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是兩種不同的表演藝術形式,但聲樂演唱是需要通過鋼琴伴奏的支撐和帶動來更好的幫助演唱者表現作品的,同樣,鋼琴伴奏也離不開聲樂演唱者對作品的闡述,二者是一種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的關系。
關鍵詞:鋼琴伴奏;聲樂表演;技能;內涵;意境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4--01
鋼琴伴奏,從它的基本意義上說,是在音樂創作活動中,通過運用自身的音樂技能,以及對聲樂作品內涵的正確理解,與聲樂演唱者共同把音樂作品的風格和意境通過音樂表現出來,與聲樂演唱是兩種不同的表演藝術形式,但在藝術實踐的各種聲樂比賽或表演舞臺上,都需要二者共同完成。聲樂演唱是需要通過鋼琴伴奏的支撐和帶動來更好的幫助演唱者表現作品的,同樣,鋼琴伴奏也離不開聲樂演唱者對作品的闡述,二者是一種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的關系。
一、嫻熟的專業技能是前提
不論是鋼琴伴奏者還是聲樂演唱者,扎實嫻熟的專業技能是實現二者完美結合的前提。鋼琴伴奏本身需要極強的音樂天賦、熟練的技能、對鋼琴的把握程度和對演唱者的引導能力。拿到一首音樂作品,鋼琴伴奏首先要從旋律、調式、識譜、記譜、熟練等方面多加練習,充分掌握各種伴奏音型,還要對移調、轉調做到收放自如;然后要與演唱者充分溝通交流,雙方要對作品的音色、速度、強弱、節奏、呼吸等方面的處理達成共識。比如:進行曲風格的作品節奏鮮明,伴奏可選用八度柱式和弦來表現朝氣蓬勃、豪情滿懷的氣概,伴奏時多用堅實的手指加臂力彈奏出飽滿結實、堅定有力的聲音;抒情風格的作品旋律優美、感情細膩,這類歌曲可運用三和弦的分解和弦來起到變化色彩、烘托柔美歌唱情緒的作用,伴奏時充分利用手臂自然下垂的重量,手指貼近鍵面,用如歌的連奏奏法刻畫歌曲的意境,表現抒情歌曲詩情畫意的特點。就同一首歌而言,歌唱者認識能力不同,表現出的曲調、速度、風格也不盡相同,鋼琴伴奏要在為歌曲服務的基礎上,運用曲式分析、和聲、織體選擇等專業的音樂技能來靈活運用并進行大量的練習實踐,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伴奏音色的把握上要根據歌曲塑造的各類人物形象對癥下藥;伴奏音量上要與演唱者的音量保持協調統一,在演唱者用不同情緒的時候給與幫襯;伴奏氣口要做到與演唱者的呼吸氣口一致。伴奏要時刻關注演唱者的呼吸、音量、音色以及情緒表達等諸多變化,盡量與演唱者同步,使整個表演達到平衡呼應的效果。
而歌唱者首先要從熟悉曲調、歌詞、節奏等方面入手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然后在音色、氣息、共鳴的處理上下好功夫。這樣,才能實現與鋼琴伴奏的基礎配合,也是雙方忠于原詞曲作者創作初衷的第一步工作。比如:《楊白勞》中“喜兒啊,喜兒啊我的命根子”的“子”伴奏以雙手和弦填充到它延長的四拍中,使演唱者的情緒發揮恰到好處,充分表現了楊白勞的性格特征。
二、準確詮釋作品內涵是關鍵
當鋼琴伴奏與聲樂表演在一首作品中完成了忠于原詞曲作者創作初衷的基本合作后,如何能將作品再加工理解成自己的風格,就要準確詮釋作品的內涵。鋼琴伴奏只有充分了解作曲者的出身背景、生活經歷、對人生的感悟后,才能準確的把握每個音符的意義,每個樂句的趨勢,每個樂段的重點。在與演唱者二度合伴奏時,才能給演唱者情感啟示,引導帶動演唱者的情緒。一般歌曲伴奏都會有前奏、中間伴奏和尾奏三部分。這些都需要鋼琴伴奏和演唱者反復磨合推敲方能實現。
而聲樂演唱者也只有在充分了解歌曲的內涵和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明確自己在歌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性格特征,才能運用聲音技巧和肢體語言演繹歌曲闡述的情感。這樣的深度配合,不僅調動了演唱者的表演熱情,還可以烘托出伴奏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伴奏要通過音樂呈示啟發,促進演唱者的創作靈感。比如:舒伯特的歌曲《魔王》中低音旋律描繪了黑夜森林中狂風的呼號,三連音節奏的伴奏,刻畫出急切奔馳的馬蹄聲,從始至終貫穿全曲,有力渲染了作品的緊張和恐懼。而尖銳的和聲表現了孩子內心的恐懼;和諧的旋律表現了慈父的寬慰;溫柔的音樂表現了魔王的詭計,這些伴奏的變化將不同的人物角色加以區別,使演唱者對人物的內心情感得易于表達,使聽眾感受到悲劇氣氛。
三、升華作品意境是目的
一首成功的音樂作品,不僅要有動聽的聲音、優美的旋律,而且要飽含深情,引起欣賞者的審美共鳴,這是雙方配合的最高境界。鋼琴伴奏不僅要理解作品,還要深入了解聲樂演唱的特點、表演者的演唱風格、呼吸特點、探討合作過程中細微變化和注意事項,運用彈奏技巧協助演唱者實現聲部的轉折、氣息的轉化,渲染氣氛,烘托意境,這些都要鋼琴伴奏細心揣摩、精心設計。不要把一首歌曲配彈成相同的樣式,要把每個伴奏者的靈感和才能在邏輯的軌道上創造性的展現出來。如果聲樂旋律如同畫家勾勒出來的線條,那么鋼琴伴奏則就是畫面中的色彩,人聲演唱無法體現作曲家的創作樂思,則靠鋼琴伴奏做有效的補充。
而演唱者則需要通過語調、語氣、語勢等出色的演唱技巧及情感體驗對作品的藝術性進行升華,為作品注入新的藝術生命力。在這種配合中,二者要通過藝術的橋梁相互交流,以達到感情和心靈上的溝通,通過伴奏與演唱的協調,逐漸形成和加強協作的思想意識與自覺行為,做到絲絲入扣、水乳交融。
總之,鋼琴伴奏者和聲樂表演者猶如一對孿生姐妹,在音樂藝術中,如影隨形,相輔相成。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音樂作品,需要鋼琴伴奏和聲樂演唱者技術嫻熟、通力配合,在不斷的實踐中為作品注入新的內涵,提升作品意境,進而達到相得益彰的境界!
參考文獻:
[1]陳楠 論聲樂鋼琴伴奏音樂本體與聲樂演唱的關系 【D】華南師范大學 2007
[2]王瑾 淺談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融合 【J】 黃山學院學報 2006
[3]邵鐵夫 聲樂鋼琴伴奏初探 【J】 藝術教育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