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周菊芝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 波 3 15000)
高職高專創新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以及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圖書館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高職高專圖書館建立學科館員制度,針對教師與科研人員的需求、學校學科與專業建設、市場需求與職業崗位等開展學科化服務,可幫助教師準確了解國內外創新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情況及最新教學科研動態與社會需求的新變化,實現知識、技術和文化創新,可促進高職高專院校創新教育事業的發展。
為適應市場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機會,高職高專會增設一些新興專業。如近兩年來,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為適應區域型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增加了護理專業老年護理方向的招生,以及設置家政服務專業、言語視聽專業等。這些新專業的設置,對圖書館現有館藏資源體系建設提出了新要求。開展學科服務能增加館員與師生尤其是與教師的溝通,保證新增文獻的實用性和質量。
多數高職高專圖書館規模小、專業人員素質低,在傳統圖書館服務、館員隊伍建設等方面比較薄弱。在圖書館發展轉型的關鍵之際,高職高專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不僅有利于實現由傳統型服務向知識型服務轉變,而且有利于充分挖掘館員潛力,發揮館員的主動性和工作熱情,從而實現館員自身的發展。
本次調查以寧波市6所高職高專圖書館為對象,將采訪內容設計成問卷形式,采訪內容有6個項目,分別為圖書館總人數、學科服務內容及人數、嵌入式學科服務內容及人數、學科服務對象、學科服務的必要性問題、嵌入式學科服務的必要性問題等。采用電話訪問、QQ等形式對圖書館部門負責人進行深度采訪(訪問率100%)。同時,利用 E-mail對普通館員隨機發放問卷50份,收回34份,收回率68%。
2.2.1 學科服務整體情況分析
由表1可知,6所高職高專圖書館不同程度地開展了學科服務,但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學科館員數量少,其占圖書館總人數比例較小,最多將近21%,最少約為1%。嵌入式學科服務的人數幾乎為0。多數圖書館無專職館員負責學科服務,學科館員身兼數職,沒有組建學科服務團隊,沒有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缺乏相關的宣傳。多數圖書館的學科服務還處于萌芽期,文獻傳遞和定題服務基本上沒有實質性開展,服務對象一般是校內科研人員,沒有為校外的科研機構提供信息服務。服務內容也未做明確的規定,更沒有形成學科館員的服務特色。在嵌入式學科服務方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只對重點讀者實施部分嵌入科研服務,如該館每年向學校人事處索要當年將要晉升教授或副教授的名單,然后和這些教師聯系,調研每位老師的課題情況,進而參與課題研究,開展定題檢索等學科服務。其他五所圖書館沒有實施嵌入式學科服務。
2.2.2 學科服務差異分析

表1寧波市6所高職高專圖書館學科服務基本概況
(1)學校對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認知程度的差異。如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高職類的示范性學校,比較注重圖書館在學校發展中的學術地位作用,對圖書館的經費投入力度大,圖書館的學科服務不僅人數多(5人),而且也不斷嘗試一些新的服務。與此相反,有的學校認為圖書館是學校教學輔助部門,不重視圖書館建設,經費投入不足,采購經費逐年消減,致使圖書館沒有實施學科服務的基本條件。
(2)科研氛圍影響學科服務開展。一般而言,科研氛圍比較濃厚的學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不僅很有必要,而且實施比較深入。如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把將要晉升副教授或正教授的教師作為重點讀者,為他們提供文件傳遞、課題跟蹤、定題服務。科研氛圍淡薄的學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就比較薄弱,甚至沒有開展這項服務。
(3)學科服務的規范化程度在不同圖書館存在著明顯差異。制度化、體系化是學科服務的基石。要實現有效的服務,必須建章立制。通過調查,筆者發現6所高職高專沒有建立學科館員制度,學科館員人才隊伍滯后。有些圖書館即使開展學科服務,但隨意性較強,不能長期有效地開展學科服務。有些學校有了學科服務的規范化雛形,建立了類似的學科聯系人模式,如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在線咨詢[1],設置專人與分院聯系。雖然這些服務與參考咨詢服務內容重復較多,但有了初步的學科服務規范化。又如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由信息咨詢部負責部分老師的定題檢索服務,制定了提供定題檢索的相關程序和步驟。
3.1.1 圖書館員職業地位低,工作價值感和成就感缺少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及弗洛里達大學校長查理斯·E·楊(Charles Young)稱“如果文學院和科學院是大學的心臟,那么圖書館是大學的靈魂。”[2]被賦予這么崇高地位的圖書館,由于受傳統觀念思想的影響,如今卻成了學校安置多余人員的場所。如河南理工大學近幾年來為了支持學校的人才引進工作,圖書館承擔起了博士配偶的安置工作[3]。有的人認為圖書館工作是借借還還的重復而又簡單的低層次勞動,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環境下,很多傳統的圖書館業務可以外包,圖書館員起不了多大作用。在讀者眼里,圖書館員就是圖書管理員。圖書館工作具有隱蔽性、長期性特點,工作人員的勞動價值難以體現,館員成就感和價值感缺失,沒有積極性創新地開展工作。
3.1.2 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而館員信息服務能力不高
隨著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圖書館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新環境對圖書館員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員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具備專業化的信息能力,才能有效地對信息進行篩選、組織、加工、整理、開發和利用,才能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館員知識結構不合理和業務素質偏低,年齡偏大的館員學習積極性不高,又缺乏相應的學習進修機會,館員信息服務能力普遍不高。
3.2.1 缺少館員職業生涯管理
職業生涯管理又稱職業生涯規劃,是近年來在企業內部興起的一種全新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模式。被采訪的6所高職高專圖書館沒有對館員進行有效的職業生涯管理。隨著數字圖書館的不斷發展,文獻檢索、參考咨詢、科技查新等業務不斷擴大,館員往往身兼數職,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還有做好參考資訊類等工作。館員日常工作難以量化,其學術價值很難得到體現,又缺乏學習進修和學術交流的機會和平臺,館員自我實現等精神需求無法滿足,職業發展前途渺茫,失去積極發展和尋求發展的動力。圖書館工作重復且又單調,使館員容易產生工作倦怠心理,從而影響其整個職業生涯的發展。
3.2.2 沒有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和工作評價機制
由于受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體制的影響,很多高校圖書館沒有建立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和工作評價體系。調查發現[4]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運行的機制依然是計劃經濟下的“大鍋飯”,存在管理與考評相脫節的現象;評價缺乏標準或者標準彈性大;績效與薪酬、職位晉升沒有建立必然的因果關系。勞動報酬和勞動價值不相等。盡管有些高職院校圖書館有諸如預算管理、目標管理、業績管理、履職考核等,但對責、權、利沒有具體要求或指標要求比較模糊,年度考評大多流于形式,主觀性強,缺乏對過程的監控等[5]。沒有建立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和工作評價體系,已成為很多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一種常態。圖書館工作分工職責不清晰,館員來源復雜,缺乏長效的評價機制,嚴重挫傷了館員的工作積極性。
3.3.1 職業價值認同感缺失
美國著名學者蘭開斯特指出,今天圖書館面臨的一大挑戰是“科學工作者們并沒有意識到圖書館員能夠提供幫助”。這種不被認可的職業價值觀影響了館員對自身價值的認同。筆者對寧波市高職高專圖書館調研發現,很多館員不是專業出身,并沒有把圖書館職業作為最好的選擇,只是作為謀生的一種手段。館員自己對圖書館工作沒有興趣,沒有工作熱情,認為圖書館工作就是書刊借閱以及書刊的采集、編目、歸類、上架等簡單的重復性勞動。一少部分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的館員,由于受傳統管理體制的影響,晉升空間小,自身價值難以實現,再加上缺乏職業生涯管理規劃,即使有遠大理想但無法在圖書館工作實踐中實施,圖書館學專業情懷和職業價值也就慢慢地消失殆盡。
3.3.2 專業基礎能力薄弱
知名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專家羅伯特·斯特爾特在2010年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上所作的《提升能力與效益,鼓勵學習與創造》報告中,指出了圖書館員在新時期扮演的新角色和承擔的新任務,高屋建瓴地提出圖書館從業人員應具有批判性思維、全球化視野及良好的信息素養[6]。他還界定了現代圖書館員應該具備職業基礎、信息資源、知識和信息的組織、技術知識和技能、參考咨詢和用戶服務、研究、繼續教育和終生學習、行政管理等八個方面專業基礎能力[7]。目前,大多數高職高專圖書館員整體素質偏低,不僅與羅伯特·斯特爾特所界定的八個專業方面的能力要求相差甚遠,而且沒有掌握如計算機、網絡運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缺乏運用信息處理工具進行信息處理的能力,外語水平普遍不高,對于了解、跟蹤、獲取國內外各學科學術研究動態的前沿科技信息,并將這些科技信息進行采集、分類、研究等方面力不從心[8]。
根據有關學者的研究,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服務系統由學科知識服務用戶(教師和學生)、學科館員、學科知識服務平臺、信息資源庫、知識庫等基本要素構成[9]。為此,筆者根據寧波市高職高專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和高職高專特點,就如何提升高職高專圖書館學科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出以下對策。
學科服務是針對學科建設的一種傾斜式的專業信息服務。高職高專類學校應重視重點學科和重點專業的建設。圖書館學科服務是學科館員利用專業知識、學科資源滿足讀者需求,提供知識服務,用知識來創新教學,服務科研。為此,學校領導、圖書館領導要改變傳統圖書館服務理念,重新認識和重視圖書館學科服務。此外,圖書館全體館員在實際工作中要有學科知識服務意識,以用戶滿意度為服務標準,結合高職高專特點,針對性地分析用戶實際需求,探索和建立合理的學科服務模式。
在學科服務中,學科館員擔任學科專業資料聯絡者、個性化學科服務提供者以及專業特色資源庫建設者等多種角色。多角色的擔當對學科館員自身的業務素質、知識服務能力等提出了新要求。現階段,寧波市高職高專圖書館學科服務整體水平較低與館員素質低和服務意識弱有一定關系。因此,吸引高素質人才,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步伐,建立學科館員制度,提升館員學科服務能力,是促進圖書館學科服務整體水平提高和服務質量提高的一種策略。一方面,運用PDCA管理辦法,構建責、權、利分明的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開展多方位的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學科館員的工作和生活品質;另一方面,提升學科館員知識服務能力,尤其是學科專業方面的知識、信息檢索方面的技能、信息素養方面的技能、文獻管理技能、服務宣傳推廣能力和科研輔助能力等[10],以館員的知識、能力和行動提升服務質量,謀求高職高專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新發展。
一方面,建立學科特色數據庫。高職高專類學科建設有職業性、個性化、適應性等特點。就寧波市而言,如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的紡織服裝特色庫、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建立的醫藥產銷特色庫。我校圖書館為了適應養老服務科研的需求以及學校老年護理專業的需求,將建立養老服務特色數據庫。圖書館學科館員要善于利用和挖掘這些特色資源,結合本校學科建設、重點專業建設的需要,按學科門類進行知識組織,建立特色資源庫,實現增值服務。另一方面,建立學科導航庫。學科導航庫是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下提升圖書館服務能力的新舉措,對學校的重點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圖書館根據學校學科建設的需要,再結合高職高專類用戶信息需求的特點,組織專門的技術人員,以學科為單元建立學科專業網站,全方位地對館藏紙質資源、館藏電子資源、網絡知識資源進行導引揭示,便于用戶了解該學科領域的資源全貌[11]。
[1]在線咨詢[EB/OL].[2014-03-20].http://lib.zjff.edu.cn/admin/show.php?dno=1085.
[2]埃斯克特蘭德.圖書館名言集[M].李凱,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69.
[3]金建軍.高校圖書館男性館員職業發展規劃探析——以河南理工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4):59-62.
[4]文南生,代真荃,龍國華,等.四川省高職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調查報告[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9):118-120.
[5]文南生,龍國華,張偉.對建設高職院校圖書館績效系統平臺的思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2):121-124.
[6]斯特爾特.提升能力與效益、鼓勵學習與創造[J].中國圖書館學會工作通訊,2010(4):18.
[7]ALA.ALA’s Core Competences of librarianship[EB/OL].[2011-11-04].http://www.ala.org/ala/educationcareers/careers/corecom p/corecompetences/finalcorecompstat09.pdf.
[8]馮瑤.高校圖書館職業價值“邊緣化”成因及應對[J].寧波大學學報,2008(6):140-142.
[9]劉佳.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服務模式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7.
[10]周秀會,吳楠.高職院校圖書館員勝任力模型構建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2):42-45.
[11]沈小玲.基于學科知識管理的高校圖書館學科知識服務[J].情報探索,2009(8):119-120.