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元
摘 要:言語是人類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基本行為,也是人類生活和社會行為的一方面,它屬于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言語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交流結果的成功與否,因此言語具備其他交流工具所不同的一面。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文化差異已經成為了語言交流的一大障礙,而當代大學生在進行社會交際的過程中也必須要發揮出言語行為的功能,從而確保語言交流的成功。
關鍵詞:言語行為;判斷差異;社會交際
[中圖分類號]:B84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4--01
一、言語行為判斷差異對社會交際的影響
所謂言語行為即是人們通過語言來實現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進而讓對方可以切實地感受到自己所要表達的含義。因此言語行為是隨著語言的發展而發展的,言語行為可以很好地適應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溝通社會信息,是我們進行社會交際的重要載體。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之中,我們通常會把言語和行為分開來看待,但是在言語的使用中,它和行為是不可分割的。例如說我們經常所說的“聽其言觀其行”、“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等俗語,都表明了言語和行為的密切關系,在進行社會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要把言語和行為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夠發揮出語言的魅力,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1]。
如果刻意的躲避言語行為判斷的這一過程,或者說是對言語行為判斷出現失誤,則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社會交際中的不良后果,對于社會交際的成敗往往是用交際需求是否獲得滿足來進行衡量的。誠然,本文中所討論的言語行為并非是非常全面的,但是若當代大學生不能掌握和理解這一內涵,就會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忽略非常多的關鍵信息,其人際關系也常常因此受到影響,交際的結果與細節都會讓對象感到不滿。社會交際的言語行為如果判斷錯誤,不但會遺漏掉很多錯誤的信息,導致交際需求無法得以實現,另外還會讓交際參與者在社交過程中失去興趣,進而讓我們丟失很多好的人際關系,甚至還會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讓他們的正常社會生活受到負面的影響。
二、有效言語行為的對策
(一)言語行為應得體有序
舉個例子,打招呼是社會交往之中人與人之間最常用的一種信號,通過“打招呼”這一言語動作可以有效地反應出交際者之間的社會關心與社會地位。在我國的語言文化之中,稱呼語屬于打招呼最常用的一種言語行為,其作用包括了認定交際各方的角色、身份、親疏關系、情感關系、保持和加強人際關系的作用,所以稱呼準則也被稱之為是我國語言中獨有的一種禮貌。在社會交際過程中,運用恰當的稱呼語是社交過程中最基本的原則,受到差序格局的社會結構、傳統倫理、宗教等因素的影響,漢語語言中稱呼語的類型非常豐富,另外還包括了謙稱、尊稱以及愛稱等。在社會交往中,如何運用稱呼語呢?通常而言,一方面要堅持上下、貴賤、長幼有別的稱呼原則,借助稱呼來反應出社交對象的社會關系,另一方面必須要做到自謙尊人,讓社交對象能夠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這樣一來才能夠構建良好的社交關系。
(二)競爭行為應含蓄婉轉
競爭類的言語行為在社會交際之中其實本應當是缺乏禮貌的,很明顯,說話人不管以怎樣的方式來進行表達,都是希望聽話人能夠根據他的意志來完成某一件事,說話人希望達成的目的以及禮貌要求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矛盾的。也正是由于這一原因,說話人必須要嚴格注重自己語言的使用,從而避免言外行為而產生的非理性。比如說“說服”的行為,從根本上來講這屬于一種干涉到他人,讓他人沒有面子的失禮行為,禮貌的交際途徑是必須要學會使用間接言語行為來盡可能的挽回他人的面子損失,婉轉或者有技巧性的來說明自己對他人的尊重。比如說如果希望對方能夠抽空陪自己出去玩或者一起去做某件事,策略性的說法是:你已經學習了這么長時間了,但還從沒有跟我們一起出去玩呢。這樣意味深長的言語,其本質就在于告訴對方需要抽空來參與社交活動,同時暗示對方。對方聽到這樣的言語之后一定會認為你很給他面子,感受到你的尊重,進而從心里生出愧疚之情,最終心悅誠服的接受你的邀請。
(三)堅持和諧的言語行為
和諧的言語行為的本質是禮貌的,言外之意它和禮貌相同,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為和諧的。根據言語行為理論中的相關概念,這一類型的言語行為借助于語言的字面意思便能夠直觀的實現交際意圖,但是在實際的言語交際過程中還應當考慮到兩種情況:其一是必須要堅持會話合作原則中的四個準則,以最為直接和高效的方式來參與社會交際;其二是必須要結合當時的社交情境,充分體現出自己的禮貌和尊重。這一方面特別是以言語行為最為典型。比如說“邀請”,它屬于社交雙方都有利的言語行為,這也是社會中各個群體都共同享有的普遍性的言語行為。邀請者送出邀請的行為直接體現出了自己的好客與友好,如果要有效的實施邀請行為,邀請者就應當要遵循社會可以接受的邀請規范來正確的表述自身的意愿。由于文化的差異世界各國都有自己不同的邀請規范,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若不能夠遵守邀請規范,邀請這一言語行為便不能夠發揮出充分的作用,反而會導致溝通上的誤解[2]。
三、結語
綜上所述,言語交際行為是一個復雜多變的行為,它既是一門言語又是一門藝術。人類在進行言語的交流時需要了解國外的文化,同時還要擁有較好的言語組織能力,提高自身言語魅力。所以說成功的言語交際需要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言語與見識的寬廣性能夠更好的為言語交際服務,增強個人交際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周薇,周民權.言語行為中的語用標記探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4(04):25.
[2]黨永軍.從言語行為角度看成功語言交際[J].海外英語.2013(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