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嘗試性地探討身勢語在電視訪談這種半機構性話語中他啟自我修正的作用。本文采用會話分析的研究手段,結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對收集到的13個小時的漢語電視訪談語料進行分析,發現身勢語在半機構性話語中起到了引發他啟自我修正的作用。在電視訪談這種半機構性話語中,身勢語是和問話一起構成他人啟發來引發修正的,這是由半機構性語境的特點決定的。
關鍵詞:半機構性話語;他啟自補;身勢語
作者簡介:畢貴顯(1981-),女,漢族,甘肅蘭州人,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助教,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會話分析。
[中圖分類號]:H31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8--02
1.研究背景
1.1半機構性話語
瑞典學者Ilie (2001)定義電視訪談語言為半機構性話語,即電視訪談話語(不包括新聞訪談話語)是在媒介語境下的一種混合式話語,是一種介于日常話語和機構性話語之間的話語。因此,本文也將電視訪談話語界定為半機構性話語。
1.2 會話修正研究
源于會話分析領域的會話修正(Shegloff 1977)是指會話過程中講話者或聆聽者處理聽、說或者理解方面出現的問題或錯誤的做法, 包括自啟自補、他啟自補、自啟他補和他啟他補等四種類型。會話修正中的他啟自補指會話過程中,當講話者的話語被誤解、或沒有被理解或在某種方式上存在問題時,聆聽者不直接提供正確表達形式而是通過啟發策略給對方自我修正的機會,使其話語趨向可理解性和準確性(Shegloff 2000) 。
從1977年Schegloff, E. A.等人開始《會話中修正結構的自我更正優先》的研究, 不少中西方學者紛紛圍繞修正的內部結構、修正的功能、修正的策略、修正的分類等問題展開研究。在研究會話修正類別上,既有大量的自我修正研究,同時也不乏有關他人修正的研究。在研究所使用的語料上,既有針對自然言語( 日常會話) 的研究(曾淑娟 2006),有的對醫患對話、半機構性話語中的修正現象進行了系統研究(楊石喬 2010,李梅 2008),也有為對第二語言自我修正模式和外語課堂言語行為研究(王曉燕 2014)等。
其中,Seo et al. (2010) 基于會話分析理論的身勢語研究,發現在英語作為第二外語教學會話中身勢語有啟發修正的功能。這些身勢語和Drew(1997)研究的修正引發詞 ‘‘huh?(嗯?)等的修正啟發功能相同。Seo et al. (2010)發現,起到修正啟發作用的身勢語有兩種:一種身勢語是聆聽者大幅度地轉頭或者頭部轉向另一邊,同時一直看著與之對話的說話者,偶爾也會睜大眼睛看著對方。另一種身勢語是頭向前伸,同時上半身向對話的講話者方向傾斜。這兩類身勢語都是在對話出現聽、說或理解方面出現的問題或錯誤后的話輪轉換處用于引發他啟自補的修正,而且,聆聽者會保持這樣的啟發修正身勢語的姿勢,直到與之對話的談話者自我修正完成。
目前,國內會話修正研究主要是對言語啟發引起修正的研究,對于身勢語引發修正的探討甚少。因此,本文基于對以漢語訪談節目的語料分析,探討身勢語在引發修正中的作用。
2.研究設計
2.1 語料收集
本研究所收集的語料來自五個收視率較高的電視訪談(不包括新聞訪談),訪談所涉及的話題覆蓋范圍較廣,語料收集是從 2009 年 3 月到 2010年 1月之間任意選出 20個訪談視頻,共計 13 個小時的語料,共 327個自我修正的實例,其中5個身勢語引發他啟自我修正實例。
2.2 語料分析
下面的兩個訪談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身勢語在他啟自補修正中的體現。片段1展示的是從發現需要修正的問題開始,到開始他人啟發身勢語(話輪4)持續到對方自補修正完成,身勢語動作結束(話輪6)。
片段1
line 4 → line 6
1 李詠:→托托,這都商量好的。(邊向臺下揮手示意別唱歌了)
2 梁靜茹:→恩?
3 李詠:商量好的。
4 粱靜茹: →(上半身向前傾,用手半托下巴,眼睛睜大,微笑看著李詠)
5 李詠:換一個,換一首,換一首難點的。
6 梁靜茹:→→難一點的。(逐漸松開手,把頭轉向另一邊)
在這個訪談片段中,之前的語境是,為了測試這位歌手嘉賓(梁靜茹)的歌曲在KTV的點播率,這位嘉賓可以隨便唱幾首歌曲的開頭,看看現場觀眾是否可以跟唱。嘉賓隨便唱了一首歌的開頭幾句,現場觀眾立即跟唱了這首歌曲。這時,主持人(李詠)揮手示意停下歌聲,同時說:“托托,這都商量好的。”此時,嘉賓還沒有明白什么意思,于是她說出:“恩?”,同時采用了一系列的身勢語(她用右手支撐頭部,上身向主持人方向前傾,同時睜大眼睛注視著主持人),這時,可以明顯感覺到,嘉賓沒有明天主持人的意思,好像在問:“怎么了?”這里那個疑問詞“嗯?”和伴隨而來的身勢語就起到了引發他人修正的作用。在會話時,聆聽者有可能利用身勢語來表達他們的意思。本對話中,正是嘉賓使用身勢語作為他人啟發,來引發主持人自我修正的體現。在該段視頻中,主持人也是立刻明白了嘉賓的用意,做出了自我修正:“商量好的。”來進一步解釋清楚,為什么他突然打斷歌聲。因此,以上分析體現了身勢語在他啟自補中,引起修正的作用。
以上一系列身勢語的修正啟發功能正如Seo et al. (2010)得出的結果。這些身勢語的作用和 “什么?”或者“嗯?”對會話修正啟發有同樣的作用。Soe et al. (2010)還提到“身勢語不但可以構成談話序列的一部分,還可以與其引發的后續談話序列一起發生;身勢語不僅可以引發談話序列,同時,是可以啟發并列序列包含的與下面的話輪疊加在一起的動作。” 在上面的實例中,緊跟在修正引發后,主持人重新修正了他的話語:“換一個,換一首,換一首難點的。”這時,嘉賓才明白了主持人的意思,與此同時,她的整個修正引發的姿勢才結束,變換了姿勢。
片段2同樣介紹了身勢語引發修正的作用。
1 小二:→阿魚,阿魚,
2 梁靜茹:哎呀,終于見著你了。
3李詠:→等等,等等,對不起:什么叫阿魚呀?
4=沒魚呀,我這邊。 (起身,在桌子上尋找的樣子)
5 小二:→詠哥連這都不知道,我們‘魚迷都管靜茹叫阿魚。
6 梁靜茹:是是是。
片段2:修正引發身勢語(頭向前探出,身體前傾)
line 4
在這個對話的片段中,在話輪3-4中,主持人在沒有理解小二的話后,問出了:“對不起,什么叫阿魚呀?” 緊接著又說道:“沒魚呀?我這邊。” 主持人一邊問話,一邊站起來,頭向前探出,身體前傾,好像是在桌子上找魚。此處的問話和身勢語一起,起到了引發修正的作用。 會話中,我們也用身體的身勢語幫助我們表達意思(Kendon, 2004),這種和話語一起表達意思的身勢語是與下面的話輪緊密聯系的。有大量的例證表明,聆聽者受到說話者的身勢語影響。這一系列的身勢語作為聆聽者沒有理解說話者的意思時,啟發修正,導致說話者對誤解的自我修正。
以上會話中,這個身勢語與問話一起,吸引了小二的注意力,他明白了自己的話有歧義。因此,在下一個話輪,自我修正自己的話語說: “我們‘魚迷都管靜茹叫阿魚。”
從以上的會話修正行為看,主持人的頭向前探出,身體前傾,這個動作和Seos (2010: 2219) 描述的身勢語引發修正,被說話者領悟,聆聽者沒有明白之前的話語意思,從而引發說話者自我修正。
綜上分析,因為本文研究的語料源于半機構性話語,所以,這些話語受到其半機構性影響。由于是在訪談中,時間是限定的,不可能像日常談話那樣對別人說出的有誤解或不明白的話,進行長時間等待,因此,在引發他人修正時,不能不說話而只是靜靜地做著身勢語來引發他人修正。因此,在電視訪談這種半機構性話語中,身勢語是和問話一起構成他人啟發來引發修正的,這是由半機構性語境的特點決定的。在片段2中,主持人在訪談嘉賓之前一定是對受訪嘉賓做過詳細的探究,不可能不知道嘉賓的昵稱“阿魚”,所以,這個片段中的引發修正的身勢語還有故意和為了產生幽默效果而做的。
3.結論
本文旨在嘗試性地探討身勢語在電視訪談節目中的起到他啟自我修正的作用。通過對一些電視訪談話語的分析,得出身勢語在引發他啟自補的作用。對于身勢語在會話修正中的研究還可以擴展到其他領域。
參考文獻:
[1] Ilie, C. Semi-institutional Discourse: the Case of Talk Show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1, (33): 209-254.
[2] Schegloff, E. A., Jefferson, G. and Sacks, H. The Preference for Self-correc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Repair in Conversation [J]. Language, 1977, 53 (2): 361-382.
[3] Schegloff, E. A. When ‘Others Initiate Repair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0, (2): 205-243.
[4] Tseng, S. C (曾淑娟). Repairs in Mandarin Conversation [J].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006, (1): 80-120.
[5] Yang, S. Q. (楊石喬). A Corpus-based Study of Repair in Chinese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s [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2010.
[6] Li, M (李梅). Other-repair in Semi-institutional Discourse: A Study Based on Data from Chinese TV Talk Shows [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2008.
[7] 王曉燕、王俊菊. 外語環境下同伴他啟修正研究[J]. 現代外語. 2014(2):210-220.
[8] Seo, Mi-Suk. Koshik, Irene. A Conversation Analytic Study of Gestures that Engender Repairin ESL Conversational Tutoring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0, (42): 2219-2239.
[9] Drew, P. ‘Open Class Repair Initiators in Response to Sequential Sources of Troubles inConversation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7, (28): 69-101.
[10] Kendon, A. Gesture. Visible Action as Utteranc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