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蕓
摘 ?要:極簡主義作為一個時代的美感方向,當它與產品制造相結合時,其設計理念就融入到產品的設計中,并會對消費者的消費觀產生影響。本文嘗試通過分析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來透析極簡主義對于塑造消費者綠色的、樸實的、人與物和諧共生的消費觀的影響。
關鍵詞:極簡主義;物感;無印良品;消費觀
[中圖分類號]:C9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3--01
如今,在審美感覺上,一種新型的感覺凸顯了出來,即極簡主義傾向的審美感覺。與傳統的審美感覺注重裝飾性、雕琢性和復雜性的綜合不一樣,極簡主義的審美感覺是一種純粹的,與物的本真緊密結合的感覺。而這樣一種審美感覺也被運用到現代商業產品的設計中,創造著一種新興的消費取向。極簡主義顛覆和重構當今消費者的消費觀,其本質也是喚起對于物的本真的關注,是對人類自身的關注,更是對世界本身的關注。
一、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是60年代西方的一個繪畫流派。作為繪畫藝術的極簡主義,在當代雖然已走向了極端,但是作為一種感覺,極簡主義則開啟了一個時代的美感方向。
極簡主義是一次物性回歸的突進,這種突進打開了視覺現代性的一個基本方向,它所代表的是一種現代感覺的基本要求。極簡主義主張一種極簡的、單純的物感,主張一種單質物的美感,呈現物本身的單純的肌理。但是,極簡不是簡陋,而是物的感覺化的提純。現代設計,提倡單純物的聚集;物的集聚和人的參與,在這種狀態下,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空間美感。
二、消費觀
消費觀,是指消費者對消費水平、消費方式等問題的總的態度和看法。不同的時代,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會呈現不同的消費觀。消費觀也是可以引導與塑造的,產品生產商則通過商品來影響消費者們消費觀的形成,商品的特點、店面布置都會在不同程度影響消費者的態度和情感。
三、以無印良品為例分析極簡主義對消費觀的影響
無印良品是日本的一個雜貨品牌,提倡以簡約、樸素的產品毫不彰顯地融入生活空間,從而實現消費者的消費滿足感。其產品設計的最大特點就是極簡,從素材的精心選擇、設計的最小化到產品的擺置,呈現了物品本真的效果,從而塑造消費者綠色、樸實、人與物和諧共生的消費觀。
(一)素材的精選構建了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觀
無印良品選用原產地材料,分析研究某一類素材的特質,并在自己的產品里持續使用這一素材。對素材的研究大致分為三類:
1、質感。無印良品看重材料的肌理和質地,如木質家具的設計,保留原木最原始的樣子,雖然這樣做的家具會有很多翹棱,彎曲和不平整的地方以及色差,但是時間是實木的紋理最好證明,天然產品的價值就在于它不論是生長還是被使用中只會越變越好,與人相伴而生。
2、顏色。無印良品推出一系列“自然色”產品,它們是基于動物皮毛和其他天然材料的顏色,沒有漂白,沒有染色的布料,這種源于自然的姿態是無印良品的基礎之一。
3、可再生資源的使用。無印良品有一款再生紙筆記本,從成立之初就一直使用回收紙制造該產品,并采用低價銷售。而無印良品同時堅決不用不安全的素材,如PVC,雖然PVC是公認的容易加工、又耐久的質材,但燃燒后可能會產生環境危害。
無印良品的產品通過素材的選擇構建了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觀。所謂“綠色”,即盡量使用無污染、可回收再用或再生的材料,使人不再是處于繁復消耗品的堆積中,而是處于可長久使用的自然物品的焦聚中。至于那些非耐用品,則引導消費者選擇可再生資源制造而成的。
(二)形式與功能相結合營造一種樸實的消費觀
無印良品以一種“少就是多”的理念,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在造型設計中更加注重幾何感和科技感,進而更好地服務于功能,使得產品的效用發展到最大化。如無印良品2009年發布的一款休閑椅,采用懸臂構造設計,利用了木頭自然的彎曲,這項產品是以人腿在放松狀態下的形象為構想而設計的,椅身微傾,讓膝蓋得以抬起,符合人體工程學,并完美地實現了功能與形式的結合。
無印良品產品設計的藝術取向,顛覆了消費者的一種“自我主義”和“炫耀式”心理,用“平實好用”的產品來營造一種樸實的消費觀,給消費者帶來一種真切的滿足感。
(三)極簡的店鋪設計構建一種人與物和諧共生的消費觀
產品需要擺置在店鋪里以供人選擇,無印良品專賣店的內部裝飾主要采用木質,墻壁也是未經裝飾的新型水泥壁原貌。而產品的擺設則是通過在一個精心安排的空間中展示一整套特征鮮明的單品,展示出全方位的生活審美情趣。在無印良品專賣店設計里,除了紅色的“MUJI”方框,消費者幾乎看不到任何鮮艷的顏色,大多數產品的主色調都是白色、米色、藍色,給消費者營造出一種極簡的審美氛圍,喚醒消費者對于物品本身的真切感覺。
無印良品的產品設計師深澤直人說,“很多人都誤以為設計就是為了吸引人眼球,但其實設計中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世界,讓背景和華麗能和諧共存。”無印良品正是在努力成為“背景”,為人服務,而不逾越人。
四、總結
在這個消費社會,消費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無印良品從“極簡主義”的藝術思想出發,吸引了一批具有穩定的消費觀的消費群體,這對于國內設計界是極有啟示的。設計師們應從審美價值取向為基礎,重塑消費者的消費觀。
參考文獻:
[1]歐陽應霽,《設計私生活》,三聯書店,2003年版。
[2][日]無印良品,朱鍔譯,《無印良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日]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