現與造型構圖是互相作用于電影藝術的,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在《紅高粱》中有這么一個場景:在烈陽下的黃土高坡上,伴著陜北的民歌歌聲,出現了一頂上下搖晃著的火紅的喜慶花轎,一群健壯的轎夫伴著步伐唱著民歌……這個畫面的構圖、故事性的表現確立了整個電影情感思想發展的傳奇性。畫面的構圖最重要突出的就是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在整個電影的表現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色彩對電影藝術的影響
1、電影色彩
電影色彩是有“形色”“光色”“語境色”組成。“形色”,指建構未來影片具體視象的本體色彩。“形色”內容包括:建筑色彩,道具色彩,人物妝面色彩,場景裝飾性色彩。具體講,“光色”在電影畫面中體現在每一個場景畫面的重要光色調與色彩色調;色彩主色調,在光線的冷暖作用下,對整個場景色調的影響;氛圍色調,整個電影環境的空間色彩。
在電影沒有色彩的時候,人們就想真正的在電影中體現現實生活,反映真實色彩,是因為黑白電影只能一味的反應故事性,不能深刻的反應電影的藝術性。色彩電影不光是反映了電影技術的進步,也使得電影藝術更加的豐富和深刻。在電影事業的快速發展中,電影藝術家們積累了色彩在影片中的體現方式,色彩以一位“華麗公主”的身份走進了電影世界。
2、色彩基調在電影中的作用
色彩在表達情感方面占據了有利地位,在電影的制作中,色彩有突出性。色彩的心理作用在電影中運用也讓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所謂的色彩基調。1964年,意大利電影大師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創作了名為《紅色沙漠》的影片,這是他人生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在電影中,安東尼奧尼創造性地運用色彩甚至被著名電影評論家M?馬爾丹宣稱:《紅色沙漠》是電影史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彩色片。從電影的名字上就可以判斷出該片的主要基調為“紅色”,我們知道,在色彩學中,紅色往往具有象征著生命、血、朝氣蓬勃、愛情、暴力、革命等表意作用。
參考文獻:
[1]周登富.電影美術概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1996
[2][匈]貝拉.巴拉茲.電影美學[M].北京: 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
[3]周登富.電影色彩的表現功能[J].北京: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6
[4][美]李.R.波布克.電影的元素[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
[5]L.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葛德.電影攝影藝術概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
[7]程季華.中國電影發展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8](意)克羅齊.美學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